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13 17:04:05瀏覽270|回應0|推薦1 | |
二、白線長度幾公分? 不氣餒的老師,再度出了第二道題目,他說:「小朋友,剛剛沒答對沒關係,還有一次機會,大家這次要更加注意聽我的題目喔!這個問題更簡單,答對的人一樣可以得一份,更大、更棒的禮物。」眼看著桌子旁邊,一大堆禮物沒有機會送出去,老師刻意給每位同學都發了一張白紙,要大家把答案寫在紙上。 第一道題目沒有得到獎品,每個小朋友都很失望,但聽到老師還有第二道題目,小朋友的希望又再度燃起。這回,大家聚精會神,張大耳朵,仔細聽老師即將丟出來的問題。 老師刻意把速度放慢,一個字、一個字清楚地說:「有一條紅線,長度是一百公分,紅線比白線少五十公分,請問你們,白線有幾公分?」怕學生聽不清楚,老師又把題目複述了一遍,講完第二遍,他說:「好了!現在大家把答案寫在白紙上,一起交上來!」 老師心裡想,這回總會有人答對了吧!好心的老師,不想打擊小朋友的信心,他希望這堂課小朋友能上得開開心心,所以特地讓大家把答案都寫在紙上,讓小朋友都有機會得到禮物。 但答案交回來,十五張白紙上,十五個小朋友寫下的答案,都是「五十」。 老師又一次楞住了,桌子旁邊那一大堆禮物,他還是沒有機會送出去。 這不是一則笑話,而是真實發生在我們學校課堂之中的故事,這群國小三、四年級的小朋友,沒有一個人答對這二道題目。做為家長的你或許會覺得不可思議,其實一點也不需覺得奇怪。因為現在的小學數學教育,早在這個年級前就教會他們加減乘除等基本的數學運算。所以,他們聽到老師第一個問題:「船長年齡到底幾歲?」時,就不加思考地運用他們所學的加法,六十五加三十五;或是減法,六十五減三十五,因此在他們的腦袋裡,答案不是三十就是一百。機械式的思考運算,使得我們的孩子根本沒有去想,到底牛與羊的數目和船長的年齡有什麼關聯性?不管用加法或是減法,其實根本算不出船長的年齡。 坦白說,傳統的教育,就是一種「制式教育」,所有的學習都套進公式裡,學校老師教孩子的,只是「記住這套公式,運用這套技巧」。即便像數學這種必須靠思維邏輯來演算的學科,在「制式教育」的訓練之下,孩子們其實仍是用「記憶與背誦」來學習。 所以,當孩子們一聽到老師的問題中出現數字時,他們立即就把數字套進加減乘除的公式裡,直覺告訴他們,不是加就是減,他們根本沒有去「思考」,他們不會去「想」船長的年齡和牛、羊的數目有什麼關係,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啼笑皆非的答案。這個故事明白告訴我們,傳統制式教育下,是沒有第三種「無解」的答案存在的,所有的教育,都只是追求標準答案的制式訓練。 「思考」與對文字的理解力是息息相關的,在第二個例子中,老師問小朋友,「紅線長度一百公分,紅線比白線少五十公分,白線幾公分?」時,小朋友一聽到「少」這個字,又自覺得把它套進公式裡,認為「少」就是「減」,直接把「一百公分減五十公分,等於五十公分」,所以每個小朋友都填上五十公分的答案。他們根本沒有去思考(想)、理解,紅線比白線「少」的含意,是代表紅線比白線短,所以應該反向思考用加法來計算,結果答案是一百五十公分,而不是五十公分。 做為孩子的父母,也許有這樣的疑問:「我怎麼知道我的孩子會不會思考?不會思考的孩子有什麼缺點?」畢竟孩子不像大人,可以從工作中的決策來判斷出思考的深度。因此,從第三道題目,我們可以輕易地看出,受過思考訓練的孩子,與沒有受過思考訓練的孩子,有怎樣的差異性。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