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唯識:新的意識科學 (5) ---- 楊定一
2024/05/19 12:51:35瀏覽70|回應0|推薦0

2020-06-17

書摘2【15意識場的科學】

關於意識這個主題,你現在也可能已經發現,其實沒有一個科學可談的。「科學」這兩個字,在這裡最多只能算是比喻。所謂的科學,一定要有一個主題,而讓你需要一些「客觀」的測量方法去面對它。任何的主題與方法,本身還是落在客體的層面,還在相對的地盤裡作業。至於我在這裡所談的意識科學,坦白說,是一種沒有科學的科學、沒有哲學的哲學、沒有知識的知識。這樣的意識科學,並不屬於客觀的層面,而完全是屬於主觀的範圍。這主觀的科學,是要透過你、我每一個人親自去體會、去驗證。但是,我相當有把握,未來幾百年、甚至幾千、幾萬年後,這些話都會被驗證出來,而且透過親自驗證而得到確認的人只會愈來愈多早晚,這樣的人會變成大多數。當然,這也是我對未來的人的期待。

然而,不管怎麼說,用人類的工具,要探討意識是不可能的。相對地,意識場,反而是可能著手的層面。是這樣,我才會把意識場高速的螺旋場的概念在這裡就先拋出來。未來的人,最多是把這些場和其他物質的觀念做一個結合。他們從場和物質的轉換或互動中,會發現相當多的規律和原則。這些原則,對物理學家而言,也就是所謂的自然律。光是這本身,就足以建立一套科學,從而影響到各種科技,改變人類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舉例來說,透過這套科學,可能會研發出你目前想不到的未來工具,包括瞬間移動、瞬間傳送(teleportation)和其他物質的轉變或改善。只是,無論這些進展多麼新奇,意識場或高速螺旋場畢竟還只是在意識的下游,本身不可免地還是落在物質的層面。

物質,任何物質,包括場,其實還是離不開頭腦的層面。它本身還是由頭腦延伸出來,離不開你二元對立的聰明。客體好像存在,也只是因為頭腦把它變成真的。它們好像會生會死,主要還是因為頭腦觀察這些客體、這些東西,是透過一種會生起、會消失的機制(也就是二元對立)所建立的。是這樣,它看的東西,當然會來也會走。 如果你還是想給物質或意識場一個本質,別忘了,物質、意識場還是離不開意識的懷抱。它們的本質,說到底還只是意識。

物質和意識場,都是意識組合的,是藉由意識才可能成立。甚至,沒有意識,也就無法成立。 換一個方式來形容,就好像是從無限大的意識借一點「原料」,來製造出客體一個個的存有。是這樣,任何客體,還是隨時會把真實的部分洩露出來。這麼說,你也不用在別的地方找意識。任何地方都不用去找。因為你往哪裡找,都是同一個意識。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80630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