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速描日據時代的台灣?(3)
2009/08/12 00:10:22瀏覽1264|回應1|推薦2

由於殖民政府據台初期,不急於普及一般平民教育,所以入學率長期偏低,1899年至1918年間,只有15﹪台灣弟子國校畢業,習得日文與常識,而回到家中經商、務農、任技工、或在殖民政府中擔任譯員或雇員,幾乎無所謂社會流動。後來為配合殖民政府的公共衛生,與培育本地日語師資兩項政策,而成立醫學校(台大醫學院前身),與國(日)語學校,另外為訓練低級技術人員,設有農、工、糖業講習所。日本對於台灣推行中等和高等教育並不積極,尤其是台北帝大到1928年才設置,而目的也是為了培養侵略南洋的人才,因為台灣在地理位置上緊鄰中國華南及南洋,對於這一帶調查研究,可做為日本南侵之用。
  會涉及民權自由思想的文法科,台灣幾乎沒有機會就讀,1935年台北帝大139名學生,台灣只有29人,1945年(台灣光復),台北帝大1666位學生,台藉322人,大部份就讀農、醫科系。由於其他求學導管道被阻塞,當時社會上領導人物,或傑出通才人士,例如抗日領袖蔣渭水,細菌學專家杜聰明,畫家楊三郎,郭柏川,李澤籓,作家楊逵,吳濁流,以及鼓吹婦女放小腳的醫生黃玉階等,都出身醫學校國語學校

殖民政府及及開發台灣現代化,但並非為了台灣居民的幸福,因為各種建設完全依當時日本國策而動,由總統督府執行,台灣本身利益,以及台灣人民的意志,並不允許發展而且政策上一直被刻意排除在外。隨台灣經濟發展,受過漢文與日本新式教育的地主富豪,以及中產階級,覺悟台灣產生那麼多利潤,人民卻未分享到一點好處,於是結合一批日本大陸留過學的知識份子,而紛紛起來抗議殖民不平等待遇。因為他們不只接觸中國文化,也接觸到當時世界思潮「民族自決論」社會主義理論,思想已開拓。
  這些人一方面以「文化協會」(一九二一年,蔣渭水和林獻堂等人組或「台灣文化協會」,在成立大會上蔣渭水做了如下的演說:「台灣人現實有病了,這病不癒,是沒有人才可造的,所以本會不得不先著手醫治這個病根。我診斷的結果,台灣人所患的病是知識的營養不良症,除非服下知識的營養品,是萬萬不能治療的。文化運動是對這病唯一的治療法,文化協會就是專門研究並施行治療機關。」)的形式,一方面在台灣從事民智啟蒙運動,一方面進行要求參政權運動,向日本國會請願爭取設置台灣議會。
  當時台灣知識份子的抗日民族運動,可分為兩大派,一派以林獻堂為首(林獻堂出身台灣第二大地主霧峰林家,為了向殖民政府爭取平等受教育的權利,1914年發起創立台中中學運動,由霧峰林家,板橋林家,辜顯榮等二百多位台灣士紳捐資二十四萬八千多圓,創立第一所專收台人子弟的中學。一次大戰後,民族主義蓬勃,1920年赴日結合台灣留日青年組成「新民會」,並擔任會長,展開歷時十四年共計十六次的台灣議會請願運動,直到「皇民化運動」時被打壓沉寂。「新民會」後來也發行「台灣民報」,做為代表台灣人民的言論與啟蒙機關。一九三七年台灣民報發行五週年時,己突破五萬份,與日系的最大報紙「台灣日新報」抗禮分庭。),走議會路線另一派以蔣渭水為首(有「台灣孫中山」之稱的蔣渭水不僅是位領導「倡民權、爭平等」的非武裝抗日運動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受歡迎的醫生以及成功的商人,經營春風得意樓。但卻非豪門子弟,年少時當過工友。二十一歲(一九0五年)考入台北醫學院),走社會運動路線

這所有的台灣人反殖民統治運動,並沒有能持續很久,隨著日本國內軍部的抬頭,政黨政治的時代結束,台人反抗運動最後都被打壓。隨著歐戰結束,日本的戰爭景氣劃下休止符,殖民地的製糖產量也漸呈停滯。另外日本國內的人口上升,漸使糧食供應不足。台灣開始被賦以向日本國內提供糧食的任務。從20年代起,在台灣推動「產米增殖計畫」。台灣就在甘蔗糖業和蓬萊米生產上,扮演日本「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農業殖民地的角色。米原來就是台灣主要農產品之一,清代時「所出之米,一年豐收,足供四、五年之用。」日本據台後,希望在台灣建立他們的「米倉」。不過台灣原產的米細長形,比較不黏,日本人吃不慣,他們稱這種米為「在來米」(本地米的意思)。因此如何在台灣培植適合日本人口味的稻米,一直是日本人努力追求的目標。1918年,石中農事試驗場場長終於研究出一種革命性栽培方式,將黏性較高的日本稻種,成功地在全台栽種。這種米後來被命名為「蓬萊米」,意即蓬萊仙島所產的米。1925年以後,台灣大量栽種稻米,為當時第二大輸出品,主要輸往日本。台灣景觀恢復南糖北米,香蕉是第三重要的輸出品。
   
為了推展農業,日本殖民政府也大興水利。自1920年起花了十一年時間,以及五千四百多萬日圓,興建亞洲最大水利灌溉工程—嘉南大圳。將曾文溪支流官佃溪穿過烏山頭隧道,並匯集濁水溪,在烏山頭引水攔成水壩,把它性質定位為公共設施,官民共營,就是今天俗稱的烏山頭水庫。光復後改為多目標灌溉,除供農田,還供嘉南地區飲用水及工業用水。目前水庫旁邊還豎有總工程師八田與一腳穿膠套靴,蹲伏於堤上,作沉思工作進度狀的紀念雕像。同時,殖民政府根據水利在生產上的重要性,打破台灣民間向來擁私自重的想法,推行水利權的公有化政策,把清朝以來墾殖大戶所興辦的水利灌溉,全部改為公共擁有。例如施家圳就不再屬施姓,而為大眾都可引用,派辜顯榮擔任圳長,每年給施姓子弟「祭祀費」作為補償,這個做法延用至今。1934年,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建成,可發電十萬千瓦。然而台灣北部卻缺乏水利灌溉,以致農村經濟窘困。桃園、中壢一帶雖有1928年的桃園大圳,但農田旱象,一直到光復後1960年,石門水庫興築完成才完全解除困境。
    1937
年中國抗日戰爭開始,1939年歐戰爆發,二次世界大戰全面展開。日本對台政策再次改變。「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成了戰時日本殖民台灣的三大政策,為了配合南進政策,在很短的時間內,台灣重點式地發展鋼鐵、化學、製紙、金屬等軍需工業。而殖民政府耗資六千多萬日圓,在1934年完成日月潭水力發電廠,使台灣西部有足夠的電力可以供應這高速成長的工業化。19001925年間,台灣單一發展糖業,到發展農工複合產業兼植水稻(19251936),所以所謂工業設施,其實只有糖業加工。然而戰爭為台灣帶來金屬、機械、化學、橡膠產業(製軍用輪胎)與工業,另外也擴充紡織、木材、印刷設施。金屬工業最能說明日本人的急切。為了戰事所需,日本人全力來台挖金礦,以充實軍事支出,一改過去並非特別重視台灣礦業的態度。日本在瑞芳裝上現代化採金設備,到花蓮、九份、金瓜石、把黃金產量抽到空前絕後的最高潮。在中國獨力對抗日本的四年間,日本光是向台陽金礦基隆顏家與三井合資)收購的黃金即達七十公噸。日本礦業公司(台金公司前身)被升格為「國策企業」。
   
由於日本打算利用高雄港為南向南洋,北向東京的戰爭聯絡點,於是大力規劃高雄,建築重工業設施,煉油廠(產量為當時全中國大陸的一半)、海軍基地,企劃道路又寬又直。目前高雄寬直的馬路,工業集中過密,都說明了當年戰備遺留的影子。以下數字可說明「急速發展」的情況。在糖業巔峰期(1924年),台灣工業生產總額為兩億日圓,到大戰爆發前夕(1936年)已衝到三億日圓,十二年年間成長50﹪,自1936年到1942年的六年間,工業生產量倍增為七億日圓。大戰期間,台灣經濟結構,工業已佔47,中日兩國開戰,殖民者擔心台灣人民的立場,小林總督開始進行急速高壓的「皇民化運動」,強迫台灣人做日本國民,向天皇效忠,嚴禁講台語,抓到不說日語的就佩掛慚愧羞恥的牌子(台灣人稱為狗牌)。廢除台灣服,砍燒人民家中的祖先牌位與神佛像,強制大家穿和服到神社參拜,祈禱日本「武運長久」。
  李天祿的布袋戲團,被迫演「皇民劇」,木偶穿上日本和服,講日本話,配樂則用唱片放西樂,木偶拿著武士刀在台上砍來砍去。巡查天天坐在戲場裡監看。皇民奉公會還強迫將台灣所有的戲劇,納入編制,禁一切帶有中國文化色彩的戲劇藝術。1941年日本突襲美國珍珠港,美國參戰,從此太平洋戰事劇烈,殖民政府甚至要求台灣人改日本姓名,初始只有160人改,後來由於改姓名的家庭,無論在吃穿的物資配給,就學就業,都明顯優厚,所以到大戰結束,改姓人數增加至二萬人。1942九月三日,呂赫若、呂泉生成立「厚生演劇研究會」,公演「閹雞」、「高砂館」、「地熱」、「從山上遙瞰街市的燈火」四齣日語劇。大稻埕的永樂座空前爆滿,由於「閹雞」從布景、道具、服飾、音樂,都帶有濃厚漢民族風格,最為轟動。尤其當時才二十多歲的呂泉生的閩南音樂,以南管小調「百家春」和台灣民謠「涼傘曲」、「採茶歌」、「六月田水」、「一隻鳥仔哮啾啾」、「丟丟銅仔」配合劇情發展。首演當晚,觀眾如醉如癡,隨音樂的節拍手舞足蹈,戲演到一半,忽然停電,戲劇被迫停演,反而激動了現場觀眾,反覆唱那些過去被日本改府禁唱的台灣民謠,光是「丟丟銅仔」就唱了四、五遍。有些熱情的觀眾還跑出去買手電筒,站在舞台兩側,以手電筒代替舞台燈光,要求繼續演出。「閹雞」就在手電筒的照射下演完。第二天,殖民政府的「台灣演劇協會」果然也下令禁唱這些台灣民謠。大為憤怒的殖民當局下令停演這些劇目。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216827

 回應文章

可歎
文抄公無恥
2010/01/29 04:48
整篇抄襲天下雜誌所出〔發現台灣〕一書,既不曾徵求許可,也不註明出處,真乃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