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面臨生態浩劫 專家推綠經濟
2010/05/21 10:07:17瀏覽632|回應0|推薦0

【記者吳涔溪╱台北報導】

422世界地球日,部分環保專家與民間團體齊聚一堂,針對台灣99.7%能源仰賴進口、缺水、氣候變遷等議題進行探討,與會人士呼籲,台灣高耗能、低產值的代工產業模式應逐步轉型,效法美國和韓國綠色新政的國家政策,重新布局綠色產業的發展,作為提高國內生產總值(GDP)、創造就業機會,讓台灣永續發展的方向。

台灣大學應用力學所教授吳政忠指出,1980年台灣進入技術密集階段,GDP或有成長但是整體趨勢明顯下滑,而且,二氧化碳排放量自1990年以平均5%成長率逐年直線上升。顯示目前能源密集的產業發展無法提供高經濟成長的同時,也降低不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吳政忠表示,歐巴馬政府面對後金融海嘯時代,以綠色產業綠色生活作為美國反攻的機會,去年推出10年經濟復興計畫中,編列1,500億美元優先發展潔淨能源、布局綠色能源戰略。鄰近國家如韓國,近年來在5年(20092013)國家策略中,在能源環境相關產業投資107萬億韓元(即845.3億美元,相當韓國GDP2%),以發展綠色經濟,作為創造新發展動力、改善生活品質及提升國家地位的重大經濟發展策略。

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董事長賀陳旦,也從「搶救水資源」角度指出,台灣作為全球18大缺水國,應重新思考水資源分配及管理問題。據調查,台灣水資源71%用於農業用水(127億噸),19%用於民生用水(34億噸),10%用於工業用水(17億噸)。其中,農田用水75%來自河川,由17個農田水利會掌握大部分水權,工業用水雖只占10%,時常面臨農工搶水、派系鬥爭的局面。以中科四期為例,濁水溪上游有集集攔河堰灌溉及民生用水,中科只能靠抽取地下水,支應園區每天16萬噸的用水,但是,賀陳旦強調,抽取地下水將透支子孫的用水,是高額的成本代價。

曾參與起草國土復育條例的前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直言,在極端氣候下,台灣必須將乾旱、能源、糧食、地震、水災等災害視為無可逃避的常態,與其災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救災,更應該以長期策略取代短期因應,做好平時工作更勝於災後的補救。這場「如何面對下一波的生態浩劫」座談會由民進黨主辦,結束前,與會聽眾多關心民進黨執政時期針對於環境政策未能落實,是否缺乏決心及行動力?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全程聆聽後表示,處理複雜的環境議題確實需要很強的政治領導雄厚的政治資本以及很強的行政團隊。她坦承在上個階段的執政,民進黨有很多的不成熟。但她認為,政治資本來自不斷溝通和社會對話,在凝聚共識的過程中,環境議題是一系列社會對談中非常重要的議題,未來更將結合產業和經濟發展,繼續深化環境議題的討論。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40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