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物價遠高於美國 分析:高稅負所致
2011/07/06 13:41:19瀏覽169|回應0|推薦0

【記者唐軒軒/綜合報導】

中美物價對比近日再度成為網民關注的焦點。微博上流傳這個帖子:

中國,工資5千元(人民幣,以下同),吃次肯德基30元,下館子最少100元,買條Levis牛仔褲400元,買輛車最少3萬元——夏利;

美國,工資5千美元,吃次肯德基4美元,下館子40美元,買條Levis20美元,買輛車最多3萬美元——寶馬。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著名財經評論員時寒冰說,在去年的美國之旅之前,他從沒想過中國的物價居然比美國還高,因為他知道美國的人均收入(個人所得)是中國的34倍。

「中國製」商品比國內便宜50%

去年時寒冰在美國走訪半個月比較中美物價。美國一杯咖啡2美元,一場電影10美元,分別占美國人平均月收入的萬分之六和千分之三。而在國內,同樣的比法得出的數據是1.3%3.5%相當於美國居民負擔費用的4512左右。通過半個月的走訪,時寒冰發現:即便「MADE IN CHINA」的商品,常常也比國內便宜50%以上。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聶輝華赴美留學時比較中美房價,據他觀察,在美國的二線城市,2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價格40萬美元左右,不包括附贈的前後院。在北京,聶輝華按照現在的工資計算了一下,即使去買每平方米兩萬元的商品房,自己這個30歲的副教授也要奮鬥到60歲才能擁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產。

高稅負商品 消費者買單

時寒冰認為,國內商品價格被推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隱藏在商品裡,由消費者買單的額外交易成本,而最大的交易成本就是稅負。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2006年數據計算,中國商品中所含的稅比任何一個發達國家都高:是美國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歐盟15國的2.33倍。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5398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