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兩岸政策 要主體要開放----童振源
2009/06/11 00:11:09瀏覽472|回應0|推薦0

 

中國時報  2009-06-03

    最近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國台辦主任王毅在會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時都強調,兩岸的互信基礎是「反對台獨」。然而,根據過去一年陸委會與研考會的民調,台灣認同與台獨的支持比例並未下降,反而是中國認同與統一的支持比例呈現下降趨勢。這顯示中國的「反對台獨」與「以通促統」政策是失敗的。

    陸委會的民調顯示,廣泛支持台獨的比例從去年三月馬總統就職前的23.1%增加到十月的27.3%,略微下降到今年四月的21.8%;若扣除未表態的部分,相對比例分別為23.4%、28.2%、23.5%。相對的,廣泛支持統一的比例卻從去年三月的12.2%下降到十月的6.2%,略回升到今年四月的8.8%;若扣除未表態的部份,相對比例分別為12.3%、6.5%、9.5%。 

    研考會的五月初民調顯示,過去三年的台灣人認同比重分別為六成三、六成七、六成五;中國人認同的比重在前年為一成五四,去年降為一成三六,今年再降為一成一五。這顯示,即使馬總統表示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兩岸人民是戶籍不同而不是國籍不同,兩岸經濟與社會交流快速擴大,台灣人認同已是主流民意,中國人認同的比例持續下降。 

    隨著台灣認同的高漲,在進行兩岸經濟開放協商時,絕大多數台灣人民要求馬政府要善盡維護台灣主權與主體性的職責。《財訊》四月初民調顯示,高達65.7%民眾明確表示,不願意為了經濟利益而在政治及主權上對中國讓步,只有19.7%表示可以讓步。 

    然而,儘管有將近四成民眾質疑馬政府未善盡維護台灣主權與主體性的職責,仍有高達六成以上的民眾支持兩岸經濟開放與制度化的協商。陸委會在四月底民調顯示,66.7%表示江陳會三項協議對台灣經濟發展有好的影響,23.7%表示有負面影響。海基會在五月中公布的民調顯示,對過去一年兩岸達成的九項協議,60.9%表示滿意,28.2%表示不滿意。 

    上述的民調結果清楚呈現,台灣要走的路線是維護台灣的主權與主體性,同時採取兩岸開放與交流的政策。如何適度平衡這兩項目標並不容易,必須兼顧國內共識中國壓力。當陳菊市長當著中國官員面前,既推銷高雄世運會,又表示「中央政府馬英九總統」,便受到國內朝野一致好評。相對的,馬總統願意被陳雲林稱呼為「先生」,吳伯雄主席在胡錦濤面前的「島內說」,便是屈服中國的壓力,引發不少質疑聲音。 

    因此,國內兩大黨都應該向「主體開放」立場靠攏,要捍衛台灣的主權與主體性,同時務實推動兩岸社會交流與經濟開放。馬政府在推動兩岸交流與開放時,不應該向中國委曲求全而犧牲台灣的主權與主體性;民進黨在控訴馬政府傾中時,也應該提出務實的兩岸交流與開放主張。這才是台灣民意的最大共識,也是化解朝野衝突的最佳方式。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03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