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3.03.17 家庭記事;父愛
2013/03/17 11:00:24瀏覽174|回應0|推薦9

下這個標題,可真讓我感到壓力。

自朱自清的《背影》之後,還有誰描寫父愛的文章能勝過他?(笑)

不過在文章寫作之間,內涵的情意總是比浮華的詞藻重要。

只要當事人感動,那這文章到底感不感人、優不優秀便不再重要。

  

上大學之後,我便很少回「家」。

這個「家」,是我在桃園的家,住了十二年。

離開這個家之後,我常回去的地方是苗栗,我祖母家。

  

因為娘親不喜我這個女兒,她巴不得都別見我。

(娘對外人也稱她只有兒子、沒有女兒……)

還要求我爹、以及我的兄長、弟弟,都不得與我親近。

咱家啊~有很深的隔閡,因為我跟我娘。

  

但老父無辜啊,他夾在妻女中間,為難得很。

多數時候,為了不讓父親為難,也為了家庭和平,

我都是委屈自己一點沒關係。(笑)

  

這次我難得回桃園,其實也是打聽好:我娘這星期會出國。

我才敢大喇喇的踏進家門,殊不知我娘因身體微恙,在家休養。

這下可尷尬了……我與我娘千避萬避,就是不想跟對方見面。

只是該來的還是會來,不管你多麼努力避免。

我也不恨我娘這樣對我,這麼多年過去了,總得要學著釋懷。

不過我娘還是老樣子,從來都不看我一眼,

連斜眼睨我也不願,直接轉過身子去,不見就是不見。

 

也許是年紀到了吧(?)

也有可能是因為聽學校老師說多了故事,

以前跟父母一起用餐這件事,讓我避之唯恐不及,

這次回家我想著:難得回家,就陪父親吃頓飯也好。

於是昨日下午我傳簡訊給父親:我會回家吃飯。

父親回傳:好的,歡迎。

當晚,雖然在我母親的淫威之下,我只能吃超商的微波食品,

不過看著父親的面容,卻覺得,這樣也值了。

 

今天早上,父親早上出門時,還打電話給我。

我因為貪睡而沒有接,父親不以為杵,

稍後傳了簡訊:「我出門了,冰箱有三角形飯糰給妳當早餐。」

我還滿感動的,真的。

我父親真的是很疼愛我,但他始終沒有表現出來。

我發現,其實,「愛」也是要有機會,才能表現出來的。

我這次回家、傳簡訊給我父親,就是給了父親一個機會表現他對我的關懷。

(雖然我又被我娘給陰了:那個飯糰已過期三天,米飯都已硬化成粉……)

  

父親第一次打電話來,是早上七點多。

第二次打來,是早上九點多。

因為我遲遲沒有回傳,父親還特地打電話來叫我起床、叮嚀我早餐。

真的是感動到唏哩花啦也不為過,我從來沒有被這樣子對待過。

我與我的家人,一向都是生疏的,

儘管與父親、哥哥、弟弟之間感情融洽,也會彼此關懷,

不過在母親的壓力下,所有的關懷行動都趨近於零。

 

在我的世界裡,我一直都是一個人獨立長大。

現在回頭想想那時候,我也許是一個人長大沒錯,

但其實我是躲在樹下成長,那棵樹就是關懷我的所有人們,

我常常忘記樹的陪伴,因為他太沉默。

而當我發現到樹的存在時,不禁對他充滿感激。

  

 

現在的我,滿常閱讀親子教育的書籍。

雖然多少會有點害羞……。

(畢竟我有固定交往的對象,被熟人看到總是會以為……)

在這些書籍裡頭,我不斷的還原「過去」。

 

我想知道,為什麼我跟我母親的關係會走到今天這一步呢?

我不再想要去挽回這段關係,但我想要療愈我自己這一塊傷口。

因為我查覺,童年的黑暗回憶,已在我身上留下疤痕,

在我不自覺的時候、沒有意識的時候,傷害了他人而不自知。

我很難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有時連一段普通關係,我也必須小心翼翼,

不讓自己過去的慣性傷害到彼此。

 

這是一項很辛苦的功課,我得修復我自己。

因此,我也開始走向身心靈領域。

阿峰實在不能理解這方面的我,

為了這件事我跟他吵了無數次。

我很企盼他能陪在我左右、幫助我,

不過他並不懂過去對我的影響多大、也不能理解為什麼我要在耽溺於過去。

他的個性,太硬、太陽剛,而我,卻太柔軟。

 

在一次吵架時,我哭著跟他說:你救不了我。

阿峰沉默了,也讓我更加了解,這是我的功課,我得自己完成。

  

看著親子教育的書,

裡面寫著父母不可以怎樣怎樣,

不然小孩子會有怎樣怎樣的反應。

我總是微笑,因為當年我母親就是這樣對我,

而我也恰好有這樣的反應。

  

母親教育我,很辛苦、很無力。

我知道她已經盡力了,可是我卻仍然不是她想像中的樣子,

於是為了不再讓自己受傷,她決定放棄我、保護自己。

對母親的怨懟、對自身遭遇的悲傷痛苦,

在我慢慢了解這些之後,開始消失。

  

也許,我對母親的理解,也是透過我自己的有色鏡片吧。

不過,對於我自己的狀況,已經好了許多。

即使跟母親的關係一如往常的破碎,

我只希望有一天,母親能放下這些傷心事,讓自己好過些。

就算,我們不再說話。

  

BY 穎兒 Sun.Mar.17th.2013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ink123&aid=7399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