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4/18 09:13:29瀏覽5790|回應1|推薦10 | |
【老爸就是le père】 電影《父親》上映了。演失智的電影越來越多,但這一部是最新的經典。娛樂性已達奧斯卡等級,精確性也可以當成衛教材料了。 甚至,注意了,這部電影示範了怎樣用極簡的佈景與人物,卻是自然流暢、無縫接軌講出一個平凡到不行,但處處令人驚奇到震撼的故事。 真的希望台灣做電影、寫劇本的人,以之為教科書,好好鑽研一番。當然演技更是不用說了。台灣有好多傑出演員,尤其是傑出資深演員,但演戲做為一種肢體與語言的綜合技藝,可以發揮到怎樣的高度,《父親》這部電影值得觀摩。 大家看了都會談男主角,我就不多說了。場景設定在倫敦,演的是英國的故事,但導演Florian Zeller是法國人,而且非常年輕。他原本寫小說,接著寫舞台劇劇本,《父親》就是他幾年前的舞台劇,後來才執起導演筒,將自己的作品搬上大螢幕。 這樣的創作經歷,實在太完整,又太厚實了,這導演實在值得期待。你看《父親》,場景與人物都是極簡,就因原本是舞台劇。 父親的法文是le père,唸起來就像台語的老爸。 真的,看這部電影最大的感想,以我做為一個長照人員來說,就是驚訝發現,原來,大家以為阿兜仔都不照顧老人家,都把他們送到安養院,其實是錯誤的成見! 阿兜仔跟台灣人一樣,都會照顧親愛的老爸老媽。在英國,隨時都有數百萬的家庭照顧者,數百萬。 我昨天參加一個台法失智症研討會,就把上述這段話,講給了法國的長照人員聽,也講了我們的照顧模式,他們的反應是,台灣的照顧方式跟我們很像。 《父親》在電影技術上的最大成就,只要你看個幾分鐘便會知道,它輕易將觀眾帶進了虛實交錯、真假難分的困境了,簡直跟劇中人物合為一體了。其實,我也想用這樣的手法來寫一個故事,想不到別人先寫了。還好,此片只是點到為止,仍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如果你讀過我的〈戀母〉,再看《父親》就會發現,根本就是左右相反,但上下一樣的鏡像映射。其實公視那齣單元劇《水源地》(應該有參考我的〈戀母〉),比起《父親》是更豐富的故事,可惜停留在電視劇層次,沒有拍成電影。 真的,老爸就是le père,東海、西海,都有人想到了同樣的故事。因為,這,就是眾生的故事啊。我敢說Florian Zeller一定曾經密切接觸失智患者與家屬,才能精確描寫相關症狀、患者心理反應與家屬處理方式。 他也用了藝術手法,把這些症狀講成極有可看性與說服力的橋段。講故事的能力,是目前台灣電影最讓人擔心之處,《父親》這部電影的劇本真的值得不是好好研讀,而是背誦起來,反覆吟詠,看看人家怎麼鋪陳對白轉折,做到行雲流水的程度。 寫劇本必須有天生的心理學強烈直覺,才能寫出合情合理的對白,可惜台灣現在的劇本都宛如由Siri代工,聽起來好彆扭,不然就是落入了窠臼。 你若熟悉失智症狀,一看會以為劇中人是罹患了路易體型失智,但再看下去,又不見其他相關症狀,因此也不能用單一失智型態來框架。 劇中那些症狀,以老年精神醫學角度來說,叫BPSD,失智的心理行為症狀,處理上一開始當然使用非藥物方法,比如劇中家屬就是如此,尤其那位照服員,處理得非常好。然而,如果症狀太嚴重,或者非藥物處理無效,也是有藥可以吃,但最好找老年精神科醫師,因為這些藥都是精神科用藥。當然,也不是所有老年精神科醫師都熟悉BPSD用藥,只能靠運氣了。 劇中也描述了英國的長照!其實照顧才是失智介入的最重要一環,這點我講過也寫過非常多次了,甚至比醫療更重要。 你從《父親》可以看出英國人照顧失智老人家的方式,而在台灣,歹勢,至少我們的團隊,可以做得更多又更好。門診、居家訪視、日間照顧、急性住院、全日護理之家與家屬支持團體,還有搭配長照資源轉介,環環相扣,才能滿足各式各樣失智患者與家屬的需求。 有沒有看到,阿兜仔老人家也不喜歡住到安養院?家屬做這動作前,是不是也有所掙扎? 劇中反覆出現的配樂來自貝里尼的《諾瑪》,那solemn又sobering的女高音,聽起來就像是老人家的送行曲,實在有夠冷冽。 結尾那個橋段,那對白與演技,實在太讓人椎心了,卻是我每天都會遇到的情節。生命是一個圓,人到老就會返回孩提,莎士比亞早就用簡單幾筆犀利講明了,而失智,就等於把這個最後返回原點的過程,變得更快速、更鮮明,也更加令人不忍。 我們照顧失智老人家,就是要讓這個過程變得更加可以忍受一些。一些就好,因為,光是一些,就非常不容易了。 你說,我只是電影觀眾!歹勢,每個人一定都會遭遇失智,不是自己,就是伴侶,不然就是自己或伴侶的老爸老媽,而只要你遇到了,就會馬上體會,這是老年照顧裡最困難的一環啊。 尤其是遇到了難搞的老爸老媽,你將陷入《父親》劇中家屬那樣的困境。 先去看看吧。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