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福山植物園 我來囉!(二)
2006/12/14 18:18:37瀏覽182|回應0|推薦3

驚豔鴛鴦和蜻蜓

其實依照我們的走法,在園中走上一整天也走不完,不過能看多少就多少吧!在水生植物池旁,因為看到了一大片的臺灣萍蓬草,就停下來狂拍(要知道,我們一行六個人,扣掉兩個小孩,四個大人手上有三台相機,雖然不是專業用的,但大家拍得可起勁呢!),除了臺灣萍蓬草,還看到水毛花、東亞黑三稜等瀕臨絕種的植物,小朋友不耐煩我們的速度,自己蹦蹦跳跳地找小蟲、看蜻蜓,而池中還有鴛鴦和小鸊鵜,鴛鴦是躲在另一側遠遠的岸邊,我們的相機沒辦法拍,小鸊鵜雖然在池中游晃,但每次抓到好鏡頭要拍下時,牠就潛到水裡去,翹個高高的屁股對著我們,折騰了好久,勉強拍了幾張,但並不十分滿意;在第一個叉路的池邊,應該是園區的工作人員吧,架著望遠鏡,提供遊客自行觀賞躲在遠處的鴛鴦,一面還用輕鬆擬人的介紹,讓人印象深刻,小朋友們看著望遠鏡裡色彩鮮艷的鴛鴦,遲遲不肯離開。

植物的超級明星臉

這時遇到別的團體剛好有人做導覽,我們也湊過去聽,知道嗎?植物界也有超級明星臉唷!紅檜和台灣扁柏就是相似度達百分之九十的超級明星臉,導覽人員有告訴我們辨識的「撇步」,可惜當場沒做筆記,回來還是忘了,而照片也因照相技術太差而沒留下清晰的影像。離開導覽人員之後,我們沿著池邊走,又看到美麗的蜻蜓和水裡的馬口魚,光在那水生植物池周圍,我們就耽擱個將近半小時,別人可是三五分鐘就走過去囉!

刺椿!蜘蛛!我抓得住你!

接著我們走到特用植物區,其實也沒注意特用植物區是特用些什麼,但藏身其中的眾多小生命,對我們這群人倒是產生十足的吸引力,刺椿、蜘蛛等這些小生物就不用說了,就連看來細緻對稱的蜘蛛網也是拍攝的大熱門,可是這些細細小小的東西就是很難對焦,鏡頭調整許久,拍了十來張,也未必能拍出一張滿意的照片來,而且還要看這些小東西的心情,好不容易找好了角度,對好了焦距,按下快門的一剎那,蜘蛛牠老兄來個“快閃”,就空留模糊的景物了。

在特用植物區最先看到的是八隻超細長的腳,那是盲蛛,不知怎的我們第一次遇到的這隻盲蛛動作超快,別說對焦了,把相機拿出來開機的時間,牠就跑了大老遠,我們這群大大小小的人跟牠跟了幾分鐘,還是放棄了。

我其實有些後悔沒先做功課,也忘了跟弟弟要本植物圖鑑,結果是入了寶山空手而回,進了植物園卻不認得幾種植物,更別提那些植物有啥特色了,只能以遊山玩水的態度,閒晃瞎混,偶爾看到一兩種自己認識的植物,就會興奮半天。

老弟就不同了,他有生物系的專業背景,加上對生態方面本來就有十分的興趣,雖不敢說每個部分都很專精,但要唬唬我們這群門外漢,倒也是綽綽有餘。

相機分工 皆大歡喜

我們帶的三台相機當中,只有老公手上那台是自己的,其餘兩台都是跟朋友借的,自己的那台只有三倍光學變焦,相較之下似乎唯一的優點是較為輕巧,老弟手上拿的那台有十倍光學變焦,我們膩稱為『大炮』,我拿的那台就介於這兩台之間──五倍光學變焦,拍過幾張照片後發現,『大炮』很適合拍遠處的東西,或者是在一定距離外拍小昆蟲、小動物,比較不會驚擾到牠們,但要拍近物,『大炮』就比較不容易抓到焦距,這時我手上的『小五』就派上用場啦!比方說,老弟發現一隻小雨蛙,相機對了半天,照不出一張可看的,趕緊叫我支援,嘿嘿!雖然也不是太清楚,倒也差強人意啦!!

會咬人的不是貓 勿入雷池!

由於整個植物園區面積廣大,管理人力有限,而哈盆溪蜿蜒其中,可能為了避免某些喜歡『冒險』的遊客亂闖,在比較平坦的步道旁不時可以看見整排的咬人貓,最近可能剛好是咬人貓的開花的季節吧,可以看到一串串的綠色的花穗子垂掛,間或冒些白色小花,不過這無損於咬人貓對人的威脅,那莖幹間、葉子上,處處可見細小的毛,被刺到可是很痛的,以前五專畢業旅行時曾有同學被咬人貓咬到,麻癢難耐呀!記得當時因為在野外,沒辦法立即就醫,我就用姑婆芋的莖幫同學塗抹,因為一種是酸性毒,另一種是鹼性毒,用以毒攻毒的方式,還真讓同學的不適感降低,只是不知道該塗抹多少的量,後來同學反而被姑婆芋的鹼毒弄得刺痛不已。

這倒是不錯的防君子的方式,如果居家陽台也種些咬人貓,會不會有嚇阻宵小的效果呢?不知道,不過如果家裡有小孩,恐怕沒防到宵小,先讓小孩哇哇叫吧!

看看我的背影 比妳的正面更美

我們從頭到尾都沒走到蕨類植物區,但一路上還是有不少蕨類,老弟說,蕨類其實很美麗,而她的美麗從葉子背面透著光看,最美。真的耶!蕨類的葉子都有紋路,從葉子背面透光看特別明顯,而又細緻,老弟有告訴我們幾種蕨類的芳名,不過我只記得『稀子蕨』這個細緻優雅的美女,她的葉子上還會有不定芽──好像是可行無性生殖的芽吧!當時老弟說這名字時,我看那蕨的模樣,還以為是西施的『西子』,心裡還覺得這名字取得真好,纖細柔美的樣子與捧心的西子相比正相宜呢!

我們拍了不少的蕨類植物,蕨類的樣貌也是多變的,或高或矮、或大或小、或粗或細,有高大如樹、柔軟似草,也有低矮如苔蘚的蕨,就算不知道這些蕨類的芳名,單看那繽紛的外表,也有接受大自然美的洗禮的感覺。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inklie1510&aid=59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