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獨生子女政策與中國發展模式的困局----易富賢
2009/08/20 01:17:45瀏覽789|回應0|推薦1

         21世紀》 2009年四月號112 

2008年末,由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性金融海嘯衝擊了亞洲經濟體。照理說,中國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市場,不應該受到很大的衝擊,但是中國卻受害甚大。中國經濟外貿依存度(一定時期內進出口總額與GDP的比值)高達70%1,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發達國家消費萎縮,需求減少,從中國的進口減少,中國很多企業被迫減產甚至關閉。     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國出現新的失業潮。很多學者認為幸虧中國實行計劃生育,否則這次失業潮會更嚴重,由此認為中國應該堅持不動搖現行計劃生育政策。本文從人口結構角度分析中國的勞動力結構和消費結構,得出了與主流經濟學家及人口學家截然相反的結論:計劃生育導致內需不足,反而會增加就業壓力,威脅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一、計劃生育政策的目的之一是緩解就業壓力

中國獨生子女政策由陳雲、陳慕華為代表的計委系統首先提出。陳雲提出該政策的一個重要理由是減少人口可以緩解就業壓力。197906月,陳雲在給老部下陳慕華副總理的信中指出:限制人口、計劃生育問題同國民經濟的發展一樣重要,並為實行獨生子女政策提出五條具體建議。鄧小平同意實行獨生子女政策,理由也是認為減少人口有利於解決就業問題。19790330鄧小平在黨的理論務虛會上作報告時指出:「現在全國人口有九億多,其中80%是農民。……在生產還不夠發展的條件下,吃飯、教育和就業就都成為嚴重的問題。」19810612鄧小平在會見奈及利亞民族黨代表團時說:「人口多也是個負擔。娃娃長大就業,一年就在七、八百萬。」1981年,獨生子女政策副總設計師田雪原從就業角度研究了中國適度人口的數量,提出中國一百年後的經濟適度人口為6.57.0億之間。

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王東京教授認為計劃生育「30年來,計劃掉了三億多人,但這還很不夠。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還得堅持下去,絕不能讓人口拖累未來」,理由之一就是「中國的國情是人口多,就業壓力大」。自由派學者何清漣雖然在很多方面持「不同政見」,但在計劃生育上卻與政府高度一致。她也認為中國人口太多,導致高失業率和高犯罪率,因此堅決支持計劃生育。現在很多學者也用就業壓力作為理由反對調整人口政策。著名經濟學家樊綱2005年提出︰「寧要老齡化,也不要不充分就業。」在發達國家的經濟學家正在為老齡化問題而憂心忡忡,並提出鼓勵生育的時候,被外界稱為當今中國四大傑出經濟學家之一的程恩富教授卻認為「老齡化社會是好事情,最好早點到來」,提出要實行更嚴厲的計劃生育政策,最終達成「城鄉一胎」,並以此來較快「先控後減」總人口。他認為:「丁克家庭對祖國發展有貢獻,應該享受高保。」其依據之一就是少生孩子能減輕就業壓力。

殊不知,歐洲各國的經驗表明,老齡化不但導致勞動力短缺,也增加就業壓力。勞動力短缺並不意味著充分就業,年輕人能勝任的工作,老年人並不一定能勝任,這是一個結構性失衡的問題。然而,計劃生育導致中國「未富先老」。中國目前只有1.6060歲以上人口,其中有4000多萬城市退休人員享受社會養老(其他四分之三的老人靠子女養老),但是養老金缺口已經很大了。而今後將是四億老人等著社會養老(因為他們只有一、兩個孩子,沒有足夠的子女來贍養他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在考慮將男女法定退休年齡都提高到65歲,以應對今後的養老金危機。

筆者最近撰文提出,與其推遲退休年齡,不如停止計劃生育。該文曾被人民網推薦到首頁,並在網上引起熱烈的討論。但是國家計生委系統的學者卻反對調整人口政策,如馬瀛通教授認為中國計劃生育是「為富先老」,是開創「未富先老」到「先老後富」的捷徑,減少人口有利於解決就業問題。可見,「減少人口以緩解就業壓力」自始至終都是中國實行計劃生育的重要理由。
             
  二、計劃生育導致就業壓力加大

其實,「人口多導致就業壓力」的觀點與亞里士多德的「落體速度與其重量成正比」的理論一樣荒謬。根據2008年《世界概況》(The 2008 World Factbook)分國家資料,2007年美國人口三億,失業率為4.6%;巴西面積相當於美國的91%,人口1.9億,只相當於美國的63%,但是失業率卻高達9.6%。阿根廷面積是印度的84%,人口只有印度的3.5%,但2007年阿根廷失業率為8.5%,印度為7.2%。有人說,日本人口只有1.27億,購買力卻超過四兆美元,比人口11.4億的印度還要多,因此消費取決於人均收入而非人口數量。其實,一個國家有甚麼樣的生產水平,就有甚麼樣的消費水平,就業機會更取決於人口,而不是人均收入。一個蘿蔔一個坑,有多少的人口,就有多大的消費市場,就有多大的需求,就有多少就業機會。人口減少之後消費也自然會減少,哪裏還有就業機會?

比如,窮人買件衣服,可以提供一個低工資裁縫一天的工作機會;富人買件衣服,可以提供一個高技藝、高工資裁縫一天的工作機會,富人總不至於裏三層外三層穿一大堆廉價衣服吧?日本四兆多美元的購買力只能提供0.67億個左右(總人口的50%左右)的就業機會,而印度三兆美元的購買力卻能提供5.10億個左右(總人口的50%左右)的就業機會。日本對低附加值的產品需求有限,而單位消費量的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所提供的就業機會並不多。以購買力計算,印度2007年人均GDP2,600美元,這個購買力大概可以提供一個餐館服務員一年的就業機會;日本2007年人均GDP33,500美元,但是也只能提供一個餐館服務員一年的就業機會。日本即使消費飽和,所提供的就業機會也不過是滿足日本本國的就業而已。

伽利略用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理論,但是中國不少人口學家和經濟學家至今仍不能理解「兩個鐵球」原理。(作者係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副研究員)

really?很有意思的看法,蠻顛覆傳統見解!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240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