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舊疑得解
2009/11/25 19:38:33瀏覽577|回應0|推薦3

  在大學時曾經讀到《韓非子.難一》其中的一章文字,內容是批判在某次戰役中晉國軍隊的兩位將領原本在某次案件判決中出現歧見,最後其中一個將領卻以「分謗」為理由,附和了另外一位將領的判決。韓非從罪行認定的角度,認為如果被判刑的人本身確實有罪,那麼就不應該認為他無罪,如果被判刑的人確實無罪,卻因為某些因素,而從原本認為無罪的立場轉而認定他有罪,則是錯誤的行為,對國家法律的公正性會造成嚴重的傷害,更不要提會不會達到「分謗」的效果。
  如果單從法律以及刑罰的執掌和判決的角度來說,韓非的論難是正確的,但是從整件事情的前因後果來看,韓非對這件事情的評論真的是完全正確無誤的嗎?
  此項論難所針對的歷史事件發生於春秋時代的魯成公二年,是史稱「齊晉鞌之戰」發生之前的一個小故事,對這件事情,《左傳》是這麼記載的:

  (成公)二年,……孫桓子……如晉乞師。臧宣叔亦如晉乞師。……郤克將中軍,士燮佐上軍,欒書將下軍,韓厥為司馬,以救魯、衛。……及衛地,韓獻子將斬人,郤獻子馳,將救之。至,則既斬之矣。郤子使速以徇,告其僕曰:「吾以分謗也。」

該注意的是,這件事情發生在大戰之前不久,而且又是晉國陣營中兩個指揮官對同一事件的判決上的意見不同。如果對軍事稍有概念的話,就會知道,在戰爭發生時,軍隊指揮階層如果意見不合的話,會是個很忌諱的事情,因為這種事情容易使他們因此而在作戰時彼此不願協調互助,人人各行其是,而導致軍隊在戰爭中因為缺乏團結而失敗。在魯宣公十二年發生的晉楚邲之戰,晉國之所以大敗,就是輸在軍隊指揮階層內部的意見不合所導致的派系分裂。這場發生在八年前的大敗仗,想必當時的晉國將領們應該還記憶猶新,而郤克也許就是想到了這件事情,儘管與韓厥在刑罰判決上有不同的意見,但在已經不能挽回的時候,還是能以大局為重,不再堅持自己的立場,而選擇了維持指揮階層內部的團結,使得晉國軍隊能夠在這場大戰中,不再重蹈八年前邲之戰的覆轍。
  以前在讀到《韓非子》的這一章文字的時候,怎麼想也想不通文中的「分謗」是怎麼回事,直到最近重讀《左傳》,才曉得郤克那時雖然知道這個判決必然會讓軍中上下對韓厥有所非議,但自己若是堅持己見,反而會讓軍隊因此對韓厥的能力更加的不信任,同時也會造成兩人的派系對立,這對即將進行的戰爭,以及未來的國政治理來說,是個極為不利的因素。為了防止這個不利因素成型,並造成更多的負面影響,郤克選擇了支持韓厥的判決,並以「使速以徇」的舉動,表達了自己對該項判決的肯定,以分攤軍中的對指揮階層的不滿,從而避免了軍隊內部的分裂,使晉、鄭聯軍能夠在鞌之戰之中獲得勝利。
  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就會發現韓非在針對這個歷史事件進行論難的時候,將它簡化為一個單一事件,而刻意忽略掉它的前因後果以及整個歷史背景,並只針對郤克「分謗」的舉動對法令的執行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予以嚴厲的批判,並拿來與商紂及其佞臣的暴行做比較,以凸顯自己在論證上的正確性。
  說到這裡,韓非這章論難文字的正確與否,已經是不言自明了。的確,韓非的文字運用及其推論技巧,沒有人能否定它的犀利和嚴密,但是韓非在進行論辯時,總有將所針對的事件予以過份簡化的傾向,也難怪有不少人會認為韓非的論說會給人一面之辭的感覺。

附註:《左傳》在這篇齊晉鞌之戰中還提到晉國軍隊追擊齊國部隊時有「三周華不注」的舉動,對於「三周華不注」的理解,以前的大學教授還曾經對此提出與一般不同的說法,只是時日已久,現在實在不記得他當時是怎麼說的了。
此外,在這場戰爭結束後的雙方會談記錄,也以〈齊國佐不辱命〉為題,收入《古文觀止》中,也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韓非子.難一》原文摘錄:
  靡笄之役,韓獻子將斬人,郤獻子聞之,駕往救之,比至,則已斬之矣。郤子因曰:「胡不以徇?」其僕曰:「曩不將救之乎?」郤子曰:「吾敢不分謗乎﹖」
  或曰:郤子言不可不察也,非分謗也。韓子之所斬也,若罪人則不可救,救罪人,法之所以敗也,法敗則國亂;若非罪人,則勸之以徇,勸之以徇,是重不辜也,重不辜,民所以起怨者也,民怨則國危。郤子之言,非危則亂,不可不察也。且韓子之所斬若罪人,郤子奚分焉?斬若非罪人,則已斬之矣,而郤子乃至,是韓子之謗已成,而郤子且後至也。夫郤子曰「以徇」,不足以分斬人之謗,而又生徇之謗。是子言分謗也?昔者紂為炮烙,崇侯、惡來又曰斬涉者之脛也,奚分於紂之謗?且民之望於上也甚矣,韓子弗得,且望郤子之得之也;今郤子俱弗得,則民絕望於上矣,故曰:郤子之言非分謗也,益謗也。且郤子之往救罪也,以韓子為非也,不道其所以為非,而勸之「以徇」,是使韓子不知其過也。夫下使民望絕於上,又使韓子不知其失,吾未得郤子之所以分謗者也。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wimming1978&aid=353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