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巨獸覺醒 ---- Simon Tisdall
2010/06/23 08:10:02瀏覽341|回應0|推薦0

衛報(2010.06.17 雲程譯

近日中國與希臘最新的交易,是一系列野心勃勃擴張影響力行動之一。中國本週在希臘債務危機中進行強力干預,已騷擾了歐盟領導人在今天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議,並深刻的提醒著挑戰:北京無情,膨脹,而非良性追求全球利益和影響力。對於其他人而言,中國將來的成功掌握雅典的潛在金融命脈,令人不安。

由高級北京官員組成為期四週第二次訪問期間,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同意價值數十億歐元的航運旅遊電信交易。據說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手筆的投資歐洲方案,處於困境中的希臘政府張開雙手歡迎。但是,自由歐洲電台評論員Breffni O'Rourke以歐洲作整體為觀點,強調中國干預的更廣泛的意義。他說:「中國人是頭腦清醒的現實主義者,他們體認希臘是輸往巴爾幹地區的理想門戶。他們在最有利時建立一個橋頭堡」。另一個例子,本週的報告更清楚的說明,英國石油公司墨西哥灣漏油而股票價格暴跌後,由國家控制的中國石油可能考慮收購英國石油公司。這樣的收購將創造一個巨大的公司,石油儲量的超過埃克森美孚73%以上和超過殼牌 187%以上。

以牽制的方式,中國根深蒂固不願意支持不利於經濟前景的政策,其地緣政治的影響也逐漸浮出。本週歐盟強同意強硬制裁伊朗,特別是明確禁止新的能源投資和銷售。但德國的製造商預測,中國受害企業沒有這樣的官方禁令,已經成為伊朗的投資大咖,將完全取代歐洲企業。北京如果不前後一致,就會一事無成。它近日成功地迫使安全理事會淡化制裁德黑蘭。中國在巴基斯坦推進興建兩座民用核反應爐,無視於西方國家對核子擴散的關切。它一直拒絕譴責其核武盟友朝鮮,要為3月擊沈韓國海軍船隻負責。

由獨立倫敦的智囊機構,歐洲外交關係理事會本週公佈一份報告,提出中國行為的負面模式,對歐洲造成「巨大的考驗」(huge test)。該報告的作者François Godement說:面對北京採行更強硬的路線,導致規模和嚴重性不斷升級的全球性挑戰,現在正是歐盟領導人醒來的時候了。報告說:「中國的外交政策專家們認為雷曼兄弟的崩潰不是個案,而是權力分配的結構性改變。從那時起,中國即自信的跨越對外政策的議題,中國在西藏議題上已多次冷落歐洲人。它對自己侵犯人權態度上更無所謂,也加深了與朝鮮的經濟聯繫...,同時延宕伊朗案的進度。「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上,中國用強硬的手段,[預防]對發展中國家有約束力的協議…。總之,中國已經重挫希望增加全球責任分擔的希望,而追求一己的經濟和戰略利益。

Godement認為,歐洲假設中國在發展成為現代且全球大國,將採行現代、西方風格的「價值觀和利益」,但現在卻每天暴露其缺陷。他說,中國在維護國際秩序上只是奉行「無倫理」(normless)或無核心價值的外交政策與「最小」的承諾。中國對透過聯合國促成多邊全球貿易制度,興趣缺缺,只在次區域和雙邊協議的上促進其國家目標。一個例子是上週與哈薩克簽訂天然氣管道協議,這是北京在中亞地區雄心勃勃的能源戰略一部分。但還有許多例子,包括在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的深水港口建設項目、與東南亞的貿易協議,以及許多和非洲國家的雙邊資源計劃。該報告的結論說,歐盟應該在歐洲人最關切的議題,如氣候變化,核武擴散,人權,貿易和投資上,對中國採取一個堅定的、附帶條件的和一致的途徑。

事情似乎越來越明顯了,和美國一樣,歐洲必須準備好面對未來中國以武力(硬實力)保護其迅速增長的利益。美國評論家認為這已經發生在台灣身上了,並迅速的在北京試圖主宰南中國海身上。Daniel Blumenthal在外交政策雜誌網站寫道:「這並不是說中國有一個統治世界的大藍圖。相反的,像所有崛起大國(包括19世紀的美國在內)一樣,其發展的邏輯會要求它想有更大的國際空間。」他預測,中國遲早將發展遠征部隊,在如中亞等地區的和戰略領域捍衛其利益。希臘現在可能是安全的。但這樣做是飲鴆止渴。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415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