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工商社論-民族性格決定國家命運?
2011/10/07 01:41:32瀏覽249|回應0|推薦0

2011-10-03

     歐美債務與失業危機連環套,各國執政當局似乎瀕臨無計可施的絕境。輿論對於已開發國家何以淪落至此,有過諸多討論,除了歷史機遇、全球化分工、西東消長等主客觀互動因素,最近也有論述指向民族性格。其中,最耐人尋味的說法,是「時代」雜誌專欄作家克萊恩所謂「懶惰的美國人」。 

     「美國人的懶惰已成為國家發展的阻力」,這是克萊恩今年巡迴全美採訪各行各業,得到的綜合結論。有受訪者認為,今日美國就像昔日英國,「我們有了所有東西,成為一個消費國家,即使最窮的人也有空調和電視,人們沒有理由再努力工作,不像我們的父母輩。」也有受訪者認為,今日美國就像昔日羅馬帝國,「正從內在崩潰,吸毒文化失控……」。 

     美國建國迄今235年,最初自英倫渡海而來的移民胼手胝足,由東向西開拓疆土;後復海納百川,以民族融爐著稱,尤其二戰期間,吸納了眾多自歐洲逃離的知識菁英(最有名的正是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協助造就了美國在戰後稱霸逾一甲子的榮景。 

     因此,「懶惰」並非美國人的本性,是長期的養尊處優,導致美國民族性格質變。美國做為世界的霸主,美元做為全球的準備貨幣,讓美國朝野要權有權,要錢有錢,一呼百諾,除了冷戰時期的鐵幕國家,其他各國鮮少有不買帳的。然而這樣的自我驕縱,其實早已逐步侵蝕著美國國力。以1985年金融市場為背景的經典電影《華爾街》,描寫「貪婪至上」的投機客高登(Gordon Gekko)大起大落的故事,高登在戲中除了努力為自己的貪婪辯解,還有一段警世的台詞頗值得玩味,他說:「美國已是個次級國家,預算赤字貿易赤字高得嚇人…… 

     1985年傳世的財經大事,是廣場協定,目的就在解決美國的雙赤字危機。1985年之前的十餘年間,美國在經濟上採取擴張策略,在財政上力行減稅哲學,又以共和黨雷根時期(1981~1989)的供給面經濟學為代表。雷根「花錢不節流」的經濟政策,雖然在第一任初期驅走衰退,創造反彈榮景,卻留下禍延子孫的雙赤字後遺症,也污名化了凱因斯學派。為了亡羊補牢,雷根政府1985年強逼G5(美、英、德、法、日)於紐約簽署廣場協定,政策性引導美元貶值,以利削減貿易赤字。在G5聯手干預下,美元兌德國馬克、日圓真的大貶,美國雙赤字卻依然居高不下,終致由最大債權國淪為最大債務國。 

     柯林頓時代坐收冷戰結束的和平紅利,美國產業界也次第展開「腦力留國內,生產移海外」的逐利新爭戰。換得的好處是美國企業賺飽,盈餘還可留在海外避稅;美國民眾則有超值的各式外國製產品可供選擇,曾經是心腹大患的通膨怪獸消聲匿跡。但凡事有得必有失,壞處是等到美國人發現「中國製」已不可或缺,就更無從擺脫貿易赤字的糾纏。更有甚者,不事生產的金融創新當道,華爾街過度玩弄「資金槓桿化」,終於玩出了全球金融風暴! 

     從1985年到現在,悠悠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在全球化催生的劇變財經世界裡,亞洲從1997年金融風暴浴火重生,中國以十倍數的速度崛起;反觀歐元區自十年榮景的雲端急墜,美國表面還是超級大國,骨子裡卻已是次級國家久矣,「變懶」的美國人竟惶惶不知所措。按克萊恩的說法,「懶惰的美國人」一文反映的是美國民眾已改變怨天尤人(尤其是怪罪中國)的心態,轉而反躬自省。但貿易與財政結構積重難返,如今才來談反省,會不會太晚? 

     美國人日趨懶惰,成因與中國所謂富不過三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都是一樣的喻義。同理,歐洲人在「從搖籃到墳墓」的周全福利制度庇蔭下,舒適太久,以致多數國家以為經濟景氣只會不斷向上,而忘了樂極也有生悲的時候。以紀律、精準與傳統著稱的德國,是少數警醒的國家,10年前開始貫徹改革,降低失業保障、加強勞工再就業訓練,以及不浮濫加碼養老金等等。這些不討好選民的作為,到了10年後的今天,成了德國確保國家競爭力的堅實後盾。德國能,那麼同為歐元區的希臘能不能?從迥然不同的民族性觀察,不容一絲樂觀。希臘有眾多聖哲的智慧與千年不衰的古蹟可供憑弔,但希臘人浪漫又散漫的民族性格,很容易令「橘越淮為枳」,更遑論堅持痛苦的改革到底。 

     在瞬息萬變的當代,「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硬道理。勤奮的東亞人,最能理解這樣的處世哲學,當年遭亞洲金融風暴突襲的韓國人,從「I'm Fired」(諷刺IMF金援百般刁難)的絕地大反撲,憑藉的正是高度的憂患意識。「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毀滅也不是一天造成的」,強權美國正走向慢性自殺,歐元區若不能斷然阻絕希臘的毒害,恐怕也終將演出希臘悲劇式的結局!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570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