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靈原力養生氣功教學 — 高頻能量運用法四之一 心紅肺白
2010/04/20 22:07:41瀏覽5117|回應3|推薦10

作者:中華心靈原力氣功研究發展協會理事長李仕元

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千萬不能輕忽,投資健康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一件事。這個健康養生法簡單易學、效果宏大。只要按部就班,照著本協會介紹的心靈原力養生氣功功法勤加習練,一定可以讓您更健康。

什麼是高頻能量運用法?

「高頻能量運用法」是心靈原力養生氣功所創新的健康養生與傳統氣功的思維有很大的不同,不僅採納了氣功中「光」的運用,以及中醫五行五臟的觀念,更重要的是亦可從西醫的醫理得到驗證。

其基本的原理是,可以快速且大量匯集宇宙大自然的精華能量,更能在意念的導引下,將能量的頻率轉化成適合人體需求的狀態讓五臟六腑得到修補與調養,使習練者達到身體健康的養生目的。

心紅肺白

西醫生理學中,心臟主要負責推動血液,並藉由血液輸送養分與氧氣,供應全身所需;而肺臟則專司二氧化碳與廢氣的汰換。因此,強化心肺功能有助於提升血液的含氧量與促進血液循環。

中醫的「難經」三十二難亦有云:「心者血,肺者氣,血為榮,氣為衛。相隨上下,謂之榮衛。通行經絡,榮周於身。」。

足見心、肺功能的重要,因為不論在中西醫的醫理中皆能得到有力的驗證,所以本協會特別強調,增強心、肺功能,可說是確保全身健康的重要基礎。

「心紅肺白」是「高頻能量運用法」系列功法中的先導,不僅是身體健康養生的開始,同時也是後續其他功法的基石。

習練「心紅肺白」者,即便僅是初學階段,練功後,仍可明顯感受到通體舒暢、神清氣爽的快感;如果習練者的「手感」屬於敏銳一族,那麼習練「心紅肺白」功法時,猶如對全身做健康檢查一般。

所以,聰明的您,如能認真習練,徹底瞭解此功法奥妙之處,且運用此一功法,讓能量在有問題的臟腑多停留一下,就可讓五臟六腑得到應有的修補與調養。進而達到健康、強身、養生的目的。

什麼是「手感」

前面說到,習練心紅肺白功法時,如果習練者本身屬於較敏感的一型,在習練一段時間後,便很容易會感覺到手掌有明顯的「感覺」,此一現象即稱之為「手感」。

事實上,手感會因人而異。

根據本人習練多年的體會,一般而言,習練心紅肺白功法會出現的手感有下列八種觸感:麻、脹、刺、沈、涼、熱、癢、跳。

手感越細膩的人,所能感受的感覺越多;此外,透過經常練習,手感也會加強。

在進一步說明手感對應的意義之前,先跟讀者介紹一般正常狀況下,人體五臟六腑表現出來的感覺,簡述如下:「心」,感覺溫熱;「腎」,微涼感;「肺」,平溫微麻感;其餘臟腑全部為平溫無感。

所以,習練心紅肺白功法出現手感時,假設察覺到跟上述不一樣的感覺,就表示該部位的健康出現警訊了。

八觸感的意義是什麼呢?

  • 麻:代表只是小問題。
  • 脹:代表氣瘀,循環差。
  • 刺:表示問題較大,且刺痛的感覺越明顯代表狀況越嚴重。
  • 沈:屬於實症,代表臟腑的能量過多。
  • 涼:屬於虛症,表示臟腑的能量不足。
  • 熱:代表發炎了。
  • 癢:輕微的是過敏;很癢又帶刺,則問題較嚴重。
  • 跳:一般會伴隨著刺感,通常屬於問題較嚴重。
  • 吸、拉或是空、虛、塌、陷 … 等其它感覺,則多為虛症。

註解說明:當手感出現上述觸感時,不必驚慌,首先,習練者應循正統醫療管道就診,因為已察覺到來自臟腑的警訊,習練者應就診配合醫師指示用藥治療;其次,才是應持之以恆,繼續習練心紅肺白功法,直到觸感消失。此乃雙管齊下的道理。

習練心紅肺白功法對促進健康的助益為何?

  • 可舒緩肩、頸及頭部之不適。
  • 能紓解憂鬰與煩躁的情緒。
  • 可緩解慢性病之症狀。
  • 可提升人體含氧量。
  • 有助於恢復正常之自體免疫機能。

習練姿勢

站、坐、臥皆可。左右手掌各自對著左右兩乳上方、肩膀下方之身體部位,手掌心向著身體,距離約廿公分左右;右側代表 「心」,左側則代表「肺」,這裡說的「心」、「肺」皆為反應區,非臟腑實際位置。如果習 練者希望獲致更佳的效果,建議可採半蹲(即站樁)的方式習練。

練功程序【註:習練時,可一併觀想西醫各臟腑的示意圖,以加強印象。】

步驟一

意念:想像雙掌如同太陽一般發光照亮「心」(右側)、「肺」(左側),並想像心為紅色的,肺為白色的。

指令:先下「化瘀療傷 消炎止痛痊癒」,約5~10分鐘後,再下「全身血運順暢、氣運順暢」的意念,約5~10分鐘即可。

注意!孕婦只要練到這裡即可,請勿再往下進行!

步驟二 - 兩手的位置不變

意念:集中於心臟

指令:

  1. 下「冠狀動脈暢通」

  2. 下「心肌活化」

  3. 下「心房、心室及中膈活化」

  4. 下「心瓣膜活化(4)
    註:上述每個指令各操作3~5分鐘

步驟三

意念:將焦點集中於動脈血管

指令:

  1. 先下「動脈暢通」(從心臟往上,慢慢往肩膀)

  2. 接著再下「肩膀血管暢通、肩膀化瘀療傷」

  3. 緊接著下「大椎血管暢通、大椎化瘀療傷」

  4. 其次再下「頸椎血管暢通、頸椎化瘀療傷」
    註:上述每個指令各操作3~5分鐘

步驟四

意念:繼續將焦點集中於動脈血管

指令:

  • 下「眼睛、鼻子、牙齒、耳朵、牙齦血管暢通、化瘀療傷、消炎止痛痊癒」
    註:上述每個項目各維持3~5分鐘

步驟五

意念:同樣將焦點集中於動脈血管

指令:

  1. 下「肺部血管暢通、肺的機能活化、呼吸順暢」

  2. 下「胃部血管暢通、胃的機能活化」

  3. 下「肝膽血管暢通、肝膽機能活化」

  4. 下「脾血管暢通、脾的機能活化」
    註:上述每個指令各操作3~5分鐘

步驟六

意念:仍將焦點集中於動脈血管

指令:

  1. 下「小腸血管暢通、蠕動正常、吸收力正常」

  2. 下「大腸血管暢通、蠕動正常、排便順暢」

  3. 下「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血管暢通,機能活化」
    註:上述每個指令各操作3~5分鐘

其他病痛

意念:還是將焦點集中於動脈血管

指令:

·         下「消除 x x 病痛及造成此病痛的成因一併處理」的意念

註:這個動作同樣維持3~5分鐘

不論你練此一功法幾分鐘或是多久,要收手暫停時,都請先收功。收功的意思就如同收割一樣,光種不收,成效就浪費掉了。

收功方式

當習練者要結束練功前,請默念:「將身體現在的狀況,持續、穩定的保持下去!」即可。 

補充說明一點。前面介紹練功的步驟時,末尾一直強調每個指令項目需維持3~5分鐘,本意是要習練者在每一個臟腑都能多花點時間去調整!千萬不要蜻蜓點水式的隨便作一下,因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沒有隨便練二下,就會有成效的! 

再次提醒習練者,當手感產生時,每一個臟腑所要花的時間,應依照手感來決定(即前述的八觸感),練功步驟所說的3~5分鐘只是參考值,必需依實際手感再將時間予以適當的延長,若一次練功無法消除之,可先收功,下次再繼續,如此週而復始,直到觸感消失為止。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delee&aid=3960964

 回應文章

xuantong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05 17:03

不錯喔 閣下有很多好東西,

在下最近學習氣功,(都在網路抓資料為多)

閣下可以參考網路--> 「臼井靈氣」,雖來是傳統氣功的"舊酒新裝",但有些"心靈概念"也是不錯的~

據說練的好的話,能夠  "遠距療癒" 以及 "除去不良習性" 、甚至能"實現願望"(後兩項有點 心靈暗示)

上述的 "氣場療癒概念" 就是有暗示性的心靈作用~微笑

 

Tade(tadelee) 於 2014-12-10 22:53 回覆:

其實您講的  靈氣  也算是氣功中的一環 

歡迎您有空  請到我們心靈原力官網  http://www.vitalityforce.org.tw/  也許就能對氣功的全貌有更多的瞭解


阿偉
重心?
2012/04/24 21:46

謝謝理事長的解答~

另外在請教一下,腳掌的重心要放在腳掌中間嗎?還是湧泉穴?

謝謝!!

best regards,
阿偉 

Tade(tadelee) 於 2012-04-24 23:55 回覆:

阿瑋您好

站樁時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   蹲下時如同坐椅子般的將臀部向後慢慢的蹲低  上身前頃   膝蓋不超過腳尖(略低頭向下看)

把全身的重量平均的分配在整個腳掌

然後除了  為了要撐住全身骨骼與部份肌肉要用力外  沒用到的肌肉全都要放鬆  這樣的方式練功的效果會更佳

如有不盡之處  還請再留言     謝謝


阿偉
請問站樁
2012/04/19 22:45

理事長您好,

請問您所謂的站樁是指背打直坐胯嗎?

還是如圖所示上半身向前傾呢?

Tade(tadelee) 於 2012-04-22 02:23 回覆:

阿偉您好

因為膝蓋  不過腳尖   所以上半身是隨著  蹲姿的高低而有不同  蹲的越低則為了身體的平衡所以越要向前倾  但不論多低  背部一樣是打直的

養身的樁法  是與武術的一字大馬的站法是不一樣的

以上如有不足之處   還請不吝留言

祝   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