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9/24 13:36:58瀏覽287|回應0|推薦2 | |
作者:故事 2015-08-04 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在日本山口縣下關港一間名為「春帆樓」的料亭內,代表清帝國的全權大臣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此簽訂了「馬關條約」(日本和西方稱為「下關條約」)。這是改變臺灣命運的一天。 根據該條約之第二條:臺灣全島與附屬島嶼,以及澎湖群島割讓給日本。那一刻,開啟了臺灣成為日本帝國殖民地的五十年歷史。馬關條約的簽訂,要追溯回一八九四年。那一年,朝鮮爆發了「東學黨之亂」。清帝國作為朝鮮的宗主國,準備出兵平亂,只是日本亦同時出兵,導致雙方開戰,也就是中日甲午戰爭。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在陸軍與海軍方面皆進行全面性的改革,清軍在朝鮮的牙山、平壤一帶潰不成軍,甚至連原本寄予厚望的北洋艦隊,也在黃海被日本海軍殲滅。甲午一戰,無異宣告了日本取代中國,成為東亞的新龍頭。為何日本想要臺灣與澎湖群島?從海洋的戰略地位來看,臺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也是為何海權國家西班牙、荷蘭想要佔領臺灣的原因。而從日本的角度而言,擁有臺澎,等於控制了通往南洋地區的要道。相形之下,在控制著亞洲內陸的清帝國眼中,臺灣只是一個位於邊陲的小島,無足輕重,這也是為什麼,清國對於臺灣大半時間只採取了消極的治理手段。 住民的選擇 馬關條約除了割讓臺灣、澎湖與附屬島嶼之外,另外一條影響臺灣歷史深遠的內容,就是所謂的「住民去就決定日」。就是說,自一八九五年五月八日起至一八九七年五月八日為止,這兩年內,臺灣人可決定要留在臺灣,還是遷往他處(主要為中國)。選擇遷往他處者,可變賣所有產業退去。那麼,有多少人選擇離開臺灣呢?根據統計,當時選擇離開臺灣的約有六千人,只佔臺灣人口的百分之0.25,他們大部份是在海峽對岸有財產的士紳階級。「住民去就決定日」,讓臺灣人可選擇離開或留下。無論是不想走或走不了,在一八九七年五月八日之後,留下來的臺灣人,就被認為是同意接受日本的殖民統治。當然,事情沒那麼簡單。 乙未戰爭 一八九五年五月底,馬關條約簽訂後不久,日本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軍,在基隆東北角的澳底登陸,準備進行接收臺灣的工作。北白川宮能久親王(1847-1895),日本皇族,任中將近衛師團長,1895年攻臺時身亡。答案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臺灣民主國」成立了,準備要反抗日軍的接收。 只是,被臺灣官民推舉為「臺灣民主國」大總統、前臺灣巡撫唐景崧,聽到日軍抵達的消息,喬裝逃跑到廈門。接著,擔任副總統的丘逢甲又說:「此地非我葬身之地也,須變計早去,父母在世,應求自己平安。」也就跟著逃之夭夭。 原本應該保家衛國的清軍,官兵變強盜,竟對民眾大肆劫掠,造成臺北城大亂。當時臺北的士紳拜託洋商向駐紮於基隆的日軍投降。六月十四日,日軍進入臺北城,混亂的場面總算控制住。日軍控制臺北以後,一路南攻,在桃竹苗地區遭遇姜紹祖、吳湯興、徐驤等人率領的客籍民兵,以游擊戰方式的攻擊。但客軍缺乏組織,最後皆遭到日軍壓制。 日軍繼續往南攻,在彰化受到嚴厲的抵抗,也就是著名的「八卦山戰役」,日軍越往南進、戰事越顯激烈,於是能久親王之弟貞愛親王與名將乃木希典分別率軍,從布袋和枋寮登陸。在斗六、嘉義、臺南等地,與當地民兵展開激烈的搏鬥。 臺灣民主國主將劉永福後被擁為第二任大總統,遷都臺南。為籌措經費曾發行銀票與郵票。一八九五年十月,在臺南竹篙山一帶,由武秀才林崑崗率領的民兵,與日軍激戰數日後戰敗,隨後日軍血洗蕭壟作為報復。此時,「臺灣民主國」第二任大總統劉永福眼見大勢已去,透過洋商傳話給能久親王,他說:「欲想抗戰唯有臺灣人耳。」表達自己無意為臺灣而死,隨後在英國人的協助下渡海回到中國。 至此,「臺灣民主國」瓦解,樺山總督在十一月初宣告全島平定,但是在臺灣最南端的六堆,客家民兵仍頑強地抵抗。在十一月底,日軍攻破六堆的客家軍大本營、焚毀村莊,這場稱為「火燒莊之役」的戰役,象徵著日本帝國對臺灣的殖民正式開始。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