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7/16 15:48:18瀏覽1337|回應2|推薦10 | |
【打房不可能成功 房租已算便宜 居住正義的唯一解方是大舉興建社會住宅】 你看台灣怎麼解決醫療正義問題?公保、勞保,然後健保,也就是社會保險。 居住正義問題呢?如果施政有一致的價值觀與方針,是不是也應該用社會主義的方法來處理?但你看,幾十年來,有嗎? 就是放任房價飆漲,頂多偶而象徵性干預一下,給民意一個交代。 我今早研究房價半天,結論就是:在台灣打房不可能成功,房價不可能靠著什麼囤房稅、空屋稅、房屋交易稅,或著貸款條件、利率調升等等財稅與金融措施達到平抑的效果,因為,房屋在台灣不只是商品,也是一種投資標的,而投資並不遵循一般商品的市場交易法則,你提高供給或持有成本什麼的,影響有限。 不是嗎?不然,請問有誰可以畫出台灣房市的供給與需求曲線? 兩個字:沒人。事實上台灣房價從1980年代到今天,曾有六、七次波動,房價所得比在四十年之間從10提升一倍到了20,但中間有幾度跌跌升升,原因分析起來都不是市場因素,而是人們對未來的預期心理作祟,因此,你很難弄出一個數學模型來說明四十年來的房價起伏。 1988年無殼蝸牛運動以後,政府開始打房,1989年房價開始下跌;1995年台海危機,1999年九二一地震,以及2003年SARS,使得房價陷入了長達十六年的低谷,直到2004年才復甦;2008年有金融風暴,2015年有美國聯準會升息,分別又造成了一小波下跌。從2004年以後,將近二十年來,房價持續攀升,幅度遠遠超過了GDP成長、消費傾向、物價、利率、股市,或者其他經濟指標可以解釋的範圍。 因為,房價,有很強的成見與情緒因素,只要大家都認為「房價只升不跌」、「買房最能保值」什麼的,這樣的集體預期心理就會成真,導致「越貴我越想買房」的現象。 台灣自有住宅比例高達八、九成,請問,誰敢打房?房價下跌太厲害,政黨的選票就沒了。 人,不可能舉起自己;八、九成自有住宅國民,怎麼可能為了一、兩成無殼蝸牛犧牲自己? 選舉到了,政黨與政治人物又在弄什麼囤房稅、空屋稅或者房屋交易稅什麼的,其實只有象徵意義,不會明顯影響房價。 去年底開始,房價趨向平穩,甚至有些下跌,乃因聯準會升息,而利率與房價有反比的關係(但在台灣,其他決定因素更大)。 官方說,喔,不曉得這波房價甜蜜點會不會達到1996年-2004年的低點? 兩個字:不會! 因為,你看,即使中共軍演、台灣被認為世界最危險,大家還是卯起來買房,沒有手軟,可見這些非市場因素影響房市的效果已經大不如前了。 再看新冠疫情,比SARS更嚴重,但房市依然呈現榮景,沒有一點疲軟跡象。 原因之一就是閒錢比二十年前多太多了,而大家又認為投資房地產最為穩健,因此資金就持續往房市丟,房價當然壓不下來。 只是,我本來也以為打壓房價可能影響經濟成長,但後來想想,既然台灣的房價是非市場因素在決定,國外那一套理論其實不見得適用。事實上台灣不敢打房,純粹就是政治因素,也就是擔心民意反彈。 總之,台灣的房價與房市,沒人可以講出一套解釋的理論,因此只能繼續在黑室裡抓黑貓,然後大喊我抓到了。 真的,更簡單的問題,你都解決不了了,不可能解決房價過高的問題啦。 房價太高,說是年輕人買不起,但,即使房價下跌一半,年輕人照樣買不起!因此,只能靠租房與社會住宅,讓他們不用花很多錢在居住上頭。 台灣的房租比起國外相對便宜,因為大家愛買房子,不愛租房子,房租就不會太高。 至於社會住宅,在台灣佔全體住宅比例不到1%,不要說遠遠落後歐美的兩位數,連亞洲國家都不如。 請問,台灣健保可以這麼集權與控制,為什麼居住正義就放任市場自主? 由此可見,這個國家的基礎建設就是七個字:想到什麼做什麼,根本沒有一套完整的國家建設哲學與邏輯啦。 八年說要蓋二十萬間社會住宅? 應該要蓋兩百萬間啦,居住正義才有可能達成,不然就只是選舉到了起鬨與胡鬧一陣子,然後選後又繼續混日子。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