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剛經釋密‧第二十四分:福智無比 ﹝喜多郎‧絲綢之路﹞
2008/10/10 03:50:07瀏覽600|回應0|推薦0



第二十四分:福智無比

﹝經文﹞

須菩提 若三千大千世界中 所有諸須彌山王 如是等七寶聚 有人持用布施
若人以此 般若波羅蜜經 乃至四句偈等 受持讀誦 為他人說 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 百千萬億分 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翻譯﹞

佛繼前分又說 須菩提啊 須彌山可謂世界眾山之王了 如果一世界中有一座須彌山
那麼 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之須彌山 皆聚集一起時 如果有人以七寶堆集起來 像這些須彌山一般這麼多 來行布施時 其福德雖可以謂多

若再有人能受持「般若波羅密經」乃至以最緊要的「四句偈」為他人演說時 那麼前者以七寶布施所得之福德 便不及後者持經為他人說之功德 雖行百分亦不及持經功德之一 就算行百千萬億分 乃至於算數至大至廣 為譬喻所不能及時 亦不及其持經功德之一啊

﹝分旨﹞

本分依福德相較之法 將「般若波羅密經 乃至四句偈」之尊貴性 合盤托出 至此可顯出「般若波羅密經」實為一切福智之生母;「四句偈」更是一切善法之元素 此無上菩提之般若正法更是福智無比之最上法

﹝分解﹞

福智者 即福德與智慧 此二者在涅槃經中 稱作二種莊嚴
自發初心、修六度萬行 具足所有之福德 能顯現法身者謂之「福德莊嚴」
修習正知見、淨盡無明 能能顯現法身者謂之「智慧莊嚴」

在六度中布施為福德莊嚴;般若為智慧莊嚴,福德屬於利他、智慧屬於利己 故菩薩所行一切善法 悉攝於此二者中 大乘般若法之福德便是無漏福德 智慧又是圓妙智慧 因此福智能超越一切萬法 故言「福德無比」

「福」又有「世間福」與「出世間福」之分
世間福者 由善業因緣而來 報以因得、報盡乃墮 此之謂「有漏福」
出世間福者 則由觀照般若而來 依其般若之深入如何 即得相應之解脫 此之謂「無漏福」此福無盡故亦無墮落也

「智」亦有「世間智」與「出世間智」之分
世間智者 可明一切世間法 執有而不達空 泥塵而不捨相 故還是被事所障 此即凡夫之聰明
出世間智者 可了一切出世法 明空離相、通達萬法 非但事障皆無 即便理障亦除 此即聖賢之智慧

故而 修福當修清淨福 修智當修無漏智 如能「福智無比」則功德不可思議矣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ja6699&aid=228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