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二五、 上行下效
2010/08/16 07:03:00瀏覽252|回應0|推薦15
說“酷吏”安振一點都不為過,除了嚴整農民,第二個特長就是爭功諉過;他首先在水利上搞起大躍進,紅旗招展鼓樂喧天地在新開工的古浪縣曹家湖水庫大開“水利現場會”,和安振一根藤的省委第一書記張仲良也擺駕到場,他站在人群壓壓的工地紅旗前詩興大發,搖頭晃腦出口一溜道:“古浪縣水庫五百三,曹家湖母雞要下蛋。工地就是大學校,培養幹部有萬千。”與會人員趕緊記錄,爭相傳頌,記者立即向報社發稿,報社在第一時間組織各路文人爭發《和第一書記》、《步第一書記後韻》、《學習…》、《仰視…》、《…觀止》等馬屁文章,猛把張仲良的四句感言吹捧為順口溜界的泰山北鬥,奉為對甘肅水利工作的精神綱領,竟至一時洛陽紙貴。安振也在對第一書記的順口溜充分學習、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大展文思,提出大辦水利的一系列口號:所謂的高山低頭,河水讓路;牽著龍王鼻子走、無雨大增產、大旱大豐收、地凍三尺厚、心熱十丈高等等;安振的計畫在進行,安振的野心在滋長……

貪大圖名的安振不僅能說也付諸行動,他果然把河西農村勞動力的50%——53萬人力投入到毫無科學論證的“遍地開花”的水利工程上。安振是個十足的政治家,1958年6月他召開四級幹部千人大會,以“貫徹總路線實現全面大躍進”為號召,大搞“拔白旗”運動,許多幹部插了“白旗”,被殘酷鬥爭,無情打擊。

安振在水利上投入53萬人稱為大躍進還不算,“以鋼為綱”的大煉鋼鐵又上32萬人,稱為“鋼鐵大軍”。安振才思湧動創作了“雙手舉起鋼鐵山,腳踏地球飛速轉,一天等於二十年,要叫鋼鐵翻一番。高舉紅旗上火線,遍地爐火映紅天,大幹苦幹加油幹,定叫衛星飛上天。”的長篇順口溜,適合打著竹板喝。要大煉鋼鐵就要有道路、通汽車,安振要求鋼鐵元帥在哪裡升帳,公路就要修到哪裡,汽車就要跑到哪裡。修公路的方針也有三句話“依靠地方,依靠群眾,普及為主”,又被總結成三字真言:“地群普”,修公路一事又投入5萬多人。

整個河西連煉鋼帶修路共動用了五、六十萬人力,財力物力的耗損更是無法計算,終於在“鋼鐵重鎮”的山丹,沒收了全縣的鐵器(包括老百姓做飯的鐵鍋)為原料,煉出一爐渣子,向省委報了捷。民眾生活中的鐵器全都付闕造成生活中極大的不便,這樣的生產方式更是讓人不可思議的,所以民眾對大煉鋼鐵的總結是“砸鍋煉渣”。

在政治戰線上,1959年7月至8月中央反擊彭德懷右傾機會主義的廬山會議召開,安振如獲至寶,張掖地委於10月5日傳達了廬山會議精神,並制定了在地、縣領導班子內揪出右傾機會主義反黨分子13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15人的內部“指標”。在一般幹部、群眾中也要抓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大抓彭德懷的黑爪牙等等。在運動中,山丹縣委書記處書紀兼縣長王東坡,迫於反右傾運動的政治壓力自殺身亡。12月22日地委向省委上報《關於貫徹省委〈關於深入開 展反右傾整風運動的指示〉的報告》。報告中說已經整出地級1人,縣級20人,初幹及一般幹部1546人。但這顯然還沒完成省上下達的“指標”,所以報告接 著說:“一些單位領導有松勁情緒,對右傾機會主義分子沒有鬥深、鬥透、鬥細、鬥臭。”地委要求加強鬥爭,於1960年1、2月份完成省委指示的任務。 至於省委的指標究竟為多少今已無案可查。很快地委書記處書記趙雲山同志被打為右傾機會主義反黨分子,成為完成省委指示任務的一個犧牲品。接著是把抗日時期的老幹部、時任地委農林水黨組書記的孫光濤也打為“右傾”。

幽默是人類最高智慧的反映,孫光濤是個極為幽默的人物,他曾經寫過一些幽默的文字,十分逗笑。他說:
“你看像個啥!槽上拴的老黃牛,車上套的剪髮頭!( 註一 )”──這是因為公社把牲口都養乏了,拴在槽上無法拉車,而拉車的動力都換了上年輕婦女,孫光濤方有此言。
其二,他說:
“你看像個啥!這地比槽高,牛比房高!”——這是譏人民公社農民無力幹活,只墊圈不清糞,至使牛圈地面越積越高。
其三,他說:
“你看像個啥!方地犁成圓地了,圓地犁成碟子了。”——這是譏當時盲目推廣雙鏵犁,因雙鏵犁犁不到田塊四角,致使中心低四周高。
其四,他還說食堂化是:
“過三關三浪費”。這是批評磨面的、做飯的、管伙的,層層多吃多佔。偏偏這些文字卻成為罪狀被拿來做文章,甚至成為獲罪的淵藪。

安振的跋扈眾人皆知,其為所欲為讓人動輒得咎,因此一般人在應對中都得小心謹慎,當然也會有勢利且眼尖的下屬刻意討好與逢迎,山丹縣縣委書記劉逢河就是其中之一。

在彙報糧食計劃產量中,因無法配合達成上級要求的產量目標,安振大人把專區計劃委員會的馬千裡送安西十工農場,其餘4人送夾邊溝。到夾邊溝不久,謝琪雲就氣死了,沒死的人卻在煉獄中經歷著比死還慘的磨難。相反的,山丹縣縣委書記劉逢河,因為在會上帶頭舉手同意總產24億斤,因此大為安振賞識,成了安振的哼哈二將、左膀右臂。

其實,對劉逢河的聰明我們已有耳聞。在寫安振見張掖落了幾滴雨,誤判整個河西喜降春雨,他搖電話給劉逢河詢問雨勢時,他適時的見風轉舵,投安大人所好,謊說山丹下了35毫米的雨,安振聽了比直接給他拍馬屁還要高興。

自得了安振的恩寵,他也就水漲船高自我膨脹當了山丹縣的土皇帝。有一次他從北京開“全國民兵大會”回來,提前通知縣委組織全縣人民迎接。各級官宦秉承旨意,在從火車站到山丹城的十里長街黃土墊道,清水壓塵。從東門到縣委,香案相接,擺滿糕點、花糖、水果、香茶。彩衣的秧歌隊、上妝的戲劇隊載歌載舞。一架架鑼鼓延續十里,一掛掛鞭炮延續十里,一面面彩旗延續十里。兒童、青年、工人、幹部傾城出動,婦女老幼雜然其間。眾人引頸遠眺,望眼欲穿。

這時忽見東門外起了一團塵土,一輛蘇式吉普車躍然而出。總指揮喊道:“書記來了!鞭炮準備,預備——放!”於是第一掛鞭炮砰砰啪啪開花爆響,第二掛,第三掛,依次到第一千掛,連珠引爆,振動山河。可是吉普車內的司機不知究竟發生何事,驚得猛踩剎車,一腳停住。指揮見狀也感到大事不妙,忙趨前問“車裡坐的可是劉書記?”司機說,是盲腸炎患者準備緊急送往山丹醫院,總指揮聽畢一陣愕然,頓足罵道:“狗日的盲腸炎!快滾!”那小車趕緊加油,在一千掛鞭炮的“夾道歡迎”聲中,一溜煙兒跑得沒影沒蹤。

盲腸炎的車剛過,劉書記的蘇式小吉普馬上跟著到了,書記見滿地炮紙卻無一聲炮響,龍顏不悅,停車問怎麼回事?總指揮不敢隱瞞,細說端由。土皇帝劉逢河盛怒之下大聲罵道:“飯桶!我從毛主席身邊來,萬水千山回到家鄉,連個屁響也沒聽見,你們這幫苕子(傻瓜)把一千掛紅炮卻歡迎了盲腸炎!這是什麼問題?這是政治問題!回去好好做檢查( 註二 ),聽候處理!”

從總指揮以下,直到一千餘名點炮仗歡迎了盲腸炎的“炮手”,登時嚇得骨軟筋酥,走不動路。劉逢河也被公認成了山丹縣的韓復榘式的人物。( 註三 )




註一:
剪髮頭是年輕姑娘的髮形,這裡指姑娘。

註二 :
在大陸做檢查就是寫悔過書。犯了錯誤,一般都要寫檢查,根據檢查寫得好壞,能夠影響處分的輕重。

註三 :
韓復榘是20年代的山東省主席,沒有文化,鬧很多笑話,又欺壓百姓。七七事變後,為保存實力不抵抗日軍,放棄山東省,後被判決有罪槍斃。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