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豐山上阿里山一:豐山印象
2010/04/08 14:10:01瀏覽3203|回應2|推薦15

豐山上阿里山一:豐山印象

如果從阿里山森林鐵路,或是阿里山公路上阿里山,是進大門走大道兒的話。那麼,選擇用雙腳步行,從豐山上阿里山,就無異於抄小路走後門,去探訪阿里山最幽祕的後庭院。

繞著清水轉圈圈

車子離開竹山,進入投149號公路已經傍晚了。暮春的夜幕仍下得早,山裡更是,才五點出頭,滂薄的嵐霧已然陰鬱得一山盡墨。天色雖然暗沈,但仍然可以隱約察覺有一條大河,傍著公路一路緊隨著。在過溪到瑞竹的這段河面,尤其地寬綽,讓人不禁懷疑是否是八八水災衝撞出的結果。

這條傍著投149號公路走的河,是濁水溪的重要支流清水溪。這條清水溪舊名阿拔泉溪,早在康熙年間巡臺御史黃叔璥所撰的《臺海使槎錄》一書中,即有關於他的記載:

北路阿拔泉溪、虎尾溪,源同出水沙連,經牛相觸山口,二水分流。阿拔泉極清,虎尾溪極濁,水性湍急,最為深闊,西流二十餘里入地,伏流於海。

文中所謂的「北路」,是從康熙年間台灣開發的情況言之。位在諸羅(嘉義)以北,從斗六門(斗六)徑虎尾溪(濁水溪),穿行到阿拔泉溪(清水溪)河口處的水沙連(竹山),是當時平地漢人進入「北部」山區的主要路徑。而水沙連(竹山),也成為當時漢人與附近山區的泰雅、布農、鄒族、邵族往來交易的門戶。(甚至晚清時開築的八通關古道,起點都還始於竹山)

記載中的「牛相觸山口」,即指今日兩溪交會處附近的觸口山。紀錄上還說「阿拔泉極清,虎尾溪極濁」,也或許因為「阿拔」以「虎尾」清的緣故吧,所以阿拔泉後來更名做清水溪。

投149逆著清水溪一路上行,這條公路應該也是古代從竹山出發,往南邊造訪阿里山鄒族的路徑。逆著溪前進,過瑞竹、桶頭、草嶺,即能抵達我們今晚的目的地──豐山。從豐山開始,清水溪將分做兩股上行,一股從豐山上溯到大塔山北麓,溪名石鼓盤;一股從來吉上溯阿里山、大塔山南麓,喚阿里山溪。

眼尖的你或許已經察覺,清水溪上游這兩條主要支流,最終都歸結在大塔山上;而笨拙的我直到回到家對著地圖一看,才發現我們這趟從豐山溯行石鼓盤溪,上行阿里山;然後從阿里山乘車,沿阿里山溪,經過奮起湖、來吉,再回到豐山的山旅,其實也只是繞著清水溪,轉個圈圈而已。


群山裡的豐山

夜晚八時許,我們來到了豐山,一條寧靜已睡下的小街,只幾盞路燈還冷冷地亮著,歡迎我們的,只有遠處近處幾聲懶懶的狗吠聲。

小山城很像記憶中童年的鄉間,才九點不到,似乎所有人都準備好要就寢了。九點半在豐山國小紮好營帳後,想出去買兩罐睡前酒,才發現整個小城竟然全已睡著。

全然地黑,全然地靜,這是豐山給我的第一印象。其實也不只是豐山而已,剛剛跟著清水溪一路走進來的山區,無不都是這樣的淒清寧靜,即便曾是遊人如織的草嶺,六點半不到,也幾乎找不著一家吃飯的餐館。

城裡如是,離開城裡的山路上就更如是了。車子如果不打開遠燈,彷彿立刻就會被黑暗給吞食了去;即使開了遠燈,也永遠照不盡路上許多的坑坑洞洞,許多時候都會覺得自己更像個坦克車駕駛,尤其是要進豐山前的那段溪底路,更是。雖然在黑暗中看不清楚四周的景況,但也能深刻感覺到這裡,確然已是八八水災的重災區──阿里山山區了。

*********************************

晨起,上頭鉛雲濃重,鉛雲下是已不見了山頭的潑墨大山。整座豐山小城,像是被大山媽媽安穩地懷抱著,還沈睡未醒的小小孩。豐山的舊名「石鼓盤」,其中的「盤」字,就是形容小城這種在群山環抱下,中間低平似「盤」底的地形。而「石鼓」二字,則是閩南人對大石塊的稱呼,這說得是包圍豐山的兩條大溪──石鼓盤溪及乾坑溪底,那些累累的巨石。一個地名,已可以管窺早年漢族移民對這裡的初步印象。而這些印象今日看來,也仍是傳神的。

行政區劃上,豐山村屬阿里山鄉的最北端,這也透露了這裡和阿里山鄒族可能有的關係。據說,此地最早是鄒族伊母祝(Imucu)大社的所在,地名為「ponyo」。這支鄒族人最早曾居住在平地的鹿麻產社(今嘉義竹崎鹿滿村),因為受到了漢人的壓迫,先是移居到今日牛稠溪上游的阿拔泉(今嘉義竹崎緞繻村),後來再沿著阿拔泉溪(清水溪)遷移,最終退居到了「ponyo」,也就是現在的豐山一帶。所以有人說「阿拔泉」這名字,可能隱含著一個民族遷移的故事,而這故事的主人,很可能就是早年曾住在豐山的這支鄒族住民。

後來這支伊母祝大社的住民,遭到同族特富野大社(Tiivora)的攻擊,再加上幾次天花的流行,整個大社幾近滅亡。後來再走入豐山的人,據我在豐山國小布告欄上看到的鄉土資料,就屬日治時期從附近的梅山鄉太興、瑞里、瑞峰等地遷來,來此採樟樹、製樟腦的腦丁了。

初期來採樟腦的人,據說多是客家人。但現在問一問這裡的居民,卻幾乎全是閩南人的後裔。一座小山城,百餘年間,住民似過客一般來來往往。現在走在豐山的街道上,街道旁除了做觀光的民宿、山莊外,還有許多古樸有味的四合院落,這些小院落已全然是漢人山居農舍的樣式:剝落的屋牆裡,露出些做牆架的竹條子;門前兩根亭亭的小圓柱,撐起個門廊;門廊下胡亂放著犛鋤甕等農家物事;當然,還少不了一些山上砍下的薪柴堆在院落上;而且在做飯時分,你會看到這些薪柴會化為屋頂上的一縷炊煙,像一縷精魂,緩緩地,正找路回屋後頭山林裡的老家呢。

豐山街上的另一道風景,是許多指往各風景名勝、各人家民宿的路牌指標,一條木桿子上釘了十幾、二十塊,實在蔚為奇觀。在九二一地震之前,豐山一直是中部著名的旅遊景點,街上這許多有些歲月的山莊、賓館,就是那時候熱鬧的遺留。

而這裡的許多名勝,又大抵以山水為大宗。因為地處塔山山腳下,地質上也等同於阿里山地區,多屬不穩定的沙頁岩層。這樣的岩層多奇岩、多怪石、多斷崖、多峭壁,同時也多瀑布。所以我們就看到了諸如石盤鼓瀑布群、蛟龍大瀑布、花崗水上青、蛇樹下蛋、仙樹抱石、大點雨瀑布、千人洞、仙夢園、石夢谷……等景點路牌。尤其是「蛟龍大瀑布」,高度達800公尺,更號稱是全東南亞落差最大的瀑布呢。

可惜,我們卻無法在豐山多做停留,也無法為這些路牌指引多些探究。在豐山才剛睡醒的時候,我們就急往豐阿縱走的登山口前進去。

p.s.由於此行相機出了狀況,相關照片可參考同行山友的紀錄。

Leon's way  2010_0313-0314 豐阿縱走賞櫻花(豐山仙夢園、石夢谷上阿里山)-登山篇    http://www.wretch.cc/blog/leontsai/24038670

JT看小的豐阿縱走  http://www.flickr.com/photos/jtwu/sets/72157623671065700/?page=2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onejung&aid=3924636

 回應文章

微旅攻略
微旅攻略
2013/02/22 11:24

您好,我們是“微旅攻略”的志工,我們有一個夢想,
是希望能將所有的旅遊經驗能有更好的方式被分享,被查詢,
希望我們能有這個榮幸,
可以將您的旅遊經驗加入我們的“微旅攻略”中。

您若願意支持我們的夢想,
可以點選以下連結,閱覽並使用fb分享給親朋好友,
或登入fb後,利用分享遊記功能,持續分享您的旅遊經驗。

若您不願意在“微旅攻略”出現,
煩請不吝告知我們,我們會儘快把它移除,
若有侵犯到您的權益,敬請見諒。

您目前這篇文章被加入在:
http://weetourguide.com/index.php/PathInfo/show/2391
官網首頁
http://weetourguide.com


LEON
探訪
2010/04/12 16:23

有機會可以再去豐山走走

一一探訪所有指標:)

阿棟(stonejung) 於 2010-04-13 11:06 回覆:
阿超,有這個念頭喔,但重點想放在石夢谷一帶的生態上,若你要去,其他”景點”也可以順便走走。