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秦暉:帝制興衰:辛亥百年話"傳統"(7)
2021/10/04 08:07:00瀏覽176|回應0|推薦0

2011-11-18

換句話說,遲至甲午戰爭爆發的那一年,外國(主要是列強及其殖民地)每購買100元的中國出口商品,就有近30元無法用他們自己的一般商品包括工業品來交換,而必須藉助於特殊支付手段(白銀或鴉片)。與清前期的區別僅在於,這些特殊支付手段以前主要是無害有益的白銀,現在則主要是有害的鴉片。但是西方的工業品乃至其他製成品在中國無銷路,則與前毫無區別——如果說有區別,就是這種“西方無法與中國競爭”的“劣勢”,在鴉片戰爭後的幾十年裡似乎還明顯增大了! 也就是說,如果按“順差崇拜”的邏輯,中國經濟不但在鴉片戰爭以前一直領先於西方,從而持續成為全球的“經濟中心”而置西方於“邊緣”,而且鴉片戰爭後也仍然如此(甚至更強了)!如果像有些人所說,鴉片戰爭前夕中國靠“順差優勢”,GDP能佔全球三分之一,那麼甲午時這一“優勢”更大,GDP又該佔多少呢?說鴉片戰爭前夕中國經濟比西方領先,已經很驚人了,要說直到甲午時中國經濟仍然領先甚至更加領先,這能讓人相信嗎?! 然而到了甲午以後,如此輝煌的強勢,不知怎的,幾乎是一夜之間,便煙消雲散。從1896年起,中國的外貿便出現持續逆差,民國建立後,更加明顯。而且在此期間,鴉片進口急劇減少。這種逆差,主要是西方工業品和投資品進口的大量增加引起的。1896-1936這41年中,中國只有6年順差,其餘35年都是逆差,而且差額越來越大,從庚子以前年均不過十幾萬,到1933年最高達到459.6百萬海關兩(18840萬美元)。(陳爭平前引書,51-52頁)西方工業品“忽然”變得有競爭力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顯然,甲午以後中國的外貿逆差時代,是中國在世界經濟格局中弱勢地位的反映,同時也是中國經濟融入(儘管是被動地融入)國際市場的反映。就前者而言,中國的逆差,反映了其孱弱的產業,完全無法在一個開放的市場上與西方工業品競爭,因而處在可悲的依附或“邊緣”地位;但就後者而言,它意味著,此前中國的“順差”,絲毫不反映中國的強勢,只表明那時的中國開放度尚低,在工業化未起步前,僅靠傳統農業社會形成的購買力,是十分可憐的。除了被誘成癮後產生“消費剛性”的鴉片外,國人買不起什麼進口商品。 而此時的“順差”轉逆差,則體現了此種狀況的改變:一方面,中國經濟進一步(儘管是被迫地)開放,不但成為商品市場,而且成為吸引投資的場所;另一方面,由於投資拉動,中國的進口構成中,不僅工業品比重大增,而且與工業化有關的投資品(生產資料及原材料)的比重增加,更是明顯:從1893年到1936年,中國進口商品中直接消費資料的比重,由78.6%降至42.5%,而投資品則從21.4%增至57.5%,其中生產資料從8.4%增至44.4%,機器裝置從0.6%增至6.1%。還有,中國的出口仍然主要是初級產品,但由於工業化的進展,機器製成品的比重,也從1893年的2.5%,增至1903年的8.0%和1920年的8.2%(嚴中平等:《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科學出版社1955年,72-73頁),雖然總量仍然十分可憐,相對增長還是相當可觀的。

歷史的先聲

而這個時期,中國的經濟總量和人均量,也在內憂外患頻仍之中,取得了艱難的增長。 迄今為止,據多位權威學者的統計與修正值,從甲午當年(1894)到1931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從42.493億兩增至192.252億兩,淨增了3.52倍(陳爭平前引書,144-145頁)。 可資比較的是:同一時期,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僅增加1.98倍[筆者據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Bureau of the Census (ed.), 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Colonial Times to 1970. Vol. 1, New York, White Plains: Kraus International Pub.1989. p.232所載資料推算]。 中國的人均GDP,則由1894年的10.2兩,增至1930年的40.8兩,平均每18年翻一番(可資比較的是,即便按麥迪森的統計,在1820-1890年這70年間,中國的人均GDP總共只增長了17.6%,據A.麥迪森:《世界經濟二百年回顧,1820-1992》,改革出版社1997年,109-144頁資料推算)。而且,這種增長呈加速度態勢:1887-1920年間,中國人均GDP每年平均增長3.55%,1920-1931年間,年均增長率已提高到5.62%(陳爭平前引書,144-145頁)。 儘管橫向比較,中國經濟的國際地位,仍然十分可憐,然而縱向對比,這個時期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不能說慢。還應該指出,民國經濟的統計,與今天相比,儘管仍然粗略,但畢竟已經有了海關統計、農商調查等近代資料可依,比起“1820年中國經濟佔全球三分之一”這類完全依靠間接推測的結論,要可靠得多。 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如果按過去的看法,上述增長並不難理解:中國本來非常落後,這樣的增長率,在極低的基數下,並不足奇,也不足以改變中國的弱勢。

但按照現在有些人的說法,鴉片戰爭前,中國經濟本來就世界第一,鴉片戰爭後到甲午時期,“順差優勢”更加擴大,民國年間再有這樣的增長率,中國怎麼還會有落後的可能? 中國到底曾經有一天“落後”過嗎?晚清以來,無數志士仁人,為之痛心疾首、為之拋頭顱灑熱血以圖拯救的民族危機,難道根本就是庸人自擾? 顯然不能無視常識。我們只能反過來想:民國年間,這樣的增長率尚不能改變中國的落後面貌,只能說明此前落後更甚!包括明清的“順差時代”,體現的也許並不是我們的“優勢”,而恰恰是劣勢? 我國曆史上,漢唐宋元歷來被認為是當時世界的領先國家,但與強盛時代的羅馬帝國一樣,對外貿易都是“逆差”。這種“逆差”,在某種意義上,與今天的美國類似,實際上是一種“購買力優勢”的反映。當時,中國的貨幣,由於逆差而流出海外,成為“國際貨幣”,在某種程度上,類似今天的美元。恰恰是在明和清前期,情況倒了過來:中國出現“消費劣勢”,由於“只賣不買”,導致外銀流入,這正是中國在國際經濟中的相對地位由盛轉衰的體現。 當然,“順差優勢”說不成立,並不等於“逆差”就是優勢。甲午以後尤其是民國時期,工業化啟動、投資品進口,導致大量逆差,這確實是中國工業弱勢、缺乏競爭力的反映。但是,與明清“消費劣勢”不同的是,工業化的啟動和投資的活躍,為改變弱勢提供了可能。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6889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