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李孟洲:從根本改變農民工命運 ---- 旺報
2012/01/21 10:08:27瀏覽224|回應0|推薦1

2012.01.07

  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日前宣示,該省將取消「農民工」稱謂,並採取相應的促進城鄉居民融合之措施。這是大陸社會結構變遷的重要動態。農民工稱謂的取消,雖有社會改革的政策意義,但也反映出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就是農民的稱呼在大陸,並不怎麼好聽,農民工的字眼,也帶有濃厚的負面意涵。如中共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稍早所言,農民工這個稱謂帶有歧視色彩,社會上應要慎用。

  說穿了,都因大陸城裡人愛把「農民」當作罵人的名詞。譬如有人開車被追撞,跳下車來就怒斥肇事的人:「你是農民啊!這樣開車啊!」言下之意,農民都笨得不會開車。真把農民損夠了。還有,父母在餐桌上罵小孩:「吃飯時要規矩吃,不要像個農民!」意思是農民的吃相都很難看。最「毒」的是,曾有治安較差的城市,居然把治安問題歸諸於農民進城太多。好似農民都是作奸犯科之徒。這樣的例子多不勝舉,反正農民就是低人一等的,農民工當然也好不到哪去。這就是大陸城市裡「主流社會」的普遍心態。而其產生的原因,老生常談,是幾十年一貫的城鄉二元結構,導致農民封閉在生產效益低下的農業社會,難以作「跨階級流動」。

  長期以來,農民收入少,吃飯靠自己耕作,還要分攤農村公務支出。再加上,看病缺醫少藥,子女教育深造機會不足。種種缺失造成代代相傳的惡性循環。而從這種怪圈脫身,闖進城市打工的農民(即農民工),當然精神面貌和生活素質都遠不如城市居民,很容易成為城裡人眼中的異類。

  近幾年來,中共當局大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放農民補貼,推動農民醫療保險,充實教育設施,建設新城鎮,發展農村工商業,打破城鄉戶口的區隔。種種舉措,正在使城鄉二元結構的分野趨於淡薄。目前已有越來越多農民「就地城鎮化」,即在家鄉新城鎮居住營生,而不再卯勁擠進沿海城市做打工仔。這也是當前台商缺工問題甚為嚴峻的主要原因。

  若要根本改變大陸農民的命運,使他們能和傳統的「城裡人」平起平坐,則還需中共當局施行一項更有力的政策,就是迅速促進農村地區的「資本形成」,為廣大農民帶來便捷的創業及發家致富的機會。其方法,一是引導城市產業資本大量流入農村,二是開放農民將土地使用權變成經營資本,三是發展農村資產交易的機制。這樣可以使農村的「錢水」靈活,足以迅速培養出一大群的「農民企業家或農民中產階級」,而徹底改變農業社會的面貌。

  由此看來,大陸官方的取消農民工稱謂之議,出發點應擺在「客觀反映農村建設發展的趨勢」,目的也應是「展現徹底消除城鄉差距的施政決心」。否則,若只是為安撫、統戰農民而取消上述稱謂,並無實質意義。(作者為投資中國信息網社長)

相關閱讀:

1. 中國農民調查(2006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706830

2.一位大陸人的真心話(2009. 2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690936

3.姚洋:城鎮化,結構調整的牛鼻子(2009. 12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757993

4.中國缺工嚴重 台商拉警報(2010 . 2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806547

5.城鎮人口首度超過農村 中國人口紅利優勢不再2012 . 1

http://blog.udn.com/teddy5422/6045329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60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