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波濤洶湧的ECFA協議 ----林楠森
2010/04/21 16:11:37瀏覽760|回應0|推薦1

2010/04/20

    兩岸ECFA經濟合作協議在台灣一直是個高度爭議性議題,隨著預定在6月簽署的時間迫近,這個議題在台灣社會形成洶湧波濤。目前台灣政府加大力度宣傳,官方火力全開,在第一時間駁斥民間對ECFA提出的各種質疑。包括部長級在內的官員,也在全台各地辦理說明會向民眾推銷此一協議。

    總統馬英九在本月底前將與在野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進行公開辯論,但這樣的辯論看來更像是總統親自下場的政策宣傳,因為無論辯論結果如何並不影響協議簽署,也不影響預定時程表。這項由馬英九提出的經濟協議,提出後迅速受到中國高級領導人支持,在北京阻擋全球國家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議狀況下,這項兩岸當局宣稱純屬經濟且互利的協議,不少台灣民眾相信並非如此單純

    簽署兩岸經濟協議的構想,在2005年由就國共兩黨領導人連戰與胡錦濤定了調,當時連戰提出的是建立兩岸共同市場,而胡錦濤則是提出類似同港澳簽署的緊密經濟合作安排。胡錦濤在2008年底對台提出的胡六點的一個重點項目,就是要簽署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其最後的名稱在2009年初由馬英九拍板定案為ECFA經濟合作架構(框架)協議。

    除了名稱改變外,其性質按台灣執政的國民黨政府說法,類似各國間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不涉及政治問題,也不採取港澳模式。台灣政府並說,推動此一協議的三個目的是要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避免在區域經濟整合體系被邊緣化,以及促進台灣經貿投資國際化。兩岸經貿事涉萬端,光是雙方談判期間提出的早期收獲清單即達到上千項之多,而後續協商的項目更是跨及了幾乎各行各業。對於這種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其內容的複雜程度使得人們幾乎難以了解。以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為例,目前台灣限制超過2萬項中國大陸商品進口,什麼商品將正常化,什麼商品將維持限制,或是哪種程度的限制,就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問題。

    這種本質上甚難全面理解的經濟協議,馬英九向台灣百姓提出了一個說法,他說簡單的來說ECFA就是希望能幫助人民作生意,提升台灣競爭力。台灣政府並說,簽署了ECFA後台灣的國內生產總值、進出口、貿易條件,以及社會福利都會增長,就業人數也將增加。政府宣傳的重點好處還包括將加速台灣成為產業運籌中心,吸引外國到台投資,有利台灣經濟結構轉型,使台灣成為外商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戶等等。台灣政府並承諾將補助受損害的產業,不開放勞工與農產品進口,北京除了同意這樣的要求外,也表示將對台灣大幅讓利。但是兩岸當局共同描繪的這種美好前景,並未減少社會上從政治面或經濟面反對的聲音。包括工會組織在內的眾多民間團體已預定將舉行示威遊行,由在野的台聯黨發動人民草根性連署的公投,也已完成了第一階段的連署工作。

    台灣的企業過去30年來陸續地以維持競爭力等理由將生產工廠轉移到中國大陸,使得台灣昔日雨傘王國,製鞋王國等等稱號,幾乎全被中國取代。有經濟研究機構作過估計,目前台商在中國大陸僱用的勞工人數,超過全台灣的勞動人口。這樣的發展雖然一方面使得台商資本家更迅速地累積驚人財富,但另一方面也使台灣本地的投資與就業都形成問題。對於站在不同經濟立足點的台灣勞工來說,他們面臨的是一個與資本家不同的世界,除了失業率上升,台灣的實質工資也連年停滯甚或下降。雖然按台灣政府的第一階段規劃來說,並不會立即開放更具有價格優勢的中國勞工與農產品入台,不過官員也無法做出永不開放的保證。而兩岸後續將相互開放服務業,也可能進一步衝擊台灣的一般百姓。

    據民進黨在一場辯論熱身賽指出,未來中國大陸的小商人可以到台開小型批發零售,或理髮店這樣的小生意,因為兩岸同文同種,這些來自中國大陸的個人服務業者將可以輕易打入台灣市場。台灣政府的宣傳中提出一項理論說,簽署了ECFA將使得台灣吸引全球投資成為進入中國門戶,但民進黨在辯論熱身賽中則認為,ECFA將加速中國吸走台灣的資本與人才,使台灣成為中國的經濟邊陲。若從辯論熱身賽在場大學生投票的結果來看,民進黨提出的理論受到更多的支持,這樣的理論指出,在中國與全球多數國家簽定自由貿易協議情況下,台灣若僅能同中國簽ECFA,將迫使更多台資企業出走到中國大陸,因為台灣僅能面向中國,而在中國卻能面向全世界。台灣無論朝野都希望能與全球貿易夥伴簽定自由貿易協議,這樣的希望在北京的阻擋下一直無法如願,而朝野看待此一事件的角度也全然不同。馬英九提出的說法是,台灣簽署ECFA後,原本被北京阻擋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議的國家,將可以對北京說,為什麼只有中國能簽我們不能簽,而這將促成台灣與全球國家簽定自由貿易協助。

    民進黨要求台灣談判代表,將北京不阻擋台灣與外國簽署自由貿易協議列入ECFA談判條件,但遭到了拒絕馬英九拒絕的理由說台灣是主權國家,與它國簽定自由貿易協議不須中國同意。這種發展使得民進黨擔心在全球化沒有落實下先落實中國化,並批評馬英九實行的是冒進的政策。雖然兩岸政府都宣稱ECFA是單純的經濟議題並不涉及政治,但在中國主張擁有台灣主權情況下,ECFA比起國際間的自由貿易協議有著更複雜的政治因素。雖然國民黨方面絕口不提這種綜合性經濟協議的政治層面影響,但北京從不避諱其對台的長期策略是以商圍政,也表示簽署ECFA有助於統一。即使這項經濟協議未來能長期對台灣單方有利,台灣必須付出什麼代價來取得,也是受到人們關切的問題。

    一個可預見的政治面影響是,北京未來將通過經濟更形擴大對台灣的影響力,也可能用經濟手段來逼迫台灣在其他議題上就範。這樣的焦慮情緒不只是在台灣內部,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白樂琦,日前就在台灣媒體上撰文表達其關切。白樂琦說中國與台灣簽訂此類協議後無疑地將把台灣推向中國保護傘下,這兩個經濟體更緊密連結,將導致台灣與美國漸行漸遠。他對形勢發展對台灣民主可能造成的影響表示擔憂,並說若台灣作為民主燈塔的光芒趨於黯淡,可能衝擊到美國對亞洲民主的支持,以及東亞地區人民對美國的信任。

                                   ──轉載自「BBC中文網」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96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