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吳曉靈:中國經濟如何走出困境(1)
2012/01/31 19:58:23瀏覽120|回應0|推薦0

    中國經濟將經歷比較痛苦的調整過程。應著力“調結構、擴內需、促改革”,保証經濟增長和民生改善!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是自身結構調整、經濟周期波動與國際金融危機的迭加。

  內在的結構調整和經濟周期波動是主因,而國際金融危機則加劇了內在矛盾的調整,使問題更加突出。因此,中國經濟走出困境,就應該立足於自身問題,順應周期波動,加快結構調整,將重點放在“調結構、擴內需、促改革”上。

一、中國當前的主要問題:不均衡格局下的內部結構失衡

  根據宏觀經濟原理,總供給=儲蓄+消費+稅金+進口,而總需求=投資+消費+政府購買+出口;在均衡狀態下,總供給等於總需求,也就是儲蓄=投資+(政府購買-稅金)+(出口-進口)。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是高儲蓄國家,而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則是低儲蓄國家。不同的儲蓄率體現了兩者經濟結構間的差異,進而造成了中美經濟的結構失衡。

  我們可將美國的經濟結構與中國的經濟結構作一個對比。在美國經濟結構中,消費佔GDP比重達70%左右,大大高於一般發達國家50%-60%的水平﹔居民儲蓄率2000年以來平均僅為1.5,大大低於一般發達國家5%-10%的水平﹔家庭和政府的高消費均靠負債來維持,家庭債務佔可支配收入比重2001年為101%,目前已達到138%,聯邦政府債務佔GDP的比重2000年為60%,目前為73%,2000年聯邦政府財政盈余為2361億美元,2008年已轉為赤字4821億美元;經常項目維持巨額赤字,佔GDP比重從2001年的3.4%,上升至2005年的6.6%。

  在中國經濟結構中,消費佔GDP比重由2000年的62.3%,降為2007年的48.8%,消費需求貢獻率由2000年的65.1%,降為2007年的39.4%﹔居民儲蓄率為20%左右﹔經常項目順差迅猛增長,由2000年的205.2億美元,增長到 2007年的3718.3億美元,增長了17倍,順差佔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1.71%,增加到2007年的10.99%﹔外匯儲備由2000年的1655億美元增長,到2008年的19460億美元,增長了11倍。

    根據經濟原理,低儲蓄的美國必然形成巨額貿易逆差,使美元通過貿易渠道流出美國﹔高儲蓄的中國則形成國際收支雙順差,積累了高額的外匯儲備。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的外匯儲備,又通過購買美國國債回流美國,形成美國在資本項下的順差,並支撐了美國政府和居民的負債消費。

     之所以形成這樣的資金流向,主要是發達國家主導的世界制造業產業轉移造成的。“二戰”以來,發達經濟體出於成本、環境等原因,在控制核心技術的情況下,把制造業的諸多加工環節轉移到正處於工業化進程中的新興市場國家,因此,新興市場國家完成加工之后,產品也大多銷往發達國家,形成貿易的順差,並在缺乏其他有效渠道的情況下,最終將積累的外匯儲備投回發達國家。

  問題是,這樣的資金循環對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國家是不利的。發達國家出於產業轉移而投向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回報是比較高的,而發展中國家投向發達國家的資本回報率要低得多。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無力改變這種產業布局和資金循環的背景下,不均衡的世界經濟格局逐步形成,並不斷強化。而這種不均衡的世界經濟格局,也深刻影響了不同經濟體的內在經濟結構。

  根據馬克思經濟原理,社會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時要遵循比例關系,即第一部類生產資料的生產和第二部類對生產資料的消費之間,以及第二部類消費資料的生產和第一部類對消費資料的消費之間,都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上述數據表明,中國經濟發展顯然不符合這一論述,存在突出的內在結構性矛盾。中國經濟增長明顯存在高耗能高污染高出口高投入低消費產能過剩的三大弊病。

  一是工業佔GDP的比例從2005年的42.2%,持續上升到2007年的43%,其中重化工業佔比70.6%,而服務業的發展還明顯滯后。二是投資率由“十五”期間的平均41.2%,上升到2007年的42.3%﹔外貿依存度從“十五”期間的51.3%,上升到2007年的66.8%﹔進出口淨額佔GDP的比重,從“十五”期間的2.3%,上升到了8.1%﹔而消費率卻從“十五”期間的54.8%,下降為2007年的48.8%。過快的投資和較低的消費,形成產能過剩﹔內需不足則使過剩產能必須過度依靠出口,從而增加了經濟對外的過度依賴和脆弱性。可以說,消費與投資間的矛盾、內需和外需間的矛盾,是當前中國面臨的最為突出的結構性問題。

  資源價格機制不順和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是中國經濟增長方式不科學的主要原因,也是形成上述結構性矛盾的主要原因。【1】方面,中國資源市場價格形成機制仍不完善,包括各類能源、原材料和勞動力等在內的投入品價格長期低估,造成了不計成本的高投入、高產出、高回報,同時也就形成了高耗能、高污染、產能過剩。【2】方面,中國國民收入分配更多傾向於企業和政府,向居民傾斜不夠,沒有提高居民最終的消費能力。從各個部門可支配收入在國民總收入可支配收入中所佔比重看,2003年到2007年,企業佔比從18.2%上升到22.5%,政府從22%下降到20.5%,居民則由59.8%下降到57%。

  由於企業利潤的增長更多體現為國營企業,因此實際上是國家支配了更多的收入。這種分配格局是造成內需不足,過度依賴外部市場的主要原因。隨著連續多年的高增長,中國內部的結構性矛盾日漸突出,內在調整的需要愈發強烈,經濟進入下行調整周期已是必然。此時,國際經濟危機的爆發,進一步加大了中國經濟轉型的緊迫性。

  短期看,20091月進出口雙下降,進出口總額下降了29%,出口下降了17.5%,進口下降了43.1%,剔除價格因素,外需減少已成定局﹔長期看,歐美等發達經濟體也充分認識到產業空心化的危害,明確提出了內部結構調整和振興制造業的計劃,這將在長期內減少中國的外部需求。因此,中國面臨的不僅是短期的危機問題,更是一個長期的經濟結構調整問題。應該引導中國經濟向國內消費主導方向轉變,盡管實現這樣一個轉變,是一個比較痛苦的、長期的過程。(作者為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本文為作者2009213日在“齊魯講壇金融分壇”上的演講”)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604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