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9/16 16:27:40瀏覽2537|回應1|推薦9 | |
外交人員需要堅強後盾 ◎沈政男 台灣駐日本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自殺身亡,應是台灣首位外交人員因職場壓力而輕生。外交人員因為工作性質關係,大都是日文所謂「單身赴任」,而一個人在異國工作,如果在職場上得不到充足支持,下了班又沒有親友可以傾訴,很容易引發負面情緒與悲觀想法。 最新醫學研究已經證實,職場壓力與自殺風險有顯著關係,只是,什麼叫職場壓力?蘇啟誠在遺書上說自己「對滯日台人因應遭批判感到痛苦」,到底是來自何方的批判讓他難以忍受?難道遭批判就一定導致心力交瘁嗎? 職場壓力大小可用三個模式來衡量。「工作控制/要求」模式是說,單純只是工作要求大,未必會產生工作壓力,而是要一併衡量掌握工作的自信程度;如果工作技術不夠,或者決策能力不足,即使工作要求不高,也會將人壓垮。以蘇啟誠來說,他調任大阪辦事處才幾個月,而且關西機場封閉是罕見的偶發事件,以他以往的工作控制程度要因應這麼大的工作要求,當然捉襟見肘,這時整個外交單位都應警覺到他很可能心力交瘁,必須給予更多關注與支持。 「努力與回饋失衡」模式是說,當事人在工作上付出了時間、心力,有沒有得到對等的有形與無形回饋?如果失衡,就可能導致挫折與沮喪。以蘇啟誠來說,當關西風災發生以後,他不眠不休協助旅日台人撤離,自認盡心盡力,卻引來批判,當然相當難過,只是,當輿論與網路批判洶湧而來,這時上級單位若能扮演助力,提醒他不要反覆觀看那些尖銳偏頗的言論,並給予打氣,應可抵消負面感受,問題是外交部有這麼做嗎? 「職場正義」模式則是說,一個組織在決定工作、報酬與獎懲時,有沒有遵循程序正義,以及上司如何對待下屬,都會影響工作壓力。以蘇啟誠來說,風災後外交部要求大阪辦事處提出檢討報告的同時,有沒有先對他的付出表達肯定與讚賞,再就不足之處建議改進,還是附和輿論,否定了他的努力? 事發後外交部長吳釗燮感到自責,並說要照顧外交人員的身心健康。希望蘇啟誠的死,能讓相關單位更加關照外交人員的職場壓力,並當他們的堅強後盾,才能應付日益高漲的民意要求。 蘇啟誠在自殺前,到底處在怎樣的情緒狀態?是委屈,是憤怒,還是無助與無望? 因指責與批判而自殺,不是台灣公務體系的文化,因此,蘇啟誠的自殺到底是怎麼回事,還需更多資料才能研判。 然而事情還沒搞清楚,就有人急著跳出來說,「輿論殺人」、「網路霸凌殺人」、「假新聞殺人」。不過是想當然爾的反射思考。 無論如何,這類尖銳偏頗的大眾批判,一時三刻不可能就此收斂,政府單位必須以職場壓力調適的觀點,來提升公務員的抗壓能力。 國健署有在推展健康職場活動,但,外交部有沒有參加?健康職場有沒有包括職場壓力調適?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