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10 09:18:39瀏覽853|回應0|推薦0 | |
您聽過台灣拓殖株式會社這個公司嗎? 在二次大戰終戰前,台拓、台銀、台電是台灣最重要三個國策公司,它們遂行日本帝國主義的國家政策,是殖民經濟中心。戰後,三個公司皆被清算整理,台銀及台電被重整為戰後体制。然而台灣拓殖則像蒸氣一樣消失不見了,由於沒有形成戰後的台灣拓殖,台拓之被遺忘似乎是自然的。到底台拓的本來面目是怎樣呢? 東京集會創造台拓—- 1936年11月15日上午,一群有力者在東京市明治生命保險大樓集結,包括兒玉秀雄伯爵、台灣總督府總務長官平塚廣義及三菱理事加藤恭平。他們總結一年來的準備工作,創造台灣第三個國策會社—台灣拓殖株式會社,在往後10年間,台拓從數十員工,爆炸性成為有上千分支單位的龐大公司,散布在戰時日本帝國佔領區內,其一活動領域從孟加拉灣的安達曼島到菲律賓,北從香港南到印尼的爪哇。 台拓經營的事業種類繁多,最初幾年,集中經營台灣的事業,大部份眾農業與土地開發有關。台拓是一個超級地主,它的資本有半數以上來自總督府公有土地的地租。台拓從事野心的工作,在台南海岸線改良新生地,稱干拓事業,以及全島公有土地的開墾事業。在農業方面,它栽培各種重要的戰略性農作物,像棉花、苧蔴、奎寧。纖維收獲量對日本特別重要,日本從印度及菲律賓進口原料,這些原料來源受到日本與英美貿易摩擦之威脅,隨時有中斷可能,逼得台拓甚至想從香蕉樹抽取纖維。戰爭期間,台拓接管總督府營林所在阿里山、太平山、八仙山的林業經營權。台拓有龐大的分支機關從事許多事業、最重要事業是在台灣生產丁烷,用發酵生產酒精,這種產品在戰爭中很有價值,它可以代替燃料。生產丁烷的廠房在嘉義,戰後成為石油公司的一部份,有一段時間它的發酵技術聞名於世,目前生產機能已經改變,工廠仍在運轉中。 台拓事業的膨脹—太平洋戰爭開始後,台拓前進至東南亞及南支那。它在海外的事業像在島內一樣多樣化,在中南半島開採鐵礦及鎢礦,在泰國種植棉花,在支那所佔領沿海城市像汕頭、廣州經營水道、電力等公共事業,在荷屬印尼養育牲畜。台拓在海南島的投資特別多,它對日軍提供從交通至食物的物質與服務,小至冰塊與磚塊都包括在內。台拓在海外的活動,提供了公司內台灣人的工作機會,其數量隨著台拓擴充而增加。台拓的膨脹是快速的,但卻是不健全的。它在台灣及海外的事業,可能大部份是虧損的或澈底失敗,其原因是年青的公司回對許多技術瓶頸,又缺乏時間、人力及財務資源來解決困境,但最主要原因是日本輸了這場戰爭,達不到當「戰爭經濟」的目標。台拓與日本軍部關係是與魔鬼打交道,軍方從台拓買入大量物質是其膨脹的重要力量。在企業決策中,軍方的命令往住犧牲合理的利潤。最後,隨著軍隊的毀減,台拓也在戰後面臨清算關門的命運。 美軍佔領日本後的第一個動作是指定參與日本帝國主義的公司及組織為「關門機關」。在此名單上台拓名列第20,且是第一梯次被關閉的公司。台拓成立資本額是三千萬日圓,戰爭結束時它的資產多到難以估計。在1945年3月底的帳面價值是1億6千萬日元,次年初則是1億5百萬日圓。從帳面實在看不出它爆炸般的成長,但它在東南亞據點之多,可反映它的成長。在台灣,台拓的清算由日產處理委員會辦理,它是台灣接收委員會之一。公司與其分支機關被納入像石油公司及農林公司等公營事業內。在日本,被遺返的台拓員工組成台拓社友會定期聚會。但由於台灣的特殊歷史情境,這些員工雖然戰後繼續一起在林務局或丁烷工廠工作,他們之間少有連繫。在戰前台拓員工是受尊敬的技術者。日本投降後,留下台灣員工束手無策的在海外,面臨非常險惡的情境。 台拓模式的衝擊—台拓沒有重組成戰後公司的主要理由,是它與日本軍國主義的聯合,帶有濃厚軍部色彩使它不能超生。而且它沒有像台灣電力與台灣銀行是組成台灣經濟基礎的成員,雖然台電與台銀也主動支持日本軍方,也有南支那及東南亞等佔領區建立分支機構。在解體半世紀後,仍有許多人關心台電、台銀二公司,但在台灣與日本只有極少數人曾聽過台灣拓殖株式會社這公司的名字。有人可能要問為何要研究這家公司?它與日本軍部聯手充當幫兇,在亞洲國家遂行剝削資源的工作。雖然在台灣僅留下一些痕跡,如台拓地,它代表日本殖民主義在台灣的基本路徑。日本人宣稱他們殖民統治台灣是成功的,因為這種路徑促進經濟成長。經濟發展與國土膨脹是互補而非互相矛盾的;發展合理化了膨脹,而膨脹提供了新的國界及新資源來實踐發展。台拓的領導者相信,他們能將台灣經驗與日本資本帶到東南亞以開發此區域豐富的天然資源。雖然以戰爭經濟為手段因而導致失敗,但是今日台灣與東南亞的經濟關係暗示這路徑不是完全不符實際的。台拓的活動雖是短的經歷,但是經濟發展與政治統治間的關係是具体的,它對台灣與東南亞經貿關係,正持續衝擊著二十世紀的台灣。 多年前,在台灣大學研究生圖書館找資料,發現有人借過「台灣電力」資料,透過館員曾小姐之協助,見到哈佛大學日本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安翔先生(Dr. Adam Schneider),原本以為他研究「台灣電力」,才把我收集資料交給他研究,知道他研究「台灣拓殖」而交換研究心得。由於他的協助,素人才敢去日本各大圖書館收集散失的資料,完成拙作。他所研究的對象是留有最龐大資料的奇特公司,值得我們去體會這公司的生命史。本文有關台拓的內容是由他寫成英文,我翻譯再加以部份改寫而成。本文原曾發表在《源雜誌》,今取出再補上寫真,供朋友在網路上容易檢索閱讀。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