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9/29 02:48:15瀏覽1088|回應1|推薦28 | |
最近看我們家對門的鄰居,怎麼看怎麼怪。 丈夫與我忍不住商議著:「對門的鄰居看起來是不是不一樣了?」 我用力地點頭,說:「他整個人都變了!記得他剛搬來時,是個多麼親切的人!高興地和我們攀談,直說他太太就在附近的醫學中心工作,能夠找到這棟屋子真是太幸運了!而現在呢?看到我們也不主動打招呼,還得等我們先打招呼,才會回禮。」 丈夫說:「他的樣子好像也不太一樣了。我記得他以前比較矮胖,現在的樣子好像比較高瘦。」 我疑惑地說:「是嗎?認人的樣子我不太在行,尤其白人看起來都很像。」 丈夫說:「我也不會認人,但我相信我沒記錯。」 我說:「是嗎?難道說,之前我們碰到的是前任丈夫?現在這個男的是新任丈夫?」從沒和鄰居妻子正面打過招呼,僅遠遠瞥見,我一點印象也沒有。即使如此,我的緋聞想像力依舊豐富。 丈夫說:「會是這樣嗎?」 這樣的話題,在我們出門散步遇到對門鄰居後,總要提起一次。我不想找附近鄰居問,因為我覺得這麼做像個愛八卦的大嬸;而丈夫本來就不是社交高手,他當然更不會去打聽。 我們兩個只能自己討論半天,沒個答案。 過了幾天,我們看到對門鄰居的孩子們在前門草地上玩耍。 我們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爭著告訴對方:「一定是不同戶人家!之前那戶人家是一對黑白混血兒兄妹,這戶人家的三個小孩都是白人!這點絕對不會記錯!」 我滿意地點點頭,說:「前一戶搬走,新的這戶搬進來。這是最合理的解釋了。」 丈夫問:「那麼是甚麼時候搬的?」 我愣住。我雖對四周鄰居發生了甚麼事不太上心,但是門口若插起賣房子的招牌,我們出門散步一定會看到。再說,也沒看到大卡車進出搬家。敢情是兩家人趁著黑夜交屋? 想了一會,我想到了!我說:「春天時我們不是出門旅行三個星期嗎?一定是那個時候發生的!」 丈夫說:「有道理。不過……才短短三個星期,這也太快了吧?」 我理所當然地說:「很有可能啊。我們這一帶很熱門你又不是不知道,之前那個退休警察才把房子交給仲介賣,十天就賣掉了!」 丈夫說:「沒錯。」 接著,我們兩個同時想起,對門的退休警察才搬來半年,就賣掉房子搬走;接著上一戶熱情的鄰居買下,住一年左右,又搬走。短短三年內,這棟房子三度易手。 我忍不住嘀咕起來:「這麼說來,這棟房子究竟算是風水好,還是風水不好呢?」算了,無論好或不好,那總是對門的事。 回想起來,我和丈夫這樣的對話,在早一點,七零年代、八零年代時,應該是不會發生。那時候鄰居之間的關係要緊密地多,鄰居叫得出彼此的姓名;鄰居的孩子多大、成績好不好;養了幾條狗、幾隻貓,全都清清楚楚。 新搬來的住戶遠離了原本熟悉的環境,必須盡快融入新地方,他們會先到四周自我介紹、打招呼一番;老住戶則審度著新鄰居,是能夠加入社區活動的熱心人士,還是反社區活動的懶惰蟲?同時好心地為新住戶提供一些社區資訊:學區是屬於哪個小學、中學;哪裡有公園;附近的餐廳哪一間比較好,等等。 這個年代,搬家後還是可以跟以前的親朋好友們視訊、聊天,保持頻繁的互動;社區資訊上網查,既詳盡又公正得多,省了聽老住戶囉嗦。鄰居好不好相處?其實已經不太重要。每一戶人家的人際關係不受地域限制,圈子不一定相交。 因此,鄰居間保持著禮貌而淡漠的距離。真能套句老子說的:「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偶爾在門口遇見了,能打個招呼,說句:「今天天氣不錯。」已經算是關係不錯的了。 哪一種關係比較好?真箇是有好有壞。 老時代的鄰居間互相照應,個人隱私就被擺在一邊,夫妻要吵個架,全社區馬上知道,好事者還會趕上門提供建議;新時代的鄰居,尊重彼此的隱私,但卻少了點老時代的人情味。 不管怎麼樣,這件困惑我們一陣子的懸案,總算是可以結案了。 本文同時在未來Family 網站林肯耕讀樂慢活專欄發表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