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6/06 22:27:04瀏覽1573|回應3|推薦11 | |
民歌四十 ◎沈政男
「民歌四十」演唱會此刻正在台北市小巨蛋開唱,吸引許多懷舊與嘗鮮的歌迷。「民歌」之前其實應有「校園」二字,比較妥貼,因為無論創作者與欣賞者,當年大都身處青青校園,都是浪漫無憂的學生。
「四十」的算法,是從1975年楊弦與胡德夫在台北市中山堂的一場演唱會上,唱了將余光中的新詩〈鄉愁四韻〉入歌的自創曲算起。
藝文氣息的歌詞,簡單的和絃,清新的旋律,四平八穩的節奏,還有帶點美聲唱法的質樸唱腔,構成了校園民歌的幾個主要元素,這在〈鄉愁四韻〉裡都聽得出來。
校園民歌傳唱大約二十年,1985年以後這類清新曲風逐漸散去,最後一位民歌手應該是殷正洋,他在1986年出道,歌曲裡還可見到民歌的影子,但也越來越淡,逐漸被新興的音樂浪潮淹沒了。
1987年,誰出現了?王傑。1988年呢?陳明章。這兩人的崛起,標誌著民歌時代的結束。結束的原因,一個是解嚴以後本土意識興起,主要以國語演唱,經常歌頌中國的曲風自然退流行,這點網路上有提到,但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香港、歐美與日本的流行音樂,更加多元進入台灣,讓歌迷不再滿足於清純簡單的校園民歌。
新詩是校園民歌的重要元素,除了多首直接以詩入歌的名曲,比如〈蘭花草〉、〈再別康橋〉、〈錯誤〉、〈出塞曲〉等,許多歌詞用字優美,意象雋永,泛著濃濃書卷氣,拿掉曲直接讀也算是詩。這時的歌詞不少採用兩段、三段重複形式,類似傳統民歌,而非主歌副歌結構。
校園民歌的音樂養分,一部分來自傳統中國民歌,一部分受美國鄉村音樂影響,旋律清新,節奏簡單,容易朗朗上口,許多學生拿把吉他撥幾個和絃,就能學民歌手瀟灑開唱。
校園民歌手不講究造型,談吐自然,很容易跟聽眾打成一片;不少歌手自寫自唱,是所謂的創作歌手;創作觸角伸向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歌詠尋常人事物,唱出大眾心聲。凡此種種都類似西洋流行樂壇六○年代的民歌運動,但就是缺少了抗議元素,畢竟那時是戒嚴年代。
我印象中最早在電視上聽到的校園民歌是銀霞的〈蘭花草〉,那應該是第一首暢銷民歌,那時我念小學四年級,只覺得這歌怎這麼簡單,唱歌的人眼睛好大。「雖然努力往前走,鄉愁一樣入夢中……」我最恨這歌了,每次樓下的鐵工廠收音機總在我午睡酣眠時播響這首〈浮雲游子〉。
然後是《綜藝一百》的排行榜,好幾年都是校園民歌的天下。王夢麟的〈雨中即景〉、〈廟會〉、〈小草〉暢銷三部曲,還有〈木棉道〉;施孝榮的〈俠客〉、〈中華之愛〉、〈拜訪春天〉,「那年我們來到小小的山巔……」納進了原住民節奏,當然還有〈歸人沙城〉,這充滿七等生頹廢風格,非常優美的歌詞;楊芳儀、許曉菁的〈秋蟬〉,一曲定天下;黃大城用厚實的中低音唱〈金山古道〉;鄭怡高亢到刺耳的〈月琴〉等等。
當然校園民歌的最高成就是侯德健的〈龍的傳人〉、〈那一盆火〉、〈捉泥鰍〉,尤其是〈龍的傳人〉高掛排行榜好幾個月,成為國民歌。主唱李建復的聲音斯文飽滿圓潤,也唱了〈曠野寄情〉等名曲。
最蠢的是〈蝸牛與黃鸝鳥〉,「啊們啊前一顆葡萄樹……」啊什麼啊呀?把大家當成小朋友啊。
李泰祥、羅大佑雖然也寫民歌,但曲風都摻雜了更多元素,比民歌還寬廣。蔡琴、潘越雲、齊豫雖然都是校園民歌手,卻也跟包美聖、陳明韶、邰肇梅等典型民歌手有差別。潘安邦後來去唱流行歌,只有〈外婆的澎湖灣〉一首民歌,葉佳修寫的,他的〈鄉間的小路〉是鄉村音樂影響的明證。
校園民歌創作觸角非常廣泛,舉凡家國懷想、人際感情、生活感懷、勵志哲理等等,都寫進了歌曲,那時要出唱片沒那麼容易,能夠躍上檯面的,都是才華洋溢的藝術家。那年代因為娛樂也不多,聽歌成了許多台灣人最簡單的休閒,因此許多旋律深植人心,至今四、五年級生多能哼唱個幾句。
校園民歌時代也為後來的台灣流行歌曲培育了創作人才,比如李宗盛、馬兆駿、梁弘志,陳志遠等等。校園民歌雖然在1990年代以後不再流行,諸多創作元素都已滲入作曲家作詞家與歌手的肌理,豐富了流行音樂。台灣流行音樂至今能夠在台港中三地業界保有領先地位,校園民歌留下的遺產是重要原因。
(圖片來源:http://www.k-arena.com.tw/event1.aspx?ser=224)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