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唯識:讀後心得 (八) 再論修行 ---- 青松讀書會
2024/05/25 22:38:49瀏覽53|回應0|推薦0

2024.03.22

修行的過程,可以視之為,從局部回到整體。楊定一說,無論是透過「我-在」的靜坐、臣服、參或其他方法停留在大我,這種大我的感受會繞過頭腦的作用,會避開念頭的領域,而讓我們自然想要隨時守住大我。它本身帶著一種我們在人間找不到的歡喜和光亮,而自然吸引我們的注意,讓我們覺得更有意思,讓我們寧願守住它。

楊定一博士之前曾教授過「參」和「臣服」兩種修行方法,他說,「參」,最多只是讓我們定到相對意識的最源頭——他在本書中稱之為「大我」。「臣服」,也只是把自己交出來,交給誰?也是這個大我。兩者都還是含著一種可以取得或可以抵達的觀念。之所以採用這種取向,本身就是順著頭腦二元對立的機制來進行。我們的頭腦,是透過「取得什麼」而建立~一個主體一定要取得或守住一個客體,才能建立頭腦二元對立的邏輯架構。 不過,楊定一強調,大我,並不是修行最終的目的~一體、心。大我最多還是在一體和心的前景,本身還是在相對的範圍。我們懂了這些,自然可以選擇——不一定需要否定任何東西,而可以更直接地透過參或臣服選擇守住大我、停留在意識的門戶,而省掉費力和時間。當你從局部放鬆到整體,你就會突然發現,你這一生的劇本其實再也不會把你騙走。

楊定一說,你也突然明白,修行倒不是把注意挪在哪裡,更不是把注意落在局部,甚至也不像他之前所講的——把它挪到最根本的原點~大你、大我、在、或類似的共同點。這些表達,你最多也只可能稱為一個過渡或方便。 其實,是沒有一個點可以落,整體才會發揮祂的作用,才能夠聲明祂的存在。

楊定一說,假如還有一個點在吸收你的注意,反而又把整體蓋住了,讓你從整體落在一個小小的局部。不過,這個局部,在整體,最多只算是一個虛擬的局部。不可能因為一個虛擬的局部,就讓整體失去了自己。 對整體,這個局部,還只是整體的自己。既然是自己,沒有一個特點或特色可以從祂自己突顯出來,可以獨立存在。那麼,還有什麼點(更不用講一個特點或特色)值得讓祂去停留、去欣賞、去肯定?楊定一說,其實是剛好相反,你不是停留在一個點,反而是把注意從一個局部放開,讓這個注意輕輕鬆鬆地滑回、落到自己。

楊定一說,你或許已經知道了,這個自己最多也只是大你、大我、在。倒不是還有一個具體的東西,是要你應該守住或可以守住的。站在大我,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存在,這本身自然已經否定個體性。當然,你也可能會問: 如果不是落到一個局部,那麼,我是不是永遠抓不到一個體,摸不到一個邊?那又要怎麼去練習? 其實,你不用擔心。楊定一說,你還是可以試著用「netti netti 不是這個,不是這個」或之前跟你分享過的「守住一個主體、大你、大我、在」來進行。奇妙的是,你只要進行下去,不知不覺,也就突然可以體會到這裡所講的一個沒有點的點、沒有體的體、沒有開頭的開頭。這些都會自己浮出來。 然而,在這個時點,你可能已經沒有念頭。楊定一說,這個疑惑對你自然已經不重要。也就這樣子,什麼都不用做,你已經入定了。

*註解:「netti netti 」:「netti netti」一詞來自梵文,用中文表達為:不是這個、不是這個。意即不要去依附這世間一切的現象,那麼所謂真實終將示現。

( 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80652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