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君子坦蕩蕩 ---- 貫明
2012/09/28 09:57:10瀏覽398|回應0|推薦2

孔子在《論語》中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意思是說君子總是心胸寬廣,小人總是憂愁悲傷。因為心性的高低決定了一個人內心容量的大小,所以要想達到心胸寬廣的思想境界,就必須先修好自己的品德,看淡人世間的名利得失,平時保持一個平靜祥和的心態。只有這樣的思想境界才能在遭到誤解或惡語中傷時坦然面對,無怨無恨。

    俗話說:「為人沒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門」。君子胸襟開闊、心地純潔,因而坦坦蕩蕩;小人蠅營狗苟、患得患失,因而悲悲戚戚。我在日本留學時曾經讀過這樣一個故事:坦山是日本明治時代的一個有道行的高僧。有一天,他和另一個和尚因事外出,天空下著小雨,途中見到一位漂亮的姑娘手足無措的站在一段泥濘的路前發呆,原來她因怕弄髒身穿的和服而無法跨過這段泥濘的路。坦山看到了這種情形,在徵得了她的同意之後,就把她抱過了那段泥濘路。與坦山同行的那位和尚見狀非常反感,在後來的路途上半天不說話,臉上總是掛著困惑不解的表情。直到夜晚投宿時,他終於憋不住問坦山:「師兄,依照戒律,我們出家人不能近女色,否則將會危及我們的修行。我實在不明白,你白天為什麼要那樣做?」坦山坦然的回答:「哦,你是說那個女子嗎?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心裡還抱著呢!

    在這個簡單的故事和機智的回答中,表明了坦山擁有一個寬廣坦蕩的胸懷。他甚至不因成文的戒律而抱避嫌、躲而遠之的態度。事過境遷之後,既沒有因為自己濟世助人沾沾自喜,也沒有因為想到戒律而膽顫心驚,他依然保持著一個自由自在、無憂無愁的快樂心境。這是因為他的修行使他達到了「坦蕩蕩」的精神境界,所以才能以一種行雲流水般的意念來為人處世。

    人生在世,每個人身上都帶有佛性和魔性的一面,只有修煉才能消除魔性。世人大都認為自己所做一切都是對的,遇到問題時首先指責別人,卻從來不去反省自己的過失。所以經常煩惱不斷,經常怨天尤人,經常會心情不痛快。人世間只有真正的修煉人才能做到心胸坦蕩、無憂無慮、無怨無恨,那樣的境界與胸襟是不修煉的人難以達到的。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6899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