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啟動第二次照顧革命
2014/11/01 21:57:53瀏覽1130|回應0|推薦11

啟動第二次照顧革命(2014台灣精神醫學會年會特刊邀稿)
沈政男

精神醫學史上最動人的篇章,不是1952年法國的德雷等人,石破天驚地發現了抗精神病藥物,也不是1899年德國的克雷培林大筆一揮,將精神病一分為二,而是1793年法國的皮內爾在庇謝塔醫院,安安靜靜解開一名被綁了幾十年的精神病患身上的鎖鍊,讓他重見天日。

皮內爾為病患解開鎖鍊前,眾人警告他引發暴力的危險,但他只問了病患一句:「你會攻擊嗎?」病患承諾不會,皮內爾相信了,然後歷史翻頁,陽光照進了精神病院。

皮內爾手上有好度針劑嗎?他會電療嗎?他懂心理治療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他知道,人對人的真心關懷與照顧,是自然界裡最偉大的療癒力量。在皮內爾解開病患鎖鍊前,庇謝塔醫院有半數精神病患,在住院半年內會死亡,但之後的一年內,只有八分之一的病患死亡。

精神醫學史上的第一次照顧革命,解放了無數精神病患,讓他們接受人性化醫療與照顧,兩百多年過去,在醫療機構與照顧單位裡,已經看不到對精神病患不必要的肢體約束與拘禁,但卻有一群人,至少在今日台灣,依舊大半時候,被以布條、藥劑,或其他有形無形鎖鍊,限制在病床、輪椅與照顧空間裡,他們就是人數之多,不下於精神病患的失智老人家。

失智症病患的診療與照顧,當然不是精神科的專利,但具備精神醫療背景與視野的人,特別適合從事這項工作。人口老化,失智海嘯來襲,全台目前至少有十幾萬失智老人家,他們分別需要門診診療、居家照顧、日間托老與機構照顧,而在這些層面,都有值得精神醫療人員出力之處。

以安養院來說,至少一半住民有失智症,但目前大部分安養院的照顧,依舊偏重失能者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ADL協助,鮮少專注於失智的心理行為症狀(BPSD),導致許多失智長者,因為躁動、失眠、遊走、多疑等症狀,在機構裡被施以過多的物理與化學約束,生活品質並不理想。台灣目前有五萬多張安養院床位,但入住率才七成多,照顧品質不能讓老人家與家屬放心是一大原因。精神醫療人員是處BPSD的不二人選,可以提供顯著幫助。

我從事失智症照顧十四年,平常除了看門診,也經常家訪,去看看失智阿公阿嬤,在我的經驗裡,最常見到的失智長者居家圖像,不是獨居、兩老相依為命,就是老人家身邊陪伴著一位「外國孫女」,也就是外籍看護。他們的血緣子女到哪裡去了?有人上班工作,也有人自顧不暇。照顧失智老人家是非常沉重的工作,光靠家屬絕對不夠,必須輔以諸多喘息服務。在這方面,精神醫療機構可以貢獻之處甚多,比如目前政府正推行「一鄉鎮一日照」,廣設日間托老計劃,精神醫療機構可共襄盛舉,設立失智症日間照顧中心,提供失智長者各式各樣的治療活動,既改善老人家生活品質,也能減輕家屬照顧負擔。

過去幾十年來,台灣精神病患的照顧水準已經大幅提升,失智症將是值得精神醫療人員投入的第二次照顧革命。除了日間托老,重度失智患者的全日照顧,也值得精神醫療機構發展。每位失智患者的臨床表現與所需照顧,都有獨特性,不是現今一體作業的安養院照顧模式可以應付,以國外經驗來說,小型、溫馨的失智之家,已經取代一條長廊兩邊病房,氣氛冰冷機械的機構式照顧。以公私立療養院來說,與其繼續增設慢性病房,不如考慮打造長照樂園,幫台灣社會建立失智全日照顧的標竿。

精神科的團隊照顧模式,非常適合用來照顧失智老人家,這是其他醫療科別難以企及之處。比如以居家治療來說,醫師可以前往診療,護理師教導照顧技巧,社工師協助取得居家服務時數,心理師給予家屬支持,而職能治療師則幫忙設計居家空間,減少混淆與躁動。

失智長者經常有生理、心理多重疾病,家庭與社區支持系統也屢屢出現問題,因此,失智症照顧需要全人式介入,而這也是精神醫療的專長所在。在醫療分工日益精細的時代,全人醫療幾乎淪為口號,而失智症照顧可以說是實踐全人醫療的最後堡壘之一。

台灣將於2017年實施長照保險,這是失智症照顧革命相當重要的一環。以十幾萬的失智人口來說,每年需要的照顧經費高達數百億元,不是目前「長照十年計劃」每年區區幾十億元可以負擔。每一位失智老人家都是我們最親愛的父母,長照是國民集體大孝,精神醫療人員可以扮演長照建制的倡導角色,協助長照保險早日實施。

精神醫學雖然進步,對於大部份精神疾病的處理,嚴格說都還談不上是治療,很多時候我們給病人最大的幫助,其實是照顧。相互照顧是動物的天性與本能,老象病倒臥地,奄奄一息,小象不知如何是好,但至少會用象鼻子努努老象的身體,給予撫慰。阿茲海默症的治療,至少到目前為止非常不理想,而所有藥物研發,也陷入了五里霧中。在夠好的治療出現以前,我們可以用人對人真心關懷與照顧的力量,陪伴失智老人家走過人生最後一段下坡路。

(附圖是皮內爾解放精神病患的畫面。來源:http://ec-dejavu.ru/b/bezumie_7.html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egloberover&aid=1862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