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遇見生命發展歷程「小站」─《小站》影觀
2010/01/11 16:45:14瀏覽429|回應0|推薦0

遇見生命發展歷程「小站」──《小站》影觀

從嬰幼兒、兒童、青年、成年乃至於中年與老年,人生的每個時期都有如一個「發展小站」,所不同的是,這些小站沒有來回票……

「悠遠的汽笛聲劃過綿延不斷的山巒,一列火車慢慢駛抵這個山中小站,…… 就在這荒廢已久的煤礦小村裡,電影《小站》(Small Station)落下了生命的駐腳。」這是導演林見坪為他獲得第62屆威尼斯影展短片銀獅獎所下的楔子。這部作品故事不長,三十分鐘就說完了,如果有人只喜歡聽對白,大概兩頁紙張就夠了,不過當你認真進入他的「小站」,或許會突然發現「小站」又接著「小站」,好像就這麼不自覺地連成了一條路。

洋溢真摯又動人的母子情

這部短片取材自真實故事,描述一位六十歲的母親陪著她卅五歲發展遲緩卻深愛火車的兒子,乘坐火車從都市到偏遠小站的心情歷程。兒子對火車的喜悅不是用笑容表達,而是以極其專注的觀察與希望近身交朋友的跟火車接觸與問候,他劃破天際對正駛過小站的火車問候「喂〜再見!」飄散在小站四周,也傳進了一臉嚴肅的站長耳裡,站長制止了他危險的行徑,看似不友善的第一次接觸,卻在母親適時要兒子主動問候站長下化解,嚴肅的站長以一個不擅長的微笑,回應了仍無法知道自己錯在哪裡的大孩子。

小小的問候與微笑,讓陌生的小站又往人情味的前方走了一站,而不管走到哪一站,母子的關係總讓人印象深刻。

火車上,母親端詳遠方一臉專注於火車行進的兒子,貼心的建議他把背包放到座位旁邊會比較舒服的舉動,與謹慎提醒兒子慢慢喝水的態度,或是小心翼翼拉拉兒子被勾住的衣領,這一切細微的小動作,看似自然不過,但足以讓人貼近這對母子的心。他倆真誠又親暱的關係,在步調緩慢的鄉間被清楚看見,也在眼花撩亂的城市裡使人珍惜。

母子的互動讓眼前的小站,多了一份溫暖,更在展現親情的路程裡,增添了濃郁的回憶。

及早認識生命發展的特質

「小站」裡人物很少,相處時間也不長,頂多一個候車時間,人來人往、人去站空,不過沒有這一連串的「小站」,也不容易連成一條路。人的生命發展歷程不也是如此,從嬰幼兒、兒童、青年、成年乃至於中年與老年,每個時期都有如一個「發展小站」,所不同的是,這些小站沒有來回票,為了避免遺漏每個小站的獨特景致,提早認識不同發展小站的特質,應該是讓我們擁有豐富生命之旅的不二法門吧。

迴響:

1. 回憶您和親人之間難忘的互動故事或畫面,這對你們的關係有何影響?

2. 您是否了解自己與家人目前處於哪個發展時期與其特質?

電影資料:

《小站》(Small Station,台),導演╱林見坪;演員╱陶傳正、杜麗珠、趙耀、白耀如;片長╱54分鐘;葳勝多媒體發行,本片獲第62屆威尼斯國際影展最佳短片銀獅獎。

 

 (本文發表於愛家雜誌2009年十二月)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itusliu&aid=3676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