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14 12:43:39瀏覽1313|回應1|推薦10 | |
手機悠遊卡 Mobile Money 的時代 宏達電、台哥大、悠遊卡公司共同推出Android平台手機,手機的背殼內就有悠遊卡的功能,不到一秒鐘可以感應,將來可用手機儲值、購物,Mobile Money 的時代來了。 台灣業者的聯合,讓手機的功能進入新境界,不過,手機的金融功能,似乎不是台灣的創舉,可能是向開發中國家的窮國借鏡的。 在開發中國家,手機是一種生財的工具,不但用來通訊,還可以儲值、轉帳、國際匯兌,具備網路和貨幣的雙重功能。根據世界銀行的研究,開發中國家的手機普及率,每增加10%,該國的GDP就增加0.8%, 開發中國家的基礎設備,像道路、電話、銀行相對落後,資訊的取得不易,手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譬如印度南方的Kerala 海邊,漁民打完漁,進港前會先用手機聯絡碼頭,看哪個港口價錢好,就決定前往哪個港缷貨,沒有手機的時候,都直接開到碼頭,賣不到好價錢,據說從1997年到2001年,漁民因為使用手機詢價,收入多了8%。 另外,手機業者也開辦像「農民之友」的資訊服務,只要按月繳費,就可以詢問:蕃茄何時播種?蚜蟲怎麼清除?未來一週天氣如何?甲地的榖價如何等等?在烏干達,電信業者還開辦“ farmers land”空中訂戶,使用者可發簡訊給基地台,15分鐘內獲得回答 ,問題若較複雜,4天內回答。還有業者設立空中市場,撮合買賣雙方的交易,遼闊的非洲大陸,交通不便,賣方利用手機承諾,在7天內將貨物,運到某指定的地點,價錢多少?賣方則提出相對的需求,透過基地台的謀合,這種稱為“google trader”服務,按次收費,有的收取US$0.05,有的收取US$0.10。 在印度,農民可以透過基地台訂閱“Reuter Market Lite“,每三個月的訂費美金4.20,它提供天氣、農產品價格、種植技術,每天發稿四到五次。 不過,最厲害的是轉帳、儲值的功能, 手機被當成貨幣使用,Mobile Phone 變成 Mobile Money ,無論儲值、轉帳、匯兌,都可用手機搞定,雜貨店和鄉間小舖,也因此變成銀行的分支機構 Mobile Banking。 譬如:某甲在城裡工作,想匯錢給鄉下的家人,只要到城裡的電信行儲值,再打電話給鄉下雜貨店的老闆,告訴他儲值卡的認證號碼,這個金額就轉到雜貨店老闆的名下,後者就依他的指示,扣掉10%-20%的佣金後,將其餘的金額通知受款人來領取。譬如儲值100美元想轉給家人,中間人(雜貨店的老闆)扣掉佣金10-20美元後,家人實得80-90元,安全又快速。 有些地方還可用簡訊,將儲值轉給別人,或在甲地儲值,在乙地提領。Mobile Money 做得最成功的是肯亞的Safaricom 設計的M-Pesa,2007年開辦以來,目前有七百萬用戶,每天有兩百萬美金流動,每筆匯款平均是20美元。 銀行先是擔心被搶走飯碗,現在則反過來合作,不過怕人用來洗錢,所以金額限定美金百元以內。 除了肯亞,菲律賓的Gcash,Smart Money,桑比亞的Celplay都是成功的例子,根據CGAP的研究,到2009年年底,這些國家會推出120種以上的Mobile Money ,大家的生活更方便,手機業者的更是荷包滿滿,手機不僅僅是玩具呢!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