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教的和平精神 …… 樓宇烈
2009/01/11 10:31:31瀏覽363|回應0|推薦0

實現人類的和睦相處,維護全球的長久安寧,是世界絕大多數人民的共同願望。自古至今,有多少仁人志士為此理想而奮鬥終身,甚至獻出生命。當前的世界形勢,雖然有不少積極的、趨向緩和的現象,但同時也必須看到,人類社會還存在著大量不穩定的因素,埋伏著各種嚴重的危機。因此,廣泛發動人民去爭取和維護世界和平,仍是當前全球仁人志士的迫切而光榮的任務。

在爭取世界和平、維護世界和平的事業中,宗教是有著重要作用的。宗教具有廣泛的影響,當今世界上信仰各種宗教的人占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如果全世界的宗教能團結起來爭取和平,必將對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所有的宗教中,佛教是最具有和平精神的宗教,這已為人們所共許。所以,傳播和發揚佛教的和平精神,對於淨化人類的心靈,制止和消除人類的暴力行為,求得個體心靈的和科和群體生存環境的和平,肯定是有積極意義的。在這篇短文中,我想就佛教的和平精神談幾點淺顯的體會,供各位大德參考。 

1. 

         佛教的慈悲精神

佛教被稱為慈悲的宗教,在其發展進程中,從「自度」到「度人」,以至發願有一眾生得不到超度誓不成佛,貫穿著一種偉大的慈悲精神。慈悲體現為一種同情和憐愛。按佛教經典本來的解釋,慈與悲是分別從兩個不同方面來體現佛教的同情和憐愛的,慈是給予快樂,悲是除去痛苦。如《大智度論》(Mahaprajna-Paramita Sastra)卷二十七中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佛教視世間與人生為無盡的苦難,佛陀以拯救眾生出此苦海為己任。所以,不少記述佛陀本生的經典中,在描寫佛陀佛世時的奇異中,於其自言「天上天下,惟我為尊」之後,或有言「此生利益一切人天」(《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或有言「三界皆苦,吾當安之」(《修行本起經》捲上)。總之,佛陀「感傷群生耽惑愛慾,沉流苦海,起慈悲心,欲拔濟之。」(《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由此可見,佛教慈悲的「拔苦與樂」中,拔苦更為根本。

佛教的慈悲精神,隨著大乘佛教的共起和發展,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揚,甚至認為是佛教的根本精神。如上引《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中就說:「慈悲是佛道之根本」。而《觀無量壽佛經》(Amitayur-dhyana Sutra)中也說:「佛心者,大慈悲是」。佛教的這種慈悲精神,不單是對於人間社會,它也遍及於一切有情之生命,乃至所有無情之草木土石。佛教為救助一有情而不懈努力,是佛教最為推崇的菩薩的利他行。這在一方面,表現為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甚至連頭目腦髓都可施捨與人;在另一方面則表現為戒殺和放生。我們在眾多的佛教戒律中可以看到,戒殺生總是放在第一條的位子上。佛教的戒殺生,不僅是指戒殺這一行為,同時也指不得持有殺生器具。如《梵綱經》卷下說:「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鉞斧鬥戰之具,及惡羅網殺生之器,一切不得畜。」這裡也包括不得製造殺人武器。當然,佛教的戒殺生是指沒有應殺理由的故殺,而對那些有害於社會人類的東西,則也還是主張應當殺除的。這種除害的殺生,同樣是佛教慈悲心的體現。佛教對於無情草木土石的慈悲,則體現為對於人類生環境的良好保護。這也正是當今世界和全人類面臨的嚴重的問題,是引起當今世界不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此可見,佛教以這種慈悲精神為出發點,致力於世界和平事業和社會福利事業,反對各種暴力和非人道的行為,對於佛教徒來說是理所當然的,義不容辭的。

佛教的兼容精神

佛教理論,特別是大乘中觀學派的理論,充滿著辯證的思維方法,而反對各種偏面、獨斷或絕對的理論和方法。因此,佛教往往在尖銳批評他所反對的理論的同時,注意吸取其中的合理因素,或通過分析比較給予其適當的地位,表現出一種寬厚的兼容精神。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佛教由印度傳播到亞洲各國,並先後在亞洲各國生根、開花、結果的歷史中得到深刻的現象。佛教在傳入這些國家後,雖然也與該國家的原有民族文化和宗教發生各種矛盾和衝突,但從未發生過用佛教去消滅和替代該國家的原有民族文化和宗教,而是不斷地使自己適應該國家民族的文化環境,與該國家的原有民族文化和宗教和平相處。

例如在中國,佛教傳入後與中國原有的儒家文化和民族宗教道教也發生過理論和教養方面嚴重鬥爭,但同時也積極吸收了儒家與道教的東西,使自己適應於中國的文化環境,不僅生存了下來,而且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以至成為中國文化有機體中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隋唐時代,佛教的影響遍及文化領域的各個方面,而與此同時也就開始形成了儒、佛、道並重兼容的格局。宋明清時代的佛教,在其內部則調和各宗派和學派,在外部則在保持自身根本教養的情況下進一步融合儒、道思想。佛教的兼容精神,在中國佛教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在世界歷史上,有相當一部分國家民族之間的暴力衝突是由文化或宗教的矛盾引起的。就是在當今世界,在一些令人不安的地區,宗教性的緊張也還在助長那裡的動盪局勢。應當說,這是與宗教的根本宗旨相違背的。佛教在其發展和傳播的歷史中則是以完全和平的方式推進的,它為世界各國家民族間的文化交流樹立了良好的榜樣。發揚佛教的這種寬厚兼容精神,對爭取和維護世界長久和平是有重要積極意義的。

佛教的淨化心靈

佛教認為,人類的苦難主要來源於自身的貪慾心、嗔怒心和愚癡心,即所謂「三毒」。同時,這「三毒」也是人類身、口、意等一切惡行的根源。按照佛教的說法,貪慾是對名聲、財物等己所愛好的東西沒有滿足的一種精神作用;嗔怒是對不合己意的有情生起憎恨,從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寧的一種精神作用;愚癡是指愚昧無知、不明事理的一種精神作用。這些精神作用的擴張,使得人們互相爭奪不已,仇恨不已,永遠不知解脫人類苦難的真正道路在那裡。佛教教尊人們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就是要人們通過戒定慧的自我修義,去除貪慾心、嗔怒心和愚癡心,淨化自己的心靈。而在具體實踐上,則是要人們以佈施去轉化貪慾心,以慈悲去轉化嗔怒心,以智慧去轉化愚癡心。

佛教淨化心靈的教義,在中國佛教中,特別是在中國禪宗的理論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民展。禪宗認為,佛與眾生的差別,僅在於一迷一悟,迷即眾生,悟即是佛。而所謂悟的根本內容,就是能「自淨其心」。他們認為,「三毒」是魔王,只有用佛教的正見去自己除掉三毒心,才難恢復清淨的本性,才是真佛。所以,在禪宗的根本經典《壇經》中,常常可以見到這樣的說法,如:「心但無不淨,西方去此不遠」,「但願自家修清淨,即是西方」等等。

產生人類社會的爭鬥、暴力、戰爭等,其原因是十分複雜的。因此,要消除人類社會的這些醜惡現象,也是須要從許多方面去努力才能奏效的。佛教從淨化心靈這一方面來促使人們各自擯棄私見私慾,以博大的胸懷,視人類為同胞兄妹,視萬物為與我一體,從而去共同維護人類及其生存環境的和諧。應當說,這對於爭取世界的持久和平也是具有深遠意義的。

 

21.  all  in 累壞了

22.  a  liquid  sky 晴空

23.  an  ego  trip 自我滿足

24.  an  off  day 倒楣的一天

25.  an  old  duffer  老糊塗

26.  As  mad  as  a  wet  hen  氣炸了

27.  at  loose  ends 賦閒

28.  backbone 主力

29.  back-seat-driver 撈叨鬼

30.  back  talk 頂嘴

1.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2555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