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4/10/01 09:50:00瀏覽1291|回應1|推薦17 | |
一位八十四歲,頭髮花白,行動自如,講國語帶點鄉音的老伯伯, 先前給別的醫師看診,拿失眠的藥, 那天偶然來到了我的門診, 一聊起來,發現老伯不得了, 他說他寫詩,出過詩集,六本,邊說邊比了手勢, 「是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那種詩嗎?」我問。 「是白話詩!」老伯伯答。 「那就是新詩囉!」 「是啊,新詩。」 哇,我眼睛亮了起來,看診二十年, 要說遇到喜歡文學的病患,偶而會有, 要說喜歡新詩的,也還有幾位, 但要說有在寫新詩,而且還出詩集的, 那真的就只有老伯您了! 我告訴老伯,我也寫新詩,還得過時報文學獎, 老伯聽了只是點點頭,沒什麼表情反應,好像沒聽過這獎項的樣子, 我又問老伯,最喜歡哪一位詩人? 老伯馬上回答:「汪國真!」那真字,捲舌明確,簡潔鏗鏘,我忍不住咧嘴巴擠舌頭,學著唸了一下:汪國「真」! 沒聽過。我老實告訴老伯。 趕緊現場搜尋網路,原來是大陸的詩人, 寫的是白話詩,文意淺白,句末還押韻, 老伯說為了認識汪國真,他還去參加過世界詩人大會! 老伯是哈爾濱人,在四川念國小,因為中日戰爭已經爆發, 但雙親留在黑龍江, 高中時隨著師長來台灣,一個人, 讀軍校,當兵,在廣播公司上過班,也曾到跨國大廠RCA任職, 年輕時在教會認識了後來的太太, 退休以後,兩老同住,但感情疏離,太太一股腦投入教會事務, 各過各的,老伯每天早上都到附近的圖書館看書,寫詩, 中午在外頭吃自助餐,下午待在家裡,還是看書,寫詩, 日子平淡但穩定, 除了看精神科,身體都還好,行動自如,頭腦也還可以, 經濟上也不虞匱乏, 「很幸運了!」老伯說, 十幾年前回過大陸,但不喜歡那邊, 跟老伯聊了一會兒,外頭病患等得有些不耐煩,一直敲門, 只好結束會談,我要老伯下次帶著大作來給我看。 兩個月後,我已經忘了這件事, 老伯突然又出現在門診裡, 真的帶來了他出版的詩集, 我要老伯在書上簽名, 並向他活到老學到老, 而且還寫到老的精神致敬。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