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05 07:10:55瀏覽551|回應0|推薦0 | |
春節剛過,民工荒的消息就從沿海發達地區頻頻傳來。儘管也有可能是一些打工者還在路上,一些學者也說是否出現民工荒還要觀察一段時間,但我們知道,已經是心急火燎的企業管理者和地方政府官員,都是這方面的“老江湖”,他們這麼早就著起急來,不會是沒有原因的。 實際上,不管過一段時間具體情況如何,一個問題我們現在必須加以正視了,這就是我們這些年的發展模式必須進行轉變。清華大學的秦暉教授將這種模式稱之為“低人權優勢”。農民工是這個模式的一個核心要素。他們每年以極大的成本往返於打工地與家鄉之間,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要犧牲掉正常人很難割捨的家庭生活;他們在非常差的工作條件下,從事著最苦最累最危險的工作,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幾乎是一種常態,而且不能享受法律規定的雙休日休息;他們得到的是整個社會最低的工資收入,社會保障和福利只是近些年才得到有限的改善,受到社會的歧視更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可以說,這是支撐這些年中國奇跡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沒有這個因素,很難想像所謂的中國奇跡和在國際上的比較優勢。 在分析近些年不時凸現出來的 “民工荒”現象的時候,學者們總是力圖用勞動力市場中的供給關係來進行說明。比如,有人就認為,目前我國勞動力供給正在發生重大轉折,已從“無限供給”轉變為“有限剩餘”,勞動力結構性短缺今後會經常出現。這當然不能說是沒有道理的。但我認為,實際上有一個因素比市場中的勞動力供給起著更重要的作用,這就是農民工模式形成的現實基礎。我們首先需要承認的一點是,農民工能夠接受這樣的條件出來打工,必須有兩個前提。一是生活所迫,不出來打工就沒有出路;二是打工能夠得到的工資儘管在整個社會中顯得非常微薄,但對於農村的低成本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問題是,現在這兩個因素都在發生變化。首先,近年來政府出臺的惠農政策對於農民生存條件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次,農民消費支出的水準在提高,微薄的打工收入已經在失去過去的吸引力。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支撐農民工模式的基礎正在坍塌,一個以農民工支撐的經濟模式即將終結。 從這個意義上說,現在需要做的,不能僅僅是臨時抱佛腳式的那些具體措施,而是要創造條件,真正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實際上,民工荒也是一個機會,利用這樣的機會形成新的發展模式的要素,是至關重要的。在這當中,至少有兩個問題是需要提上日程的。 第一,構築具有現代文明底線的工資關係。應當看到,過去在相當一批企業中,勞資關係是嚴重不平等的。這種不平等的程度有時甚至突破了現代文明的底線。這還不僅僅是表現在工資低和福利缺失上,在有的企業,限制人身自由,甚至實行野蠻管理的事情並不鮮見。一位企業管理人員就說,企業要想發展得更好,應該要提倡留人制度。第一個要提高工資福利,第二個要文化留人,企業文化要有,第三個工作環境,包括住宿環境、洗澡設施方面有比較溫馨的感覺,才能留得住人。應當說這都是有感而發。當然,構築新的勞資關係的核心是法律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以及勞資關係中討價還價制度安排的建立。最近國家人保部負責人提出,要建立和發展和諧的勞動關係,開展工資集體協商,落實國家有關職工休息休假的規定,使廣大職工實現體面勞動。但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將這些措施真正落到實處。 第二,推進城市化的過程,實現農民工的市民化和產業工人化。我們要預見到,靠流動人口來支撐中國工業化的路子已經要走到盡頭了,我們需要形成並適應以城市化的產業工人來支撐中國工業化的新模式。我們常常將流動人口作為中國特色,作為中國發展的優勢之所在。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是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的。每年春節數以億計的農民工奔波在打工地和家鄉之間,使春運成為一種災難性的現象;拋妻別子,無論是打工者本身還是他們的家屬,都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其中許多人失去正常的家庭生活包括性生活;打工者收入低廉且缺少保障,他們更多的時候是作為生產者而不是消費者而存在,這個國家內需疲軟,經濟發展缺乏內在動力;龐大的製造業由於缺乏穩定的產業工人隊伍而難以實現產業升級。這些代價如果說在發展初期還有容忍的理由的話,現在再繼續這種容忍將被視為一種蠻橫。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出路是加快城市化的步伐,實現流動勞動者的市民化和產業工人化。也許有人會說,實現流動勞動力市民化和產業工人化哪是那麼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的條件從哪里來?具體的問題怎麼解決?我覺得,提出這些問題本身就是無理的。世界上那麼多的國家,均在實現工業化的同時實現了城市化,怎麼就我們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 一個時代也許要終結了。我們需要為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做好準備,並且現在就需要著手。 相關閱讀: 1.反傾銷與民工荒的思考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428040 2.城市化,提高國內消費的正解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757983 3.中國缺工嚴重 台商拉警報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806547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