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筋膜是從頭到腳完整「活」組織 連結身心健康的橋梁(上) ---- 楊定一
2024/07/08 07:07:00瀏覽209|回應0|推薦0

2021-12-01.文 / 葉懿德整理.出處 / 康健雜誌

當筋膜還不為多數人所知時,楊定一博士從自身經歷中,發現了筋膜的重要性,從《真原醫》、《螺旋舞》到《結構調整》多本書,筋膜都是重要核心理念,可說是台灣談筋膜概念的先行者。楊定一接受《康健》專訪,解密筋膜和身心健康的關係。

Q1:當初怎麼意識到筋膜科學的重要?

A:筋膜科學起初被當作一種另類醫學,只有少數專家在談,現在才成為一門正式的學問。 會關注這個主題,當然離不開個人的經驗。我在巴西長大,從小喜歡足球和柔道,玩足球的時間比讀書更多,很快在柔道和足球都有了一點成績。可惜12歲不到,膝蓋受傷發炎積水,不到13歲又發生腰椎滑脫。這方面的投入只好中斷。 那個年代最多只有紅外線、熱敷、消炎藥再加上一些簡單的動作練習,否則就是動手術。我很希望短期調整過來,本能地發現一些原理,可以說是自己為自己復健。最後雖然沒辦法恢復到最好的狀態,但至少修正了結構的問題,接下來幾十年不再有症狀。 後來也發現,受了傷不光受傷的部位會痛,還會影響別的部位。這種會轉移的疼痛,西醫很難查出原因,但從筋膜科學則相當容易理解,甚至從筋膜的形態可以找出解答的方法。

筋膜受傷、結疤讓身體受限 要透過反方向螺旋運動解開來

Q2:掌握筋膜觀念後,對你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A:當時不像現在,有這麼多專家整理出各式各樣的理論。我和大家分享的觀念與理解都是由親身的體會而來,其中最重要的是:筋膜本身是一個整體。我在紐約當醫師時,有一次在河邊跑步,突然體會到身體的筋膜是唯一一個把我們從頭到腳連起來的結締組織。筋膜是由纖維母細胞和它分泌的蛋白質構成,是薄而有彈性和韌性的組織。我們全身都有纖維母細胞,細胞和細胞會融合。這種多個細胞融合成一個整體的現象,並不是多新奇的發現。心臟也是由單一種細胞融合起來,而讓整顆心臟可以用同一個步調來跳動。身體每一條肌肉都被肌筋膜包覆,而肌筋膜又和其他器官全部相連。這層薄薄的組織不光把身體上下都連起來,我還發現,它是透過螺旋的方向來完成。以我小時候受傷的經驗來說,表面上是膝蓋和腰椎的問題,但問題會從一個部位擴散出去。腰椎受傷,原本承受的重量自然透過其他部位來分擔,不光影響姿勢和動作,就連心情與其他生理功能也受到限制。如果筋膜受傷結疤讓身體受到限制,就要透過相反方向的螺旋運動或操作來解開。我自己感覺受益,當然會想推廣。在美國時,我隨時把一套調整的方法教給身邊需要的朋友,回到台灣,也將螺旋拉伸、螺旋舞和結構調整當作主要的示範項目。

Q3:筋膜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重要性?

A:即使是專家,也可能還沒有充分了解筋膜的潛在功能。然而,從筋膜的特質切入,我們可以對身體結構的「代償」有更深的理解。大多數人提到筋膜,談的是包住骨骼肌的「肌筋膜」,但內臟平滑肌也一樣有筋膜包著這張解剖圖紅色的部份是肌肉,肌筋膜是貫穿全身的透明薄組織,白色則是筋膜集中的肌腱和韌帶。如果我們拿柚子做比喻,果肉就像人體的肌肉,而包住果肉的膜和白色的筋就好比體內的筋膜。前面提到筋膜是纖維母細胞所組成,其實連腦部都有纖維母細胞,提供神經細胞支持和滋養。從分子醫學來看,纖維母細胞就像胚胎幹細胞,是很值得深入的主題。1980年代,我在洛克菲勒大學布朗克實驗大樓進行研究,同一棟9樓是1972年諾貝爾獎得主艾德曼(Gerald Edelman)的實驗室。他得獎後將研究重心轉向腦部的纖維母細胞,探討對神經發育的影響,也得到很大的突破,更推導出後天免疫分子系統的起源。纖維母細胞就是有這樣的潛力和重要性。 回到我們的主題,從纖維母細胞衍生出來的筋膜是一個完整的「活」架構,像蜘蛛網一樣把身體各部位都連起來,讓人運動時所體驗到的張力和壓力透過振動沿著筋膜在體內傳遞。傳遞速度甚至比神經系統更快。 但也就是如此,一個地方受傷或發炎會傳遞到別的部位。像我小時候膝蓋受傷,痛卻轉到了肩膀,這就反映了身體的代償。

代償機制是許多不明疼痛的起因,但說到底是身體試著用它的方法在彌補受傷,還是一種生存的機制。筋膜因為有彈性,不光使失衡透過代償傳遞到其他部位,還能「記住」我們習慣的姿勢,而讓姿勢的慣性隨時影響狀態、心情甚至性格。後來我才知道,有人把疼痛透過筋膜轉移的現象整理出「激痛點」(trigger point)的理論。專家會在患者身上觸摸到一些結塊或特別緊繃的區域,在上頭施力會引發其他部位疼痛,只要去查,也就會發現和筋膜的連結走向有關。 這一個重點,把我當初從運動受傷得到的體會又推到了另一個層面。筋膜不光是支持人體的力學結構,更可以是一種溝通的管道,讓身體一個角落的資訊可以轉達到其他角落。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80790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