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分:法界通化
﹝經文﹞
須菩提 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 以用布施 是人以是因緣 得福多否?如是 世尊 此人以是因緣 得福甚多
須菩提 若福德有實 如來不說得福德多 以福德無故 如來說得福德多
﹝翻譯﹞
佛在前分說完「三心不可得」後 恐有人誤解以為福不必修了 所以又對須菩提解釋「可得與不可得」之理 故問曰 若有人用滿三千大千世界之七寶 來行不施 此人以可得福之心、以七寶為緣 若以此因緣來求福 所得之福多嗎?
答曰 甚多啊 佛乃將真正修福之道告之曰 若有人認為福德一事是實在性的 我行布施為的是得此福德 而使得「可得福德」之心常住於內時 這就犯了「未來心」可得之病了 既有得福之心、既是妄心 這個動機的因 在「有漏」因果之內 所以其福報終不及福德無實「以不可得之心」行布施之福德為多
真正的福德是 心中不可得福德之心 亦不作福德之因緣想 以求福德果 這才是通達「無我法」之真正菩薩 而其所得之功德 才是「無為清淨」無邊無量之功德
﹝分旨﹞
本分要旨在於 如果以可得心為因、以七寶為緣 這種因緣來修福時 則其福是有漏的、有限的 並不是最了義之無量功德 如果改變福德有實之妄見 而為無實性 不以可得之因來修福 而以無可得、不可得之心來行布施時 這才是「無漏布施」這種無得之得 與 無福之福 即可勝過有實性之得與福 相較之下 持因緣以行布施者 還不如 不住離相之無得布施為善
一心清淨 不以因緣行布施 即是「一真法界」因無著、無礙所以才能通化無窮 這豈是以因緣持七寶之布施所能比的呢? 故 以不可得、不住因緣之心以修福時 才是般若之最深法 益顯大乘精神之尊貴與聖潔 依此修行才能福自心生、通化法界
﹝分解﹞
「法界」者 諸法之分界 天台宗分為十法界 ; 「通化」者 是慧充法界 通行無礙 融通成一法界也 本分直述「無得之得、無福之福」的妙理 在說法度生時 雖亦生度化之心 然而在度生之後 即當放下此心 不可直覺我有所得 「我雖度生而忘我度、我雖能所而忘能所」那麼此無得之得的功德 實可勝過有得功德之千萬倍矣
無福之福者 是在行布施之時雖亦生施與之心 然而 在施與之後即當忘掉此心 不望未來之福報、不作現在之較量 不存過去之施果 這樣不念所施之人謂之「空心」、不計所施之物謂之「空物」、不恃能施之我謂之「空我」滅此三輪 安住於不可得之理而行布施時 此福則比有相三輪尤甚尤大的 故「無福之福」才是布施波羅密之真義
前分云「三心不可得」那麼度生與修福豈能全無三心? 雖生三心、而能不可得時 這就是無得之得、無福之福之無為功用 其細微之分別處 只在可得與不可得上 若有可得之妄心 其福就有了「期」;若是不可得之真心 則無福之福就永無窮盡了
本分既主無福之福和無得之得之妙理 此與「無為福勝」及「妙行無住」在外相上看來是差不多的 所不同的是 本分是繼「三心不可得」說起 不合道理之心當然不可生 然而 合道理之心又不可不生 既生之 只要不可得、不印痕跡就是了
「住相」為有漏之因、終不能得無漏之果 可得即妄心、不能契真如之境 故欲道化法界 必當通達無我法 以離相無得為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