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12/24 08:06:35瀏覽407|回應0|推薦0 | |
2019年8月12日 經濟真的停滯會發生什麼? 如果看過去40年的經濟增長曲線,幾乎難以找到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不僅增長率從未為負,還在絶大部分年份保持在高位。這意味著中國當代人幾乎沒有經歷過經濟停滯,更遑論衰退。 在經濟學家看來,如果停滯,最直接的後果是民眾的不滿。 中國的一個前車之鑒就是日本。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學者歐緯倫博士(William Overholt)認為,日本爆發系統性金融風險後,利益集團回來重掌大局,幾乎掌控政府,競爭削弱,創新受阻,經濟增長停滯。對於中國而言,甚至更糟,如果中國經濟停滯,人均GDP遠遠低於日本,中國人不會滿足,集聚的不滿會變為政治上的巨大壓力。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經濟學家劉遵義表示,現在的中國人還把1978年的經濟當做基凖線,那麼幾乎所有人的生活都變好了,沒有人想回去。但再過幾年,事情會變化,大家的基凖線可能是2000年,或者2010年。那肯定會有人感覺被拋下,會不滿。在美國選上特朗普的人,就是被拋下的,他們的收入在過去十幾年幾乎沒有增長。在英國投票脫歐的人,也是經濟全球化過程被拋下的。 在中國,劉遵義所描述的「被拋下的人」正在顯現。獲得過普利策獎的記者張彥(Ian Johnson)向BBC表示,現在中國的社會氛圍越來越緊張,雖然以前也是不均衡增長,但至少各個方面都在大幅增長,所以人們沒有過多抱怨,因為至少日子越來越好過,或者孩子未來的生活會更好。但現在房價越來越高,就業也出現問題,很多人不像以前那麼確定了,這對於政府來說很頭痛。 中國經濟停滯,輸家不僅是中國。在過去的10年裏,中國的經濟增長幾乎支撐了世界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是全球增長的主要引擎。如果引擎出了問題,就是全局的問題。 雷小山表示,十年前,美國大概是全球150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中國只是50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去年,這個數字顛倒過來,如果中國經濟疲軟,那將對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埃塞俄比亞等非洲國家,甚至歐洲產生負面影響。 今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古澤滿宏警告稱,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幅度大於預期是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 對於外部,劉遵義認為應該施行「三個零政策」,以進一步開放經濟。「三個零政策」即零關稅、零壁壘和零補貼。「如果中國真能實現,那市場就真的能在資源分配中起決定性作用。在貿易戰的視角下,這也是正確的事情,貿易摩擦會很快解決。」 對於中國國內,雷小山認為,現在是中國重構經濟的黃金時期,因為特朗普完美地扮演了一個妖怪,讓中國可以把經濟放緩怪罪給他,習近平可以順勢實施急需但困難的改革,確保中國經濟能夠進入一條未來幾十年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不少經濟學家指出,中國首先要做的,是限制政府在分配資本過程中的作用。銀行和金融市場必須自由運作,使資產價格真實反映出來。如果資金可以流向最有生產力的領域,那麼對中國不公平貿易的指控將很難繼續,不斷增加的不良債務也將放緩。 但這個過程比上一輪改革要困難得多。劉遵義稱,1978年改革時,沒有輸家,改革是全體獲益,阻力小。但現在很難,因為不同利益集團的人有不同訴求。以香港類比,雖然都知道降低香港房價非常重要,但是這麼做肯定會傷害一些人的利益,甚至一些中產階級的利益。 「從長遠來看,中國的結構性改革幾乎肯定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利益,並且會打破中國經濟模式中那些僵化部分。」凱源資本董事總經理陸修泉(Brock Silvers)分析,但這些好處不是免費的。 他認為,從短期來看,中國要承受一些痛苦,經歷一段時間的創造性破壞,打破既有利益格局,才能有所進展。但中國政府以穩定優先,這就顯得沒有吸引力。不過根本性經濟規劃決策,需要有更寬廣的視角,充分考慮非經濟因素。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