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0/01 10:07:21瀏覽537|回應0|推薦0 | |
福建東南沿海的泉州府地區多花崗岩丘陵,可耕平地稀少,自古 屬農業文明的邊陲地區。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泉州逐漸開發,特別 是在中原戰亂紛爭之際,士族大批南遷,更帶來了生產技術和中原文化 。唐代之時,港闊水深的泉州港便和廣州、揚州、交州並稱中國南 方四大港;在宋、元之際,泉州港海外交通更是盛況空前,一躍而為 中國的第一大港,也是海上絲路的起點,連義大利人馬可波羅亦稱它 為「世界最大的貿易港」,與埃及亞歷山大港齊名。然而明代初年, 由於東南沿海倭寇、海盜為患,明太祖一方面為維持治安,一方面想抑止元代的重商政策、恢復為傳統重農政策,實施了「片板不准下海 」的海禁。就在明、清兩代屢屢實施的海禁,對泉人是一大打擊,加 以明代的泉州港逐漸淤淺、沒落,世界第一港的風光局面已不復見。泉州港的沒落使泉州人轉趨於土地墾殖和手工藝發展,面對的仍是地 理上可耕地不足的窘境,使得泉州人的眼睛又轉向海洋了。 早期移民海來臺的話,面臨的是交通工具、風向和洋流的問題,在航海技術尚未改進之前,能夠冒險橫渡俗稱「黑水溝」及洋流來臺 者是少之又少。直至十七世紀後,歐洲海權向東方擴張的局勢波及臺 灣,操縱了泉州移民赴臺的機運。從宋、元以降,歷來都有漁民、商人、移民泛海來到澎湖、臺灣,但都是零星個別的行動,直到鄭芝龍 發起「三金一牛」招募開墾人員,才是破天荒第一次有組織、有計畫 的向臺灣移民。之後,清廷為禁絕沿海居民對鄭成功的支援,實施暴虐的「遷界令」,一時泉州大量依漁鹽維生的居民陷入顛沛流離的窘 境,幾成廢墟,大群無家可歸的人民除部分遷往內地外,部分則冒險 強渡臺灣海峽,參加鄭成功開發臺灣的行列,這是第二次的移民熱潮。第三波也是人數最大的熱潮在乾隆四十九年間,清政府開泉州蚶江 港與臺灣鹿港對渡,五十七年又開放蚶江及福州五虎門與淡水河口的 八里坌對渡,一時泉州人移民臺灣群趨若鶩。 一般來說,泉籍移民基本分佈於西南沿海地區的城市和農村,居 住於濱海及港口要地。泉州府的三邑、同安人原本長於經商,因此從事工商業的人數相當多,清代臺灣的商業中心,包括「一府、二鹿、 三艋舺」以及淡水、大稻埕等,多為三邑、同安人所開闢,在移民熱潮的清代,由貿易商組成的集團--郊,在大陸、臺灣間以貨船互通 物資,形成輝煌一時的貿易活動,當時的行郊即大部分由三邑人組成 ,著實控制了臺灣的經濟命脈。由於泉州府內的安溪原鄉地區多山,稍晚才來的安溪人長於墾山、種茶,抵臺後對北部丘陵地的開發和種 植茶葉,都有很大的貢獻。 此外,就移民的成分來說,最值得注意的是知識分子,大量知識 分子來臺,反映了自清初即開始執行的一項政策。由於臺灣開闢未久 ,應考的人不多,康熙曾給臺灣地區予以錄取的「保障名額」,自然 吸引不少閩粵士族前往臺灣,以便用臺灣住民的身份參加科考,謀取 進階之途。泉州知識分子隨移民熱潮赴臺灣,除為謀取科舉進階之道外,也在臺擔任塾師、做學官,對臺灣的教育事業推展、文化知識傳 播,都發揮了莫大的作用。 泉州移民靠著對家鄉神祇的信仰,開創了在臺灣的根基,迄今臺灣的泉州人仍不忘本,對待與家鄉同名、同神的寺廟,依然祭以鼎盛 的香火,包括今日萬華龍山寺、三峽清水祖師廟、迪化街的霞海城隍 廟、臺南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法主公、廣澤尊王等,都是前人從原鄉請來的神祇……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