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17 01:57:09瀏覽824|回應0|推薦6 | |
普洱茶“越陳越香,越久越值錢”觀點,如果局限特定小範圍內的話,原是無可厚非的。但這種觀點在更大社會範圍內鋪展開後,卻導致許多人因收藏普洱茶而成為另類“股東”。
普洱茶市場也因此而畸形繁榮。
近年來,一些不實報導使雲茶遭遇了負面新聞炒作。例如,省外某媒體報導的“ 雲南普洱茶含氟超過國家標準60倍,長期飲用會導致骨質疏鬆”。雖然雲南茶業協會對該報導進行了澄清,但該負面新聞仍影響了普洱茶的聲譽。
一些茶界業內人士於是認為,建立茶界新聞發言人制度並規范雲茶對外宣傳將助推雲茶的健康發展。
雖然,宣傳誤導確實對普洱茶泡沫的產生有過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普洱茶市場因“高燒”導致“體虛”後,僅讓宣傳來“吃藥”是難以治愈普洱茶市場的“病”的。
普洱茶泡沫破滅後,不少“茶人”將普洱茶市場走向低谷歸罪於普洱茶“越陳越香,越久越值錢”的觀點,一些茶人認為這一觀點不僅導致了普洱茶收藏熱,還導致了普洱茶市場畸形發展。
有報導稱,2005年至2007年間,僅珠三角地區就有數十萬噸普洱茶被收藏,藏茶人士多達20萬之眾。
另一方面,不真實的市場需求導致廠家盲目擴產,普洱茶的原產地雲南的茶年產量從2004年的兩萬噸躍升到2007年10萬噸,當時雲南普洱茶生產企業竟達到數千家之多。
筆者以為,普洱茶市場畸形發展已成既定事實。不管是痛批普洱茶可以收藏增值的觀點,還是亡羊補牢來規範宣傳活動都無法完全治愈普洱茶高燒後的“體虛”。普洱茶市場的畸形發展現狀只有通過規範普洱茶市場來逐步治愈。
目前,雲南省已成功申辦雲南普洱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地理標誌產品——普洱茶》國家標準。兩類普洱茶“地理標誌”保護均要求普洱茶必須取材於雲南境內適合製作普洱茶的大葉種茶,同時須在雲南省昆明市、楚雄州、普洱市等11個州市範圍內加工而成的才能被冠名普洱茶。可以說,普洱茶“地理標誌”保護為規範普洱茶市場打下了良好開端。
但普洱茶的複興還需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政府須加強普洱茶“地理標誌”宣傳引導和市場監管,以及著力扶持龍頭普洱茶企業,商家須按照國家標準嚴把質量關並通過營銷手段創新吸引更多新顧客。
這樣,普洱茶市場才能“強體健身”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現在普洱茶行業正處於低谷,能認真堅持下來,做好茶,認真宣傳,點滴積累的不多了。但低谷也正是培養喝茶群體的一大好時機,大家都覺得便宜,如果再加上好喝,誰不選擇?
20塊錢的古樹茶,古樹茶太便宜了!是真的古樹茶嗎?怎麼到處都是古樹茶?雲南的古樹茶那麼多?古樹茶真賤價?是台地的吧?最多是喬木的?也有200塊和2000塊的古樹茶,哪個真的?哪個假的?古樹是什麼概念……
很多普洱茶客,特別是初喝普洱茶的是新手,面對著紛繁複雜、高深莫測的普洱茶包裝,提出無數疑惑。很多人選擇了做足功課,再買茶喝茶。普洱茶包裝上打著“古樹茶”的茶品,幾乎隨處可見。
遇到一個同行的,給我看了他幾十元的茶,也打著某茶山古樹字樣,我對著他的“古樹”兩字哈哈笑了一下,他彈回一句,是真的。我無語。
雲南廠家數以千計,每個廠家不同年份不同批次的茶品幾十至幾百款,如果把雲南的普洱茶包裝堆在一起展覽,不知可以鋪多少公里長的路。要識別各類不同包裝茶品質量的差異,估計只有生產者自己最清楚。喝茶者的,憑著賣家的描述,包裝打的字,再加上自己的喝茶經驗,對茶品揣摩。等揣摩得和自己的心理價位接近,或和自己認知程度吻合,才敢放手買茶。
如果是遇到大廠的還好說些,買的人多,賣的人也多,可以找到更多的價格。時常聽到一句,買大廠的,放心!除了大廠規範化、規範化的生產,穩定的質量外,還有可以更輕鬆地購買。
雲南有幾十萬畝的古茶園,不缺乏古茶。
古茶園產茶量不大,有的古茶園有些古茶還需要保護。古茶也不至於漫天蓋地、堆積如山,白菜價,地攤價,跳樓價的地步。
嚴謹的茶人都說,雲南古樹不多的。古樹茶就是數百上千年前云南的少數民族的先民種植下的茶樹。現在也有把百年以上的稱為古茶樹的說法。百年茶樹,感謝大自然對雲南的厚愛,賜予了得天獨厚的環境資源,才使那麼多古茶樹得以生生不息。試搜羅別的省份的,這樣樹齡的古樹茶有多少呢?估計那邊的幾兩古兩,就是成了高層來往的珍品。
物以稀為貴,雲南的古茶長得太多了,所以貴不到哪裡去,普通百姓也喝得起。商品的流通規則決定了,好東西不一定貴,貴的不一定好東西,但願大家在喝著平價而非廉價的雲南好茶時,別忘心裡另存一份感恩。
濫用“古樹茶”作為包裝,很多時候並沒有給商品帶來附加值。如果說商品的假冒偽劣是為了以次充好獲得高價,雲南的商人在這裡表情得“與眾不同”,好像寫的“古樹茶”只是一種銷售上吸引眼球的字眼,賣的,還是非古樹茶的價。並不是說他們不要錢,也許是不成熟的商業技巧,取巧,只取了一半,反顯拙了。有時,橫橫心,倒寧願得到一種高手段的謊言,換得心裡的舒服,也不願去聽一個破綻的謊言。這是無奈的話,還是厭惡說謊的。
貌似得益的作法,虧得多大?首先,消費者心裡的抗拒,普洱茶太複雜了,搞不懂,不懂就少買點,嚐一下就可以,或者買點低價的。其實,真正古樹茶被壓在腳下。
除了極個別發燒友、行內的識得古樹茶,很多人也分不清是否真正古樹茶,商家的引導很多時候是太可靠的,要不,有時間琢磨了再買,要不算了,不買了,或買了寫了標“古樹茶”的低價茶,喝了,哦,原來古樹茶不過如此,問題就引到第三個了。第三,對整個普洱茶行業信心的減弱。培養普洱茶群裡,這兩年在各種炒作、媒體報導之下,已顯得很艱難,外部的副作用,內部的問題,真可謂內憂外患了。
普洱茶“國標”出來了,普洱茶必須以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並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採用特定的加工工藝製成茶才能叫普洱茶。
這是個大範圍的標準。雲南相關職能部門為何不細化相關的小標準,並運用執行呢?比如,什麼樣的茶才能叫“古樹茶”、“野生茶”、“大樹茶”,平時再應用到包裝上,符合什麼條件的,才准許使用。不符合的,以怎麼的措施整頓使其規範。茶廠家要啟用的商品包裝,需申報、審核、備案,包裝上不作誇大化的宣傳、每款產品需要相對穩定的茶品質。
包裝的紛繁複雜,也是令人頭疼的,可以有個性化的包裝,圖案多樣化,沒問題。鐵觀音包裝袋各式各樣,但他們把層次分得很清楚,幾個香型,幾個等次,每個店都如此,以喝作為標準,以茶客的品飲感覺作為定價。
印字普洱茶、號字普洱茶、宮廷普洱茶、陳年普洱茶、遠年普洱茶、茶花古樹茶、雲南六大茶山、純料古樹春尖、易武、落水洞、曼撒、邦崴、勐庫大雪山、景邁、冰島、勐庫、南糯、布朗、攸樂、千年古樹茶、母樹、茶餅、茶磚、沱茶、散茶、老茶頭、嫩芽茶 ...普洱茶的種類、山頭、陳化條件等是要復雜得多,還有歷史上遺留的很多問題,所以要學也難。只能從新茶上開始革新。試圖包裝上如實地、明確地描述著山頭、用料、樹齡大小,採摘季節等。
這也只是個人拋磚的一點小想法。如果職能部門替消費者先清理了認識上的障礙,消費者心理踏實了,喝茶輕鬆了,整個行業也會無聲無息中朝前跨越著。當然,普洱茶業的發展,需要很多方面的完善,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再有探討式的建議,古樹茶現在很多也需要保護,量也極少,可否打造成雲南普洱茶業真正的精品高檔茶。
可否“古樹茶”等標識做一個嚴格的使用標準?任何一個茶品,達到某個標準方可使用相關標識,嚴把關口,惜墨如金,讓普洱茶有一套澄明的產品標識標準。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