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12 00:10:22瀏覽1272|回應1|推薦2 | |
由於殖民政府據台初期,不急於普及一般平民教育,所以入學率長期偏低,1899年至1918年間,只有15﹪台灣弟子國校畢業,習得日文與常識,而回到家中經商、務農、任技工、或在殖民政府中擔任譯員或雇員,幾乎無所謂社會流動。後來為配合殖民政府的公共衛生,與培育本地日語師資兩項政策,而成立醫學校(台大醫學院前身),與國(日)語學校,另外為訓練低級技術人員,設有農、工、糖業講習所。日本對於台灣推行中等和高等教育並不積極,尤其是台北帝大到1928年才設置,而目的也是為了培養侵略南洋的人才,因為台灣在地理位置上緊鄰中國華南及南洋,對於這一帶調查研究,可做為日本南侵之用。 殖民政府及及開發台灣現代化,但並非為了台灣居民的幸福,因為各種建設完全依當時日本國策而動,由總統督府執行,台灣本身利益,以及台灣人民的意志,並不允許發展而且政策上一直被刻意排除在外。隨台灣經濟發展,受過漢文與日本新式教育的地主富豪,以及中產階級,覺悟台灣產生那麼多利潤,人民卻未分享到一點好處,於是結合一批日本大陸留過學的知識份子,而紛紛起來抗議殖民不平等待遇。因為他們不只接觸中國文化,也接觸到當時世界思潮「民族自決論」社會主義理論,思想已開拓。 為了推展農業,日本殖民政府也大興水利。自1920年起花了十一年時間,以及五千四百多萬日圓,興建亞洲最大水利灌溉工程—嘉南大圳。將曾文溪支流官佃溪穿過烏山頭隧道,並匯集濁水溪,在烏山頭引水攔成水壩,把它性質定位為公共設施,官民共營,就是今天俗稱的烏山頭水庫。光復後改為多目標灌溉,除供農田,還供嘉南地區飲用水及工業用水。目前水庫旁邊還豎有總工程師八田與一腳穿膠套靴,蹲伏於堤上,作沉思工作進度狀的紀念雕像。同時,殖民政府根據水利在生產上的重要性,打破台灣民間向來擁私自重的想法,推行水利權的公有化政策,把清朝以來墾殖大戶所興辦的水利灌溉,全部改為公共擁有。例如施家圳就不再屬施姓,而為大眾都可引用,派辜顯榮擔任圳長,每年給施姓子弟「祭祀費」作為補償,這個做法延用至今。1934年,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建成,可發電十萬千瓦。然而台灣北部卻缺乏水利灌溉,以致農村經濟窘困。桃園、中壢一帶雖有1928年的桃園大圳,但農田旱象,一直到光復後1960年,石門水庫興築完成才完全解除困境。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開始,1939年歐戰爆發,二次世界大戰全面展開。日本對台政策再次改變。「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成了戰時日本殖民台灣的三大政策,為了配合南進政策,在很短的時間內,台灣重點式地發展鋼鐵、化學、製紙、金屬等軍需工業。而殖民政府耗資六千多萬日圓,在1934年完成日月潭水力發電廠,使台灣西部有足夠的電力可以供應這高速成長的工業化。1900到1925年間,台灣單一發展糖業,到發展農工複合產業兼植水稻(1925到1936),所以所謂工業設施,其實只有糖業加工。然而戰爭為台灣帶來金屬、機械、化學、橡膠產業(製軍用輪胎)與工業,另外也擴充紡織、木材、印刷設施。金屬工業最能說明日本人的急切。為了戰事所需,日本人全力來台挖金礦,以充實軍事支出,一改過去並非特別重視台灣礦業的態度。日本在瑞芳裝上現代化採金設備,到花蓮、九份、金瓜石、把黃金產量抽到空前絕後的最高潮。在中國獨力對抗日本的四年間,日本光是向台陽金礦(基隆顏家與三井合資)收購的黃金即達七十公噸。日本礦業公司(台金公司前身)被升格為「國策企業」。 由於日本打算利用高雄港為南向南洋,北向東京的戰爭聯絡點,於是大力規劃高雄,建築重工業設施,煉油廠(產量為當時全中國大陸的一半)、海軍基地,企劃道路又寬又直。目前高雄寬直的馬路,工業集中過密,都說明了當年戰備遺留的影子。以下數字可說明「急速發展」的情況。在糖業巔峰期(1924年),台灣工業生產總額為兩億日圓,到大戰爆發前夕(1936年)已衝到三億日圓,十二年年間成長50﹪,自1936年到1942年的六年間,工業生產量倍增為七億日圓。大戰期間,台灣經濟結構,工業已佔47﹪,中日兩國開戰,殖民者擔心台灣人民的立場,小林總督開始進行急速高壓的「皇民化運動」,強迫台灣人做日本國民,向天皇效忠,嚴禁講台語,抓到不說日語的就佩掛慚愧羞恥的牌子(台灣人稱為狗牌)。廢除台灣服,砍燒人民家中的祖先牌位與神佛像,強制大家穿和服到神社參拜,祈禱日本「武運長久」。 李天祿的布袋戲團,被迫演「皇民劇」,木偶穿上日本和服,講日本話,配樂則用唱片放西樂,木偶拿著武士刀在台上砍來砍去。巡查天天坐在戲場裡監看。皇民奉公會還強迫將台灣所有的戲劇,納入編制,禁一切帶有中國文化色彩的戲劇藝術。1941年日本突襲美國珍珠港,美國參戰,從此太平洋戰事劇烈,殖民政府甚至要求台灣人改日本姓名,初始只有160人改,後來由於改姓名的家庭,無論在吃穿的物資配給,就學就業,都明顯優厚,所以到大戰結束,改姓人數增加至二萬人。1942年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