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13 01:07:59瀏覽577|回應0|推薦1 | |
今年上半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百分之十一點五。這是自一九九四年以來最快的增長。與此同時,上半年的消費價格指數已經達到了百分之四點四,超出了公認的百分之三的警戒線﹔不僅如此,消費價格指數增長也在過去的六個月裡逐月加速。這一態勢說明,近年來中國政府一系列旨在降低增長速度的宏觀調控的努力並未收到明顯的成效。雖然中國政府尚未公開承認,但是經濟過熱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否認的現實。 在中國經濟出現總體過熱的同時,中國經濟的結構則在繼續惡化。從三項產業的增長比例看,第一產業的增長大大低於總體經濟的增長速度是在人們的預料之中,也是所有發展中國家在實現工業化過程中的一個共同現象。但是,作為一個人均收入已經超過兩千美元的國家,人們期待的第三產業的相對高速增長在中國並未出現。也就是說,加工製造業仍然在中國的經濟增長中扮演主角的地位,服務業比重偏低的扭曲結構仍在惡化。 從工業的內部結構看,今年上半年的工業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增長的推動實現的。其中,鋼鐵、有色、建材、電力、石油加工及煉焦、化工等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高出整個工業增長速度一點六個百分點,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高達三分之一左右。而他們的利潤則佔到全部工業利潤的百分之六十以上﹔這些行業的出口增長速度也大大高於其他工業行業的增長。這表明,中國的工業增長和出口擴大繼續在以犧牲環境、資源和人民的健康為代價。 從投資和消費的關係看,中國經濟增長對投資增長的依賴仍然十分明顯。上半年中國投資的增長速度高達百分之二十五點九,這個速度高於消費增長十點五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中國普通的民眾並沒有通過相應地提高消費來合理地分享經濟增長的福祉,中國的經濟仍然在為了增長而增長的怪圈中盤旋。依靠投資來實現的增長,對中國本來已經緊張的自然資源和被嚴重污染的環境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將對中國的下一代人民的福利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害。幾乎沒有人認為這種增長模式能夠長期持續下去。 至少有三個原因形成了今天這種經濟過熱和結構惡化共生的局面。首先[1]是中國政府遲遲不願意果斷地採取有效的控制經濟過熱的政策。自去年以來,雖然中國政府在提高利率和提高銀行準備金率等方面陸續採取了一些政策,但是這些政策的力度太小,僅從利率來看,居民的存款利率實際上長期低於通貨膨脹率,這實際上是在鼓勵投資者對存款者進行剝奪,當然無法降低居高不下的投資衝動。事實上,從這種低成本的投資中得到最大好處的是各級政府和政府控制的國有壟斷企業。事實上,近年來國有企業利潤的大幅度上升並非源於改善經營、提高效率,而完全在於他們具有優先使用低成本資金的權利。 [2]除了資金成本低廉之外,中國政府人為地壓低其他生產要素的價格也是造成經濟過熱和結構惡化的重要原因。中國的能源、原材料價格並沒有反映出其真正的成本,尤其是沒有反映環境污染的成本。經濟學家們將這種現象稱為成本的外在化。作為結果,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將其對環境破壞的成本轉嫁到普通民眾和下一代公民身上﹔作為投資者的各級政府和與官員關係密切的商人們卻從中得到了高額利潤。這種不公平的現象當然會進一步鼓勵了資金向這些行業的流入。 [3]中國的兩極分化的分配政策也是經濟結構扭曲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自九十年代以來,中國社會貧富之間、城鄉之間、東西部之間的收入差距有增無減。用於衡量收入差別的基尼指數不僅高於所有發達國家,也高於印度、巴西等大的發展中國家。這樣,一方面是人數眾多的普通民眾缺乏消費能力﹔另一方面則是財富向少數人集中。這就自然形成了投資強勁、消費疲軟的強烈對比。這正是中國不得不依賴投資實現經濟增長的重要原因。 [作者為劍橋大學中國經濟問題專家] 參考文章: 1.经济危机正在逼近中国(1)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503004 2.经济危机正在逼近中国(2)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503129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