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19 12:28:18瀏覽1139|回應1|推薦33 | |
台灣旅遊業最近似乎諸事不順,萬千期待的陸客自由行雷大雨小,不但榮景未現甚至人數少的可憐,原本團進團出的熱情盛況也跟著急速冷凍,旅行社削價求生不斷壓低團費,結果是良幣劣幣混成一氣的打爛仗,東牆西補的老技倆更是一眼望穿,為能留住業績拼命殺價,為了生存又不擇手段收費,巧立名目有縫就鑽,那裡有錢就往那裡擠,旅遊品質江河日下的讓人生氣,國家形像逐漸腐蝕的讓人擔憂。 旅業同行個個叫苦,領隊導遊苦中作樂,其實,笑臉迎客的背後只是唉聲嘆氣,人前人後的冷暖心境只能吞肚,當利益愈來愈少,怨怒卻愈積愈多,欠缺商業道德也沒有行事準則,飲鴆止渴的愚蠢作為讓毀滅沾粘的更近更清楚。 旅遊業瑟瑟寒冬正在碎步挪移的悄悄接近,不論東海岸或西平原,不管南偏綠或北較藍,失敗的風暴一旦開始就絕不手軟,旅遊界的八八風災肯定不可避免,那個驟雨洪流的淒厲畫面即將成真,真到那時,喊冤撇清的又是那群無能政客,藍綠互咬統獨混戰,堅持都是別人的錯,黨利才是一切,什麼國家社會,管他旅遊事業。 旅客評判旅遊品質好壞其實簡單,隨便幾個數據就能抓出重點,「吃的好不好,看的多不多,玩的樂不樂,買的值不值,睡的穩不穩」,僅此而已。偏偏這些簡單法則都被有意忽略,活躍島國台上台下的一群政客,喜歡化簡為繁,酷愛附加價值,那個見山不是山,見水亦非水的鬥爭心態,將原本一片榮景的台灣旅遊,又踢又打的踹進死胡同,斷手折臂的只能無語問蒼天。 機會一旦失去必定再難回頭,縱有覆天蓋地的千般悔恨,也無法挽回曾經的迤邐風光,如何痛徹心扉的嚴厲指責,也不能改變已經褪色的殘酷現實,當政客大談如何拯救台灣旅遊,力言如何增加旅遊活力之際,不會覺得臉紅心怯?不會覺得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 台灣旅遊現況到底如何? 政府大員眼中看到什麼? 兩岸競合優劣勝負如何? 投機政客心裡盤算什麼? 一場「交相利」或「強欺弱」的旅遊大戰,正在台海兩邊加溫滾煮中,而兩撮只有私利卻欠缺宏觀的藍綠政客,在親共反共中焦頭爛額,在政黨魔咒下行屍走肉。 民國一百年的台灣,無論原住民、先住民、晚住民,早已血通緣親的不分彼此,政客卻喜歡標示誰主誰副,西元2011年的中華民國,無論男女老少,不都四海之內一家人,黨棍卻愛區隔誰藍誰綠,生存環境弄到如此復雜,成長過程搞得烏煙瘴氣,難怪對方(或敵方)如此小覷我們,如此不屑我們,如此為所欲為,如此讓人氣結。 其實,旅遊就是旅遊,一國的文化文明,一方的人情事故,一地的民情風俗,才是旅遊的目視焦點,才是旅客的出遊目的。而山水景觀或土產特色,傳統技藝或鄉野趣聞,也才是旅遊途中的驚豔記憶,與旅客心中永遠的最愛。 至於,那些政黨利益,那些你爭我奪,那些爾虞我詐,那些藍綠橘黃,通通與旅遊無涉,通通丟進溪澗河谷,通通讓其消失無形。 如此,才能認真談談如何旅遊,才能完整規劃怎樣旅遊,才能讓台灣成為觀光大國,才能看到福爾摩沙的美,才能將旅遊定位為專業,才能平心靜氣的與任何國家談旅遊,才能將國家現有的一切自然展現在世人眼前。 所以,政治的歸政治,旅遊的歸旅遊,讓旅客與政客就此遠遠的分開吧!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