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02 20:16:09瀏覽1297|回應0|推薦10 | |
作者:中華心靈原力氣功研究發展協會理事長李仕元 4、秦漢時期 兩漢時期的氣功發展,承繼了前一時期的基礎,無論是在理論、功法或是門派都有亮眼的表現。我這麼比喻,如果說,前面時代是在為氣功之發展打基礎,例如翻土、播種、澆肥、灌溉,那麼從秦漢開始便進入開花期。 東漢明帝(公元57~75年在位)時期,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或許是受到此一外來宗教思想與文化的壓力,甚至可說是一種激發之下,道教於東漢順帝(公元126-144年在位)時,由張陵在四川大邑鶴(或鵠)鳴山創立了五斗米道,此即為道教發起之濫觴,即後世之天師道(又稱正一道)。另東漢靈帝(公元172~178在位)時,河北巨鹿人張角另創太平道,可說是道教的另一支派。 佛教到底有沒有氣功說?一直以來,算是有爭議的話題。怎說?因為勤修向佛的僧侶們或在家眾,從不認為他們有在習練所謂的「氣功」。然而,外界卻有不同的解見,認為他們日日用功習練的「禪修」,其實就是氣功的一種。 我無意加入兩造之間的口水戰,但願從另一個角度來檢視或分析。我認為,佛教總是告誡弟子們要修身養性,要培養正信、正念等正道之觀念,更要止惡,除去雜念或妄念,因此有所謂的「吐納」、「打坐」等法門,這是佛教不同於其他宗派的獨特訴求,佛家提出「禪定」以戒、定、慧為指導,以「明心見性」為目標,同時在修行次地上也層次分明,與道家、儒家修持的方式不太一樣,所以一般佛教徒認為「禪修」與氣功是不同的。 然而,就我從史料上研判,「禪修」在當時漢代佛教界流傳的並不廣。 根據我的瞭解,張陵所創之五斗米道乃是黃老道與巫道相融合而成的宗教,其修煉方法,除了承續原始道家氣功外,更融入了醮事、章符及降妖驅邪的巫覡之術,在這個基礎上逐漸形成了道教氣功。 東漢魏伯陽真人著有《周易參同契》,主要內容係講述內丹與外丹修養之術,他同時在書中提到「金丹」一詞,日後更成為道教氣功之專屬名詞。 此外,名醫華佗在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動作後,以養生目的為前題,編創了「五禽戲」,此種強身又兼具保健作用的運動方法,即使歷經千年仍不墜,至今天仍被許多重視健康者所偏好。 再者,名醫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一書中提到:「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吶,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我認為,該句所說的「導引吐吶」跟春秋戰國時期的「導引按蹻」,兩者意義是完全不相同的。 「導引吐吶」的「導引」,我的解讀是,運用「意念」,然後透過呼與吸的方式,導引體內的能量運行路徑,簡而言之,就是「以意導氣」。而「導引按蹻」的「導引」,則著重在「以形導氣」,也就是以肢體動作來導引體內的能量。所以,我認為,兩者雖都稱之為「導引」,但實質意義卻大不相同。 我進一步認為,「以意導氣」這句話隱藏的含意,其重點應該在於藉由吐納,讓人將意念集中在呼與吸的動作上,用以消除妄想紛飛的種種雜念,可說是幫助習練者入靜的一種手段而己,絕不是利用呼、吸的方式來導引體內的能量,因此,「呼與吸的方式(或稱吐納)」並不是氣功的本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九七三年於長沙漢墓馬王堆出土的彩色帛書 - 「導引圖」,共計繪有導引動作圖式四十四幅,其中三十一幅有簡單的文字說明與標題。 依照圖內所繪,男女老少皆有,且人物穿著的服裝樣式非常多元化,據此推斷,「導引」在當時應該已是相當普及的一種全民健康操了。 「導引圖」繪製的各種導引動作栩栩如生,有的模擬動物姿態、有的人物徒手、另有的持械、還有人彎腰打躬、也有站立仰天、另包括屈膝下蹲的等等,若習練者依循圖示演練這些動作,不僅可養生健體、預防疾病,亦可用於治病,可說是內容相當豐富與實用。因此,我研判,「導引圖」一書應在當時掀起一股洛陽紙貴風潮。 在此我先補充一個看法,從歷史上來看,古代醫學家大多通曉氣功養生之術,而氣功師也通曉醫藥之理,這些醫師或氣功師未必各自對氣功養生術或醫藥之理均十分精通,但我相信他們略知一、二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前面相繼介紹了「動功」、「靜功」等不同的氣功演進形式,但在隨後的朝代當中,氣功這一個領域又增加了宗教家以及武術家的參與,讓整個氣功的發展史更加熱鬧,同時也更多元化。 5、魏晉南北朝時期 時空來到魏晉南北朝時代,此時因胡、漢融合,兩相交流之下,為中土注入外來的元素,促使中國武術發展出許多新的理念,受到此一刺激的帶動,武術門派逐漸形成。 於此同時,氣功的運用跨過另一個分水嶺,習練展臂、抱拳、抬腿、曲膝、轉身再加上吐納等肢體動作,不再只侷限於個人強身、健身、養生、甚至「治未病」等目的,或甚至只是全民健康操而己,而是邁入新的發展領域,即開始應用在武術方面!從而又演變出另一種新形態的氣功 -武術氣功。 然而,武術氣功還是有別於一般養生或健身氣功。雖然基礎原理相近,例如需熟知人體經絡、穴道等系統等等,但習練之內涵卻大大不同,畢竟武術氣功是用以防衛與攻擊之目的。為不離題太遠,故這個部份我不多作論述,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參閱其他相關資料。 拉回前面的話題,至今武術界還流傳一句話:「練武不練功(氣),到老一場空。」由此可見,氣功與武術兩者相融合之後,關係之密切與深厚了啊!所以要認識氣功發展史,就必須知道氣功與武術相結合的濫觴,正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 再者,回顧前述秦漢時期,大約在漢明帝期間,佛教傳入中國,並將「禪修」的概念引進中原,但我認為,「禪修」在當時流傳的並不普遍。可是到了魏晉南北朝開始,我再根據文獻資料之研判,現象起了改變,佛教在此一時期與道教文化相融合,使得「禪修」由此開始盛行於中國。 談到魏晉南北朝時代,有個人必須認識,那就是晉朝名醫葛洪!葛洪也是一位著名的道士,他將中醫理論與道教修行結合起來,因而整合出「眾術合診」的養生學說,其內容是將行氣、導引、房中、服食、符咒、藥餌、外丹等各類方法融合為一體而成的。 此外,葛洪在他的巨著《抱扑子》一書中,另對「導引」提出創新的觀念,他在書中說︰「或屈伸,或俯仰,或行臥,或倚立,或躑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導引也。」至此「導引」進入了一個更加多采多姿、多元化的新境界。 6、隋唐時期 隋朝巢元方所著《諸病源候論》是一部中醫專門記錄症候學的大著,是史上第一部詳細論述病因、症候的專著。但我個人覺得比較可惜之處是,他並未在書中進一步記載有關病症治療的方藥,僅說明他對解決病痛的氣功導引方法。 隋唐時期有本重要著作一定要介紹,那就是唐朝孫思邈所著的《備急千金要方》。該書為中醫臨床實用的百科全書。其重要內容包括理論、藥方、診法、針灸、氣功等多項。 我個人認為,《備急千金要方》的精華之處,在於書中對「六字氣訣」做成更完善的修改,同時結合肢體動作,把原本屬於靜功的「六字氣訣」發展成為動靜相兼的功法。 孫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資於食,救疾之速必憑於藥」、「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我以為,他的這兩句話,不但說明了飲食對人體的作用與重要性,同時更進一步指出食療是以「養身防病」為本,藥療則以「去病救疾」為主。 我要特別提醒讀者們,孫思邈的這兩句話,非常值得深思啊! 現在,先請讀者們將思緒的焦點拉回現代,並且思考一下我們現在所認知的一些保健概念或常識,然後再和孫思邈的論述兩相檢視一下,古與今是否觀念一致呢?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大家細細玩味的。 在為本單元作小結之前,我願再提出一點呼籲:綜合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提出種種觀點,我們應該可以認識到,人一旦生病了,當然一定要看病吃藥,再以「食療」調養為輔,此乃治病之正途,千萬不可本末倒置,誤以為有病了,不必找醫師看診,自己透過一些食療就以為可以治癒,這是絕對錯誤的觀念!讀者們一定要建立正確的保健認知,切勿因錯誤的觀念而延誤了病情。 ...待續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