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男腦女腦真不同 ----卡希爾(Larry Cahill)
2010/02/13 12:08:32瀏覽1077|回應0|推薦1

《科學人》雜誌六月號   翻譯╱王道還 

    兩性的腦子,無論結構與反應,都頗為不同。男性與女性的腦子,每個腦葉都有解剖差異。舉例來說,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哥德斯坦與同事測量了一些皮質區的體積,並算出每個區佔整個腦容量的比例。他們發現,在比例上有些區女人較大,有些區男人較大。今年114日,天色陰沉,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桑默斯在一場會議中發表演說,針對女性在科學界人數比男性少的議題,提出了看法。他認為,因素之一也許是兩性的腦子在結構上有天生的差異。他的言論重新點燃悶燒了一世紀的辯論。19世紀末,就有科學家拿兩性在腦容量上的差異當證據,主張女性在智力上比男性低劣,因為科學家測量兩性的腦子,主要的發現就是女性的腦子往往比較小。 直到現在,沒有人發現過任何證據,顯示兩性腦子的解剖學差異,可能是女性無法在數學、物理或工程等學科表現傑出的因素。學者反而發現,兩性的腦子在許多方面都非常相似。儘管如此,過去10年科學家在兩性的腦子裡發現了許多差異,結構的、化學的、功能的都有,令人驚訝。 這些差異不只是有趣的性別特徵,例如可以解釋為什麼男性比女性更喜歡喜劇影集「三活寶」(Three Stooges)。這些發現還讓人想到,許多神經心理問題,包括抑鬱、藥物上癮、精神分裂與創傷後壓力失調,也許有必要針對不同性別研發不同的治療方式。此外,既然兩性的腦子有差異,研究腦子結構與功能的科學家分析實驗資料時,必須考慮受試者的性別,而且在未來的實驗中,兩性受試者都得招募,不然結果就會讓人誤入歧途。 

    不久以前,神經科學家還相信腦子的性差(sex difference)主要出現在與交配行為有關的區域。1966Scientific Amercian刊出〈腦子的性差〉,作者是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列文(Seymour Levine根據他的描述,大鼠的交配行為受到性荷爾蒙的引導:雄鼠做出騎乘的動作,雌鼠則凹背提臀,以吸引追求者。列文在他的文章裡,只提到了一個大腦區域,就是下視丘。下視丘是個很小的構造,位於大腦底部,調節荷爾蒙的生產,控制食色等基本行為。一個世代的神經科學家都在養成教育中學習這個事實,相信「腦子的性差」主要涉及交配行為、性荷爾蒙與下視丘。不過,那個觀點現在已經過時了,因為最近湧現了大量證據,顯示性別在許多認知與行為領域裡,都是有意義的變項,包括記憶、情緒、視覺、聽覺、顏面資訊的處理模式,和腦子對壓力荷爾蒙的反應。過去五年到十年間,越來越多研究利用先進的非侵入式造影技術,如正子斷層掃描(PET)、功能性磁共振造影(FMRI,觀察活人的腦子,因而加速了性差知識的進步。這些造影實驗讓我們知道,腦子各分區的許多區域都有解剖變異。舉例來說,哈佛大學醫學院哥德斯坦(Jill M. Goldstein)領導的團隊,以磁共振造影儀(MRI scan)測量過許多大腦皮質與皮質下區域。他們發現女性的額葉皮質(許多高等認知功能的所在)有許多區域比男性大,涉及情緒反應的邊緣皮質也一樣。另一方面,涉及空間知覺的頂葉皮質上,有些區域男性比女性大,負責對情緒資訊做反應的杏仁體(形狀像杏仁,它的反應包括令心搏加速、腎上腺素大量分泌)也一樣。這些尺寸差異,以及本文討論的其他差異,都是相對的,指特定區域佔整個腦子的比例。 腦子有許多構造,一般而言,它們在尺寸上的差異,反映了它們對動物的重要程度。例如靈長類比較依賴視覺,而不是嗅覺,而鼠類正相反。結果,靈長類的腦子負責處理視覺訊息的區域佔較高的比例,鼠類腦子負責嗅覺的區域較大。因此,男性與女性的腦子有廣泛的解剖差異,表示性別的確會影響腦子運作的方式。其他的研究團隊在細胞層次上也發現了性差。舉例來說,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維特森收集了許多死者遺獻的腦子。她的團隊研究負責處理語言資訊與理解語言的顳葉,發現部份區域的神經元密度,女性比較高。原來大腦皮質有六個細胞層,他們計算其中的神經元數目,發現女性有兩個細胞層在單位體積中塞入了比較多神經元,也就是說,那兩層的神經元密度較高。他們後來研究額葉,也得到同樣的結論。因此,神經科學家現在可以研究,兩性神經元數量的性差是否與認知能力的性差相關,例如女性在語言流暢度測驗中表現得比較好,是不是因為她們聽覺皮質裡有比較多的神經元?這些解剖差異,也許大部份是腦子在胚胎期間,受到的性荷爾蒙洗禮造成的。這些類固醇在腦子發育過程中,指引腦子各部門的組織與聯繫,影響各區域的結構與神經元密度。有趣的是,動物實驗已經證明,哥德斯坦發現有性差的區域,正是在發育期間性荷爾蒙受體最多的區域。成年腦子區域的大小與胚胎期間性類固醇的活動有關聯,表示至少有些認知功能的性差,並不是源自文化影響或青春期的荷爾蒙變化,它們在出生時就註定了。

    有些腦子的性差,在胎兒出生前就註定了,好幾個有趣的行為研究也支持這個論點。多年來,許多科學家證明:小男孩與小女孩有不同的玩具偏好。男孩往往選球或玩具車,女孩比較喜愛洋娃娃。但是,那些傾向、偏好是文化薰染還是腦子裡天生的?沒有人敢說。 英國倫敦市大學的海恩茲(Melissa Hines與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心理學系的亞歷山大(Gerianne M. Alexander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拿猴子做了實驗,因為猴子是我們的近親。他們給一群綠猴(vervet monkey)許多玩具,包括布娃娃、卡車,以及「中性」的東西,例如圖畫書。結果他們發現,雄性比較愛玩「男生」的玩具,雌性比較愛玩「女生」的玩具。而對中性的玩具(如圖畫書),兩性花的時間一樣多。由於綠猴不可能受到人類文化的社會壓力,這個發現意味著:人類兒童的玩具偏好,至少有一部份源自先天的生物差異。這個性別間的差異,以及腦子所有的解剖性差,大概是在演化過程中由天擇壓力塑造的。以玩具的研究來說,人與靈長類的雄性偏愛能在空間裡推動的玩具,以及能促成嬉鬧、混戰的東西。有人推測,這些特徵也許有利於發展狩獵、尋找配偶的行為,似乎不是無的放矢。同樣地,我們也可以假定,雌性選擇的玩具,可以讓她們磨練照顧孩子的技巧,反正她們遲早會生養子女。英國劍橋大學巴龍柯恩的團隊研究性差,採取了另一個路數,但是同樣有創意。男嬰和女嬰的社會性(sociality)不同,許多研究者都描述過。例如巴龍柯恩與學生拉契馬雅(Svetlana Lutchmaya)發現,一歲女嬰花比較多時間看自己的母親,男嬰比較少。給這些嬰兒看不同的錄影帶,並讓他們選擇,結果女嬰愛看有面孔的影片,男嬰愛看有車子的影片。當然,這些偏好也許與成人對待孩子的差異有關。為了消除這個可能,巴龍柯恩與學生做了進一步的研究。他們在產房裡裝了錄影機,研究出生才一天的嬰兒。嬰兒看到的,不是一位女大學生友善的面孔,就是一輛車的圖,那張圖的顏色、大小與形狀都與女學生的面孔一般模樣,圖上還有她的面孔特徵,但是那些特徵胡亂地湊在一起。為了避免任何偏見,實驗者並不知道每個新生兒的性別。他們檢視錄影帶,發現女嬰觀看女學生的時間比較長,而男嬰觀看機械的時間較長。兩性的社會興趣不同,從出生第一天起就展現了。這個結論再度意味著,我們是帶著內建的認知性差出生的。面對壓力,腦子的化學與結構,兩性有別,在許多情況中,那些性差影響了男性、女性對環境的反應方式,以及因應壓力事件的方式與記憶。以杏仁體來說吧,哥德斯坦的團隊報告過,男人的比女人大。在大鼠中,杏仁體的神經元建立的互連網絡,雄性比雌性密集。我們預期,這些解剖差異會影響兩性對壓力的反應。為了評估兩性的杏仁體是否真的對壓力有不同的反應,德國馬德堡奧圖封沽艾瑞克大學布勞恩(Katharina Braun)的團隊拿一窩智利鼠(Degu)鼠仔做實驗,讓牠們離開母親一小段時間。這種南美鼠過群居生活,聚落相當大,與草原犬鼠一樣,因此即使與母親短暫分離,便能教牠們心煩意亂。然後,研究人員測量牠們腦子不同區域的血清張力素(簡稱血清素)受體密度。血清素是一種神經傳遞物(神經系統中攜帶訊號的分子),它是調節情緒行為的關鍵。(例如百憂解的藥理作用,就是增強血清素的功能。)研究人員讓鼠仔在隔離期間聽到母親的叫喚,發現這個聽覺訊息會提升雄鼠仔杏仁體的血清素受體密度,而雌鼠仔的血清素受體密度卻會下降。雖然很難從這個實驗結果,導引出可以解釋人類行為的原則,這個發現暗示:要是人類在幼年有類似的經驗,因此而產生的分離焦慮,也許對男嬰與女嬰的情緒健康有不同的影響。要是我們想了解為什麼焦慮症在女童中比較好發,以及相關的現象,就必須從事這類實驗。另一個既有解剖性差,在壓力反應上也有性差的大腦區域是海馬(hippocampus)。此外,海馬還是涉及記憶儲存、環境的空間認知的關鍵構造。所有利用大腦造影儀器完成的研究,都證明女性的海馬比男性大。這些解剖學差異,也許與兩性找路策略的差異有些關聯。許多研究顯示,男人比較可能以估計空間距離與方位的方式找路(「航位推算」),女性較可能以搜尋路標的方式找路。有趣的是,大鼠也有類似的性差。在同一座迷宮中,雄鼠比較依賴方向與位置的資訊,雌鼠則利用可用的路標。(不過,研究人員還沒證明雄鼠比較不會停下來問路。) 甚至海馬的神經元,也表現出性差,至少出現在它們對學習經驗的反應上。舉例來說,美國伊利諾大學居拉斯卡(Janice M. Juraska)領導的團隊,將大鼠放在「豐饒環境」中,籠子裡有許多玩具和玩伴,讓牠們互動。這種經驗會影響海馬神經元的結構,但是兩性的變化不一樣。雌鼠神經元的樹突棘刺(接收端)變得更為茂密,也許表示神經元之間的聯繫增加了,有人因而推測這個變化與儲存記憶有關。不過,雄性的神經元樹突棘刺不是沒變,就是稍微稀疏一些。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756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