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傳統台灣家族的生活況味
2017/07/10 18:43:00瀏覽1298|回應0|推薦3

傳統台灣家族的生活況味
◎沈政男

《花甲男孩轉大人》這齣共七集的周連續劇已經播映完畢,收視率在第六集破3,完結篇的數字還沒出來,可能更高。破3是多高?民視與三立最賣座的鄉土劇,收視率差不多就是如此。

《花甲》當然也是鄉土劇,差別何在?用時髦的詞語來說,民視與三立的鄉土劇已經「去脈絡化」,也就是完全脫離了台灣社會的特定時空與歷史文化背景,但《花甲》花了很大成本與心血,把那些背景舞台與細膩氛圍,搭建與揮灑了回去。

《花甲》的最大成就,與最吸引人之處,應該就在這裡;去掉這些,你再細看,其實裡頭也有許多在民視與三立經常看到的濫情場面。尤其是完結篇,嚴格來講有些敗筆,怎麼「轉大人」變成了「轉好人」——眾家兄弟紛紛改邪歸正,所有未婚男女都找到好歸宿?劇本花了太多時間描述兩代眾家兄弟的情慾流動,把家族互動這一主軸有些拉走,沖淡了前面好不容易建立的濃濃傳統家族生活況味。

《花甲》劇中描述的台灣傳統農村家族,在台灣社會已經越來越難得見到了,不要說兄弟匪類、父子交惡、互爭家產、妻妾傾軋這類家族悲喜劇,就連祖孫感情,或者傳統台灣阿嬤宛如媽祖婆一般扶持整個家族的形象,隨著農業社會的逐漸解組,恐怕也越來越罕見。或許製作單位擔心難以引發年輕人共鳴,才刻意加入了那麼多情慾故事。

維繫花甲家族的核心人物,上一代是阿嬤,下一代是花甲,兩者把中間多少渾渾噩噩、不三不四的家族成員,兜攏起來。阿嬤外號叫「繁星一姐」,也就是繁星鄉最時髦的歐巴桑,而時髦這個特質來自原著小說家楊富閔的設定。這個設定是楊富閔原著的重要基調,它使得原本不過是整個鄉土文學傳統底下的另一頁書寫,增添幾分現代感,也使得難免帶著幾分自憐的鄉土書寫,轉化為自嘲與自信的筆觸。

在那樣的傳統農村大家族裡,幾乎都有一位性格特異、生毛帶角的人物,才能把一整個不肖子孫輩出的家族,在哭喊吵鬧中勉強維繫住,而繁星一姐正是扮演這樣的角色。於是當她過世彌留,散居外地的子孫必然趕回來送她最後一程,因而展開了一場整個家族的救贖之旅。阿嬤雖然過世了,她的精神卻又再次發揮拯救家族的功能,把破散的後代感情重新凝聚,也讓這些子孫一一變成更好的人。

第二代有四兄弟一么妹,其中最戲分最出色的當然是大哥蔡振南與二哥龍劭華,如果兩人都角逐今年的金鐘獎,恐怕評審難以抉擇。這戲最重要的骨幹就是兩兄弟的匪類,一個浪蕩不羈,一個工於心計,其他角色都是圍繞這樣的核心而發展出來。這兩兄弟的造型,不得不讓人想到了電影《稻草人》。當然比起《稻草人》那令人哭笑不得的戲劇張力,尚有明顯差距,但已能引人入勝了。至於三哥康康,演技如此僵硬,令人意外。四哥的哀傷設定顯得薄弱重複。妹妹的書記官造型也不突出。

這家族裡最有戲的都是男人,主要處理的家庭關係也是父子,不曉得原因為何。父子衝突是《花甲》的另一個亮點,把傳統台灣家庭裡,都有個性但也都拙於表達的兩代男人之間的冰山對撞,生動刻畫出來。這樣的冰山對撞,在現在強調什麼愛的教育、親子溝通的時代,越來越少見了。裡頭最精采的父子對撞是哪一對?蔡振南質疑花甲搞同性戀?龍劭華對模範生花亮失望?應該是流氓花明對龍劭華的頂撞。如果你成長在那樣的家族,當會同意這樣的看法。

第三代的花甲、花慧、花明、花亮,設計感都很強,還好都不到牽強程度,再加上演員的演出都夠水準,使得這幾個人物都有可看性。花甲盧廣仲不用說,已經開創了另一個演藝生涯,他的成功值得其他演藝同業借鏡。花明是傳統鄉土劇裡的人物,編劇另外設定的癡情特質有些不符反社會人格,但因為演員外型帥勁,觀眾也就容易被說服了。

當然《花甲》著墨最多的是感情戲,而其中引來最多年輕觀眾討論的應該是花甲與阿瑋這對現代梁山伯與祝英台。其實這一個組合有些政治正確,而且當中花甲對阿瑋從友達變戀人的內心轉折,有些欠缺說服力。裡頭最迷人的大眾情人是雅婷,後來竟被許配給花明,也是轉得太硬。

本戲最擬真的一對感情戲當屬蔡振南與檳榔西施史黛西,那落魄江湖載酒行,卻能引來紅顏憐愛的境遇,很能激起諸多中年男子的欽羨。蔡振南演感情戲有些僵硬,還好史黛西帶起了他。史黛西本名叫謝盈萱,出身劇場,演過《麻醉風暴》,這次因《花甲》成了話題人物,未來應會繼續發光。

這戲有幾場大篇幅的叫罵、手語、追悼戲橋段,做得都很到位,這是以前的電視劇少有的手法,等於是成功的創新。

民俗元素在本劇前頭有提及,乩童、喪禮等,都可增加擬真度,但到了後段明顯減少。這類元素當然不是重點,但應該不絕如縷,充塞戲中背景。

這戲企圖遠大,頗有超脫鄉土劇格局,跨寫城鄉差距、社會變遷,成為大河劇的嘗試,比如戲中也把外籍看護與新移民也寫了進去。或許將來可以拍成更大篇幅的連續劇。

配樂由盧廣仲創作,木吉他撥弦搭配乾淨嗓音,顯得清新恬淡,如果能再添加一點懷舊風,就更對這齣戲的味了。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egloberover&aid=10618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