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治初雞籠碑記~~~暖暖文史工作室
2009/09/10 00:13:04瀏覽1480|回應0|推薦1

在幾位好朋友,及當地居民大力支持之下,經過數月的探勘,田調和清除雜草障礙物後,在充滿詭異的農曆七月裡,終於將日治初期,在基隆所建立的,五塊石碑尋找出來(還未找到的,待來日再努力)。內心百感交集,過程中雖有很多的困難,但能見到長眠於雜草叢堆中,數十年來的石碑,即將獲得重見天日,也足以堪慰。但令人隱憂的是,若經發表出來,怕遭受到人為的破壞,不發表又擔心,會像最近竹仔寮隧道紀念碑,遭遇同樣的命運,一夕之間,就被工程單位給剷除掉,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話說光緒20年(西元1894年)清日甲午之戰,打敗戰的清朝政府,後來派李鴻章大使,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總理,在日本春帆樓,簽訂了馬關條約,把台灣和澎湖當成陪葬品,割讓給日本。

  明治28年(西元1895年),日本明治天皇命海軍司令樺山資紀上將,為台灣總督,前來接收台灣。樺山資紀總督就率領,海軍常備艦隊,和陸軍近衛師團(日軍作戰能力最強的陸軍勁旅),大批人馬向台灣逼近。是年529日,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也是明治天皇的叔父),統率的近衛師團,奉樺山資紀的命令,來到基隆東北方的三貂角外海,搶灘過程,只受到清軍零星的小抵抗(因清軍主力兵都在基隆、淡水一帶防守),並在常備艦隊的砲轟掩護之下,約在下午2點,前鋒部隊順利在澳底登陸了,於是乙未年抗日浴血戰,拉開了序幕。

  三貂嶺爭奪戰,在日軍有計劃的,擾亂戰術運用,和清軍守將指揮不當之下,及防守兵員都是新募粵軍,均無實戰經驗,並在日軍進攻登嶺前,全都猶如驚弓之鳥,逃命夭夭,直退到內地,與瑞芳守軍會合。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看到清軍指揮無能,就率大軍攻進瑞芳,趁機追擊。抗日守軍因群龍無首,雖經過數場的浴血之戰,但在日軍強大火力攻擊之下,於六月二日,瑞芳也隨之被攻破,只剩下少數台勇兵流竄在十分、暖暖等山區之內。

  同日,清廷派李經方(李鴻章之子),在基隆外海,日輪橫濱丸號船上,和日本樺山資紀唔面,辦理割台移交手續,也創造國際外交史上,不在陸上交接土地的先例。因台灣民主國,在五月二十五日成立時,台民激憤,曾揚言和李鴻章父子,有不共戴天之仇,若其父子來台必殺之。

  在東北岸方向失守後,日軍就兵分二路,朝深澳坑及基隆河對岸,大軍揮向基隆。六月三日,日本東鄉平八郎海軍司令,親率三艘軍艦,砲轟基隆港及市區,配合近衛師團的陸軍,全面發動海、陸總攻擊。

  淡水港和基隆港是台北城二大門戶,其中之一如被攻陷,台北城即將不保。原基隆港兩岸,有強大火力的砲台防守,但日軍卻從瑞芳內陸入侵基隆市區,使大多數砲台無用武之地,而基隆守軍,又節節敗陣,只好無奈的全部退到獅球嶺,做為防守基隆的最後根據地,因此處是往台北城必經之孔道。獅球嶺的地理位置,成凹形環港,可俯瞰全市港,山嶺峻鋒,地勢處處是險隘的斷崖,可謂之是軍事要塞的天然重鎮,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六月三日下午,日軍兵分多路,展開猛烈攻擊獅球嶺,因當時下著滂沱大雨,經數次的攻頂挫敗,及不得而入的情況下,日軍死傷慘重,不計其數。而在等待日軍登上崖邊的台勇軍,正準備日軍到達適當的射擊位置後,再開始做全力的射擊,不料此時,防守左方的粵勇軍,卻和台勇軍發生語言溝通不良,造成傳達訊息的錯誤,導致雙方互相猜疑、內鬨,更是在戰前開槍,互相殘殺。頓時間,獅球嶺上分不出敵我,在大雨中亂成一團。當日軍眼看天色即將黑暗,正準備下達命令收兵時,卻發現嶺頂有異狀,立刻集中火力,加緊攻頂,趁在混亂中登上獅球嶺,搶奪砲台重位的堡壘,以致使守軍潰敗,台北援軍又遲遲未到,只好放棄該地,到處四散,往八堵和汐止方向而逃。獅球嶺失守,基隆也宣告完全淪陷,當日晚上,北白川宮隨從駐進基隆,獎賞戰士和處理善後。隔天,日軍就一路直逼台北城下。

  六月六日樺山資紀總督,也將在艦上的總督府,移防至清軍的海關衙門(現今的復興館),成立臨時司令部和總督府。此處後來也建立北白川宮紀念碑(A圖),因他是日軍征台之後,在台陣亡的最高將領。

  瑞芳、基隆之役,日軍陣亡的人數甚少,而大部分是水土不服,此地多雨、潮濕,易得瘟疫,病死的日軍計有上千人,死亡的遺骸,都運到三坑火葬場火化後,再把骨灰從基隆港運回日本。現今的仁愛區龍安街198巷內,於明治二十八年(西元1895年),就曾建立「軍人軍屬火葬場之碑記」石碑B圖),背面碑文記:「明治二十八年,台灣之役起也,從軍之士或罹于戰鋒,或觸于瘴癘在基隆而死者,實二千一百五十有六人也,當時悾摠之際,不遑--葬焉,乃於此所行火葬,舉其遺骨至諸家鄉,今又更收燼灰而痊焉,以建碑云,明治二十八年十一月」。在此碑的右方,於明治三十一年(西元1898年),由基隆的日軍有志者,建立另一「近衛師團戰死者之墓」石碑(C圖)。背面碑文刻:「為明治二十八年六月在基隆戰開之際戰役者建之,明治三十一年八月 有志者」。

  再往龍安街198巷斜坡而上,走到半山腰,有座法王寺,在法王寺右側方的山腳下,民宅旁的草叢堆裡,有座明治三十一年九月,由第四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所建的「招魂碑」(D圖),背面碑文刻:「群馬縣前橋市明治三十一年九月建之生形政吉刻」(E圖)。招魂碑的右下方,又有座「招魂碑移建記」石碑(F圖),此碑高40公分,長52公分,在草堆裡,甚不易發現,碑文簡意記載為:「招魂碑原建在基隆重砲兵隊營內,後因在明治四十二年為築造高砂公園,才把招魂碑移建此地,移建時為昭和二年」。

  在乙未抗日之戰,台灣義勇軍,曾在基隆一帶戰死的軍士,不只是其數,真遺憾,光復後,都沒建立抗日紀念碑(或還沒找到),為保鄉為國所犧牲奉獻的先民,作為紀念哀弔

  以今日時空,來解讀詮釋這些石碑,讓我們更深刻了解,早期日治時代,台灣的悲慘歷史,如今怎能不去好好的珍惜,目前所擁有的一切呢?國破山河在,只要後人爭氣,還是可以建國的。但是,如國在山河已破呢?像最近常有的土石流,河川、環境污染……等災難,要是我們再繼續踐踏、蹂躪這塊土地,何需等到戰爭,就已將這美麗的山河,破壞殆盡無遺了,讓後代子孫,如何去營造,孕育我們的大地之母-台灣呢?唯有居住在台灣的全體人民一起來努力,齊心為台灣再打造一個新未來吧!

參考書目:

基隆市志,沿革篇,基隆市文獻委員會編印。

基隆文獻尋根,基隆市政府印行。

洪連成著,滄海桑田話基隆,基隆市文化中心。

何培夫著,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宜蘭縣基隆市篇,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印。

鄭天凱著,攻台圖錄,遠流出版公司。 

陳文德著,1895年決戰八卦山,遠流出版公司。

 

( 在地生活基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30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