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26 11:20:00瀏覽572|回應0|推薦5 | |
曾經轟動一時的「誰搬走我的乳酪」一書中, 將老鼠分成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看到滿屋子的乳酪, 雖然可以吃很久, 但, 總有吃完的一天, 那我是不是應該提早出去尋找新的乳酪? 也許外面有更多不同口味的乳酪等著我們呢 ! 勇於改變是第一種老鼠的特色。第二種是看到別人改變, 猶豫之後, 也知道要趕緊跟上腳步. 第三種是,覺得堆積如山的乳酪夠大夥吃上好一陣子了, 幹嘛沒事冒險出去找什麼新乳酪呢? 舒服日子不過, 何必找麻煩呢? 結局當然是第一種老鼠找到更多更好吃的乳酪, 因為他們知道 ─ 不改變就是等死. 我將這三種老鼠歸類為: 先知先覺; 後知後覺; 不知不覺者。先知先覺者,本就是懂得深思遠慮(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的人, 也是懂得思考的人, 可以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點,才能夠早早佈局與行動, 雖然有冒險, 總比等死好。不會思考的人即不知不覺者, 當然也就沒有勇氣改變(因為害怕), 這就是第三種老鼠。而我們做家長的人若是落在第三種類型… 唉! 唉! 唉! 除了三聲無奈, 也為你孩子的未來感到悲哀。 日前,在大陸網路上有一篇討論熱烈的『美國高中「中國媽媽」為何成了貶抑詞?』一文,其內容隱喻華人社會重升學、輸人不輸陣的文化意涵及中國媽媽喜好比較的心態。不僅成績分數愛比較,連才藝、穿著、身高甚至爸爸開什麼汽車都是比較的項目。此現象意味著中國媽媽只看成績,只關心孩子的課業情況,不關心孩子在班上的待人處世、交友情況。看看他人, 想想自己,台灣媽媽可要深深以此為借鏡。 跳脫習慣是需要練習的, 做父母的我們可以檢視一下生活與觀念上,有多少個「習慣」性潛意識在掌控著我們? 不好的習慣一定要擺脫, 而好習慣的建立本就需要技巧與時間。 例如: 閱讀習慣、 做家事的習慣、 思考的習慣、 問問題的習慣、 早睡早起的習慣… 萬事起頭難, 尤其身為父母, 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跳脫,
-----------------歡迎加入我們的思考活動-------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