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4/28 08:33:05瀏覽978|回應0|推薦1 | |
(記者朱蓉兒編譯報導) 自90年代早期起,外國人收養的中國孤兒大都是被遺棄的健康女嬰,但數年前,這個趨勢起了變化。外國人領養健康孤兒的等待時間愈來愈長,國際領養人數也直線下滑,更重要的是,其中60%的孤兒身有殘疾。據美聯社報導,1995年至2005年,美國人領養了6萬多名中國兒童,高峰期是在 2005年,領養中國兒童人數達7903名。然而,也是從2005年起,中國政府放鬆了一胎化政策,民間被遺棄的女嬰越來越少,孤兒院裡健康漂亮的兒童被中國人優先領養。洋夫婦等候領養一個健康中國嬰兒的時間增加了三倍,大約要4年。 結果,美國人領養華童的比率下跌了60%,去年僅認養了3001名,在被認養的孤兒中,每5個當中就有3個需要特殊照護,包括畸形,需要做矯正手術,如:裂唇、齶裂、先天性心臟病、肢體缺失或畸形、視力或聽力受損等。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新生嬰兒的缺陷率逐年增高。據官方計劃生育委員會透露,在2001至2006年之間,這一比率增加了將近百分之五十。 美國成立了很多民間機構,專門幫助有愛心的美國夫婦領養中國娃娃,奧克拉荷馬州的愛心無國界基金會(Love Without Boundaries Foundation)就是其一。工作人員艾米‧埃爾德里奇(Amy Eldridge)經常到中國旅行,熟悉那兒的情況。艾米表示,許多先天殘疾的男嬰和女嬰都被遺棄,他們成了孤兒院的大多數。「一些中國父母認為殘疾孩子會給家庭帶來壞運」,「我們看到許多貧窮的家庭拋棄需要治療的孩子,希望好心人撿去給予治癒。」艾米自己有5個親生子女,又領養了兩個華童:一個10歲的健康的女兒和5歲右小臂有缺失的T.J.。艾米承認在領養之初,並沒打算領養殘疾兒童,但當她與殘疾孤兒會面時,她又有了信心。說起T.J.,艾米很自豪地表示,T.J.可以做任何事,「我不認為他是殘疾人」。 因此,對要去中國領養殘疾兒童的美國人來說,艾米認為事前教育(advance education)是成功的第一步。有些家庭到了中國卻臨陣退縮,基金會每月會接到 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的長城華童領養所(Great Wall China Adoptions)自1996年以來,已經幫助大約8,000名中國孤兒找到了在美國的領養父母。會長斯若‧吳(Snow Wu)說,現在該會有一半的工作量是要幫殘疾兒童找養父母。斯若指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領養孩子,領養所通過審查申請人的財務、情緒和身體健康狀況,確保為中國兒童找到最好的養父母。斯若表示,目前尚未聽到有家庭後悔當初領養孩子。「如果決定放棄,就會在把孩子領回家前打退堂鼓;一旦做了,他們就不會抱怨。」 2008年12月底,佐治亞州的加勒特(The Garretts)夫婦準備領養一個健康的中國嬰兒,等了很長時間沒有結果,後來在「等候兒童計劃」(the Waiting Child program)中掛上了號,可以一年之內領養一個缺陷兒童。加勒特夫婦說,作出領養殘疾兒童的決定真的很困難,需要經過深思熟慮,內心掙扎了很久。要考慮是不是承受得了,醫療費用是否能承擔得起,辦領養手續也很要時間。他們看了幾個孩子後,最終決定領養一個身患可矯正疾病的殘障兒童。加勒特太太說:「看著他們的臉,作出是否領養的決定真的很殘酷,不知我們是否合適照顧他們。」 然而,斯若表示,領養家庭不應為了求快而登記「等候兒童計劃」,這個方向並不正確。自1990年鼓勵國際領養以來,中國政府提供孤兒院的詳盡資料給國際相關機構。然而,隨著孤兒院殘疾孩童愈來愈多,專家說,這些孩童未來的病情發展充滿不確定性,也提高了領養的風險。據國際兒童聯合服務會(Joint Council on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Services)去年的調查顯示,在所有國際領養案中,有27%兒童需特殊照護,29%兒童大於3歲。該會表示,預期這股趨勢將持續,國際領養的健康兒童將減少,有缺陷及較年長的孩童所佔比例將愈來愈大。主席菲利浦(DeFilipo)表示,大多數家庭都有保險足以支付醫療費用,但是心理諮商往往難以取得,這是個大問題。 佛州的莫爾(Moore)夫婦在2007年12月透過長城華童領養所領養漢娜(Hannah)後,為治療其腦水腫及脊柱分裂問題,估計醫療費用超過20萬美元,都由保險支付,目前漢娜的整體情況相當良好。住在紐約市郊區的德爾金(Durkin)夫婦,也經歷了一個類似的決策過程,通過參加「等候兒童計劃」領養了2個中國女娃。他們認為相對於患B型肝炎或心臟畸形的孩子,齶裂更容易治癒。大女兒奧林維亞先天右手臂弱小,右手掌不能自己打開,經過定期的治療,現在能做側手翻和跳繩,右手臂和右手的靈活性都增加了。德爾 【版主的話】 幾年前在自治區認識一位飯店女經理,因常接待、安排國際領養團的住宿,讓她對洋人的善良、慈悲很感動,從此就開了眼界,積極去了解世界,中國政府的宣傳手法,對她言已是雕蟲小技。我說,只要有1億人能跟妳一樣反思檢討,妳們國家就很不得了,她反說,只要有一百萬官員能反思檢討就夠了!這是一位來自山溝,7歲時還背著3歲妹妹上學的女孩,她26歲時的感想。 相關閱讀: 1.病魔纏身的中國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247796 2.從「草泥馬之歌」看中華民族的悲哀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190509 3.一位大陸人的真心話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690936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