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食精與食盲
2009/04/03 11:35:27瀏覽1059|回應0|推薦8

                                   青衣茶樓鳥瞰圖

         食精與食盲   

  台灣小吃,可說頗有特色,但小吃之外呢?道地的台式餐桌上,肉多半白切,魚則抹過鹽之後煎一煎,炒兩個青菜,最後弄點排骨來個蘿蔔湯,或者一碗蛤仔湯便行。比起同文同種、就在我們附近的香港,烹飪工法和花樣可以說非常貧乏。

  廣東人是道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民族,喝湯,例必配合季節和養生需要,文火煲鍋湯才像樣。上桌的菜,也不是隨便炒兩下就了事,魚怎麼沏、肉怎麼醃,樣樣都有講究。香港街頭到處可見的平價小吃店茶餐廳,往往也會打出「手打魚蛋」「自製辣椒醬」來招睞客人。一盤肉,除了細心醃製,還得過油、撈起、重新起鍋炒配料、下肉這些工序才能上桌,即使是小吃店也以本店的手藝自豪,民性如此,所以手藝差的,不敢出來開餐館,所謂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否則必然倒店,因為客人個個都是食精,食精是有口福的,可惜不夠健康。

  反觀我們,多數人是食盲,菜隨便做做,搞個鍋灶,不管手藝如何,就開起館子,有時少點油、有時少點鹽、不會醃,口味貧乏、賣相也不佳,但卻符合健康概念,這是上帝開的大玩笑。

  格友會不會想:廣東就在福建旁邊,為什麼會這麼懂吃呢?也許因為廣東開埠早,珠江三角洲又特別富庶。廣州曾是清代最早,也是唯一可以和外國通商的港口,造就了中國最早發大財的生意人,是和國外交流最多的地方,十三洋行的老闆富可敵國。有錢的人多了,做生意的機會有了,自然在吃上下功夫,滿足自己的口腹之外,兼和客戶打好關係。

  廣東人移民到了香港,香港相對於其他地方,仍是一個容易賺錢的地方,對於吃的講究更是變本加厲。相反的,福建多山,地瘠人貧,謀生不易,所以生活簡單,祖先來到台灣,只能開墾務農,吃的方面延續老家口味,歷經數百年仍乏善可陳。

  但是時代不同了、生活素質提高了,食精與食盲兩者之間,可以求取一個平衡點,做為生活的準則,那就是不需要吃得太精,但要吃得有門道、吃得有品質、還要吃得健康,各位格友看法如何呢。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ialinco&aid=281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