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9/24 13:29:03瀏覽673|回應0|推薦0 | |
作者:故事 2015-08-03 一八五七年,如果你還記得課本說的,英法聯軍迫使清帝國簽訂《天津條約》。因為這一個條約,一八六○年臺灣的雞籠、滬尾、安平、打狗等港口,作為對外國的通商口岸,重新開放。 在這之前的一百多年內,清帝國統治下的臺灣扮演著對渡口岸的角色,多數的貿易都侷限在東亞沿海地帶,較為封閉。因為這一次重啟港口通商,不只是臺灣的貿易因而有了新的面貌,臺灣的社會與經濟也隨之出現了劇烈變化。 開港前後的比較 貿易一直是臺灣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如果以這次「開港通商」為分水嶺,在此之前臺灣主要經濟以貿易與農業為主,對口貿易地區為清國。清中葉之前,臺灣主要輸出米、鹿皮以及白糖為主,對清帝國而言,輸出米糧是臺灣最重要的價值之一。 開港之後,通商口岸附近開始設置洋行,許多仕紳或地方豪強趁勢崛起,其影響力直至今日依然存在。此時,因臺灣的地形、土質、氣候以及在英國商人從福建引進茶作等人為操縱的關係,「茶、糖、樟腦」便成為清代臺灣末期主要的經濟作物。一八六八年到一八九五年間,此三種商品出口總值,就占同期臺灣出口總值的百分之九十四。 其中,又以茶葉為最大宗。一八五六年,福建茶種引進臺灣後,臺灣茶業的產值便逐漸龐大,在價格與品質上也可與福建一別苗頭,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其中最大輸出國為美國,其次為英國以及南洋地區。 茶葉的種植、生產帶動了北臺灣的經濟發展,臺灣政治中心逐漸北移,加上北臺灣山區亦多為另一項重要作物──樟腦的生產地,因此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清政府對於山區原住民的管控更加緊縮,過去教科書上所說的「開山撫番」,便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產生的制度,原住民也因此受到壓迫,進而出現了大規模的遷徙。 至於臺灣樟腦,則是因為「賽璐珞」的發明而受到重視,在塑膠發明以前,賽璐珞是最早的可塑樹脂。一八九○年之前,生產天然樟腦的臺灣與日本相互競爭。但是因臺灣樟樹生長地區多為深山,開採樟腦風險也相對較高,加上當時臺灣的技術不及日本,品質不穩,因此這段期間日本在樟腦業上仍居上風。 話雖如此,臺灣的樟腦資源仍因全球需求量大增,衍生出臺灣樟腦業被英國人壟斷的情形,促使清政府想將販賣權收歸國有,導致英國商人和清廷官兵發生衝突。一八六八年,駐香港的英軍派艦攻打安平,揚言要攻下臺灣,這場衝突被稱為『樟腦戰爭』。最後在臺灣仕紳的斡旋下暫時熄火,英清雙方簽訂了《樟腦條約》,臺灣的樟腦業也由英國所壟斷。 一八九○年後,因日本樟樹被砍伐殆盡,清政府的開山撫番促使業者可進入深山,加以技術精進,臺灣成為樟腦的主要出產地,直到日治時期依然如此。可是樟腦業的蓬勃,帶來了臺灣山林無可彌補的浩劫,也使原先在山林中生活的原住民受到干擾。樟腦業的興衰,顯示不管是英國、中國或日本,都只在乎他們自身的利益,臺灣的人、土地或者山林,並非他們關注的焦點。 而臺灣的糖業,最早可追溯到荷西時期。在整個清朝統治時期,糖也都是臺灣主要出口品之一,開港通商前主要銷往中國以及日本,開港之後更銷往澳洲、西歐、美洲等地。一八六○年到一八九五年間,臺灣糖業出口分為兩個部分:白糖與紅糖,白糖主要銷往中國華北地區,少部分銷往日本。紅糖的部分則遍及中國、日本與歐美各國,成為食用、精製成白糖或是製成糖果的原料。直至日治時期,臺灣糖業依然是臺灣的經濟命脈之一。 經濟作物帶來的影響 茶、糖、樟腦改變了臺灣的社會經濟架構,除前面所言買辦、仕紳的崛起,更因為這些經濟作物多在沿山地區或是山區,而這些地方多為粵民或漳籍人士居住,因此改變了雙方的身分地位,並縮短閩粵、漳泉之間的差異與隔閡。茶、糖、樟腦的生產提供了許多的就業機會,此時清政府在臺的稅收主要來自出口貿易,而非以往的各類田租,清廷遂命沈葆楨、劉銘傳等官員,以臺灣為實驗「新政」的白老鼠,做了一些現代化的基礎建設,只是成效有限。 此一時期,臺灣雖然提昇了國際能見度,卻沒有太多的影響力,寶貴的山林與源源不斷的物產,不過是世界列強在貿易戰爭上的資本。自顧不暇的清帝國實行的新政只是皮毛,於甲午戰爭中被日本徹底打敗,臺灣再次被轉手讓人。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